书城历史历代律令(下)
16063000000010

第10章 短刀、剪、钩

刀、剪、钩是截舌的刑具,截舌是法外酷刑,这种刑罚至汉代才见于史籍记载。汉初时,曾把截舌作为死刑的一种附加手段。当时对谋反、叛逆大罪应当夷三族的重大案犯要“具五刑”处死,其中同时犯有诽谤、辱骂等罪行的犯人在黥面、割鼻、斩脚趾之外,还必须用刀割掉或用剪剪掉舌头。后来,直到明清在使用凌迟刑罚时,对有些不老实的犯人也常常先截舌,这是为了禁止他们临刑时叫喊或辱骂;有的犯人在截舌时还要被打脱牙齿,以防意外。汉时还有一种先将人杀死,而后截舌的。例如郭解负气任侠,有位儒生却鄙弃他。有一天,在某公府宴会上,一位客人赞美郭解,那儒生则不以为然,不耐烦地说:“郭解为人奸邪,常犯公法,怎么能让人说他好呢?”那客人是郭解的挚友,见儒生贬低郭解,心中怀恨,不久就暗杀了那位儒生,并割下那人的舌头,这纯粹是一种报复手段的发泄。

汉以后,用刀割舌的刑罚屡见于史书记载。东汉末年,董卓作乱,曾诱降北方反叛者数百人,命令武士们在他面前把那些人或截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用大镬烹死。一时没有死的人就在宴席旁边挣扎、惨叫,满座宾客吓得拿不牢筷子和汤匙,但董卓却能照样大吃大喝,谈笑风生,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三国时,魏国诸葛诞举兵讨伐司马氏,杀死忠于司马氏的乐进之子乐纟林,有位典农都尉平时常在乐纟林面前说诸葛诞的坏话,这时也被抓住,诸葛诞骂道:“你只会凭三寸长舌拨弄是非,今天我岂能饶你!”于是命令武士用竹签刺透典农都尉的舌头拉出来横在口外,然后再把他杀死汉以后割舌屡见于史书记载。十六国时,后赵石季龙的太子石宣杀其弟石韬,石季龙宠爱石韬,于是便逮捕石宣为石韬报仇。他命令将石宣幽禁于席库,用铁环穿透石宣的下腭骨,用锁锁上,又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北门堆积一垛柴草,柴垛的顶上竖起一根高竿,高竿上安装着辘轳,把石宣带到这里之后,石韬的亲信郝稚、刘霸二人揪着石宣的头发,拔出石宣的舌头,牵拉着石宣登上柴垛,又用绳穿着石宣的颔骨,用辘轳把他拉起来,吊在高处,再挖眼剖腹,同时截手断足,最后放火把柴垛点着,把石宣的尸骨烧成灰烬。石宣惨死的过程中,拔舌只是所受各种酷刑的一项。石季龙对待自己的儿子尚且下这样的狠手,对于其他人使用的虐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夏国的赫连勃勃也是一个凶残之徒,他坐在城楼上处理公务时,总是把利剑长矛放在身边,看着谁不顺眼就亲自当场把他杀死。群臣中敢笑他者就割裂嘴唇,敢劝谏的就截断其舌,然后推出去斩首。南朝梁时的侯景,性猜忌,好杀戮,杀人的时候总是先砍断手和脚,或截舌割鼻,受刑的人往往过一天多才死去。侯景作乱失败后,他的谋士王玮被擒获,押解到江陵,梁元帝萧绎了解他有文才,不想杀他,左右的文士们妒忌王玮的才能,都巴不得除掉他,有人进言说:“王玮为侯景作的檄文很有文采,何不找来看看?”萧绎一看,那檄文中有两句:“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四海所归?”萧绎原被封为湘东王,又瞎了一只眼睛,这句话正揭到他所忌讳的短处,因而大怒,立即命令武士把王玮的舌头拉出来钉在木柱上,将他肢解处死。北魏酷吏于洛侯处死王陇客时,也曾将他拔舌(《魏书·于洛侯传》)。隋代的鱼赞也是著名的酷吏,他让部下给他温酒,稍不合己意,就下令割掉他们的舌头。

唐代安史之乱时,常山太守颜呆卿率部抵抗,兵败被俘,不仅拒绝投降,而且大骂安禄山不义。安禄山大怒,把他绑在桥柱上,割其肉,但颜仍然骂不绝口,安禄山又命令把他的舌头割下来,问他:“还能骂吗?”颜杲卿满口鲜血,声音虽含糊不清,好像还在骂贼,直到死去,才停止叫骂。民族英雄文天祥《正气歌》中“为颜常山舌”一句,即指此事,文天祥把颜呆卿尊为历史上最具有浩然正气的典型来颂扬,并奉为楷模。

明代是各种酷刑大肆泛滥的时期,少不得有断舌这一项。洪武二十二年(1389)三月,朱元璋下旨说:“在京但有军官军人学唱的,割了舌头。”这条莫名其妙的圣旨是否真正实行过,未见到具体案例,不得而知,但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却是真正实行了的。他发动靖难之役占领了南京,篡夺了侄儿建文皇帝的帝位,令方孝孺为他草拟布告天下的诏书,方孝孺不仅不写,并大骂燕王不义,朱棣非常愤怒,即命令军校钩出了方孝孺的舌头,用刀割去,还把他的嘴向两边割开,直裂到耳朵旁边,方孝孺仍然不肯屈服,壮烈殉难。直到清末,有人在南京明朝故宫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被殷红的血浸渍成篆字,据说这是当年方孝孺被钩出舌头的地方,这块石头被人们称为钩舌石,以纪念方孝孺的仁义忠贞。

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曾将两名宫女赐给亲信太监陈芜为夫人。宫中有位姓李的校尉进谏说:阉人和宫女匹配不合旧制,不能这样做。因为明初时,朱元璋曾下过太监不能娶妻的禁令,李某的进谏不是没有根据,但宣宗认为李某冒犯了自己的尊严,因为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皇帝想做的事都是不容提出异议的,宣宗因此十分生气,下令将李某的舌头剪掉,以免再多话。李某受刑后没有死,只是不能说话,他仍住在宫中,从事一些杂役,人们戏称他为“李神仙”。

截舌的刑罚,在封建家庭内部作为私刑也偶见使用。因为封建社会是一夫多妻制,一些封建士大夫或豪绅大族家庭中都有妻妾兼有歌姬侍颜杲卿被安禄山绑在桥柱上受刑而死女等,争风吃醋的风波时常发生。正妻宠妾就是用截舌的虐刑来惩罚丈夫喜爱的婢女以泄私愤。例如南宋时,蕲春太守妻晁氏,性情妒忌,对丈夫的妾十分苛刻,有妾因小事得罪了她,她就将此妾痛打一顿,又用铁钳夹出妾的舌头,用剪刀剪断。此妾疼痛不堪,既不能说话,也无法吃饭,过了一个月就死了。

清代也有类似的事例。约在道光年间,苏州人刘燮有一妾姓张,性情凶悍暴戾,因擅长床第功夫而深得刘燮宠爱。有一天,张氏想吃鳗鲡,让一名女仆去集市上买,买回来后张氏嫌少,认为是女仆偷吃了,勃然大怒,把装鳗鲡的盘子摔在地上,破口大骂。女仆极力争辩,张氏更加生气,命令一名男仆把女仆抓住,剪掉她的舌头。女仆流血过多,当即气绝身亡。原来,这位女仆颇有姿色,刘燮和她同寝过,张氏得知这个情况,非常忌恨,早想把她置于死地,但未找到机会,这次终于害死女仆,消除了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