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春暖花开时
16071000000067

第67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

王局长跪在母亲的灵柩前,左右一大溜一字儿排开,他的妻子他的兄弟他的弟媳以及他的儿子和侄儿侄女们,全都披麻戴孝低着头弓着腰虔诚地伏在地上。

鼓点子一响,喇叭吹出声声的哀号,八个抬棺的夫子脚穿草鞋腰缠麻绳,摆了个抬棺的架势——灵柩就要启动了。

在乡下,这是孝子贤孙们哭丧的时刻,哭声越大越悲哀,越说明子孙们有孝心。

王局长的老母亲去世这一天已经整整八十八岁了,上了这样的年纪去世叫做“白喜”,白喜也是喜,既然是喜就谈不上悲。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按理说,老人家到了这个岁数也是应该要“去”的人了。

更何况,老人家是无疾而终,去世前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

更何况,老人家因为有了这个在城里当局长的儿子,晚年过得很是幸福,该吃的吃了,该穿的穿了,该用的用了,简直幸福得让村里人眼馋。

所以跪在老人家灵柩前的这一大溜孝子贤孙就是想哭也没有哭的理由。

这就为难了王局长。

因为王局长在这个大家庭里是长兄,是长兄就得带头,农村有句老话叫做“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再说,王局长还是一个老资格的国家干部呢!无论从哪一方面说,王局长都得带头,今天哭丧,照例要王局长带头。

但是,王局长太为难了。

从年龄看,王局长已经五十九岁了,大凡到了这个年纪,感情早已不那么丰富,泪腺也已经干涸;从性别看,王局长是男性——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王局长左瞧瞧右看看,只见他的妻子他的兄弟他的弟媳他的儿子和侄儿侄女们一个个静悄悄伏在地上,不哼不哈无声无息,抬头看看村里的人,老老少少都围着观看,有几个老头老太太还朝着这一大溜孝子贤孙们指指点点,这会儿王局长在心里一个劲儿抱怨老母亲没有生几个女儿,哪怕只生一个女儿也好啊,在母亲的灵柩前,只有女儿才会“娘啊娘啊”哭得欢啊!

没办法,王局长只好使劲儿去回想母亲过去的艰苦岁月,以激发自己的悲情。

首先,王局长想到自己的父亲早逝,是母亲一手将他们几兄弟拉扯大,个中滋味,所经历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记得母亲为了多赚工分养活这个家,常常起早贪黑,早晨到村头捡牛粪,晚上到地里给瓜菜施肥,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脚。

王局长回想起这件事,心底泛起一丝丝苦味,他把眼睛一眨一眨,可是并没有眼泪流下来。

又记得有一次天下着大雪,母亲做了一双棉布鞋给他送到学校,而她自己却穿着一双露出脚趾头的烂鞋,脚趾头都被冻得红萝卜似的。

王局长回想起这件事,心里有点发酸,他把眼睛一眨一眨,可还是没有眼泪流出来。

还记起一件事,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母亲偷偷地从地里挖回半竹筐红薯根煮了给他们几兄弟填肚子——那本是生产队丢下不要的了,可是母亲硬被红卫兵抓去批斗了三天!

王局长回想起这件事,心中有些悲愤,他把眼睛一眨一眨,可还是没有眼泪流下来。

王局长不断地回忆母亲含辛茹苦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可就是没有一件事情足以让他流下伤心的泪水。

正在这尴尬的时刻,王局长兜里的手机“叮铃铃”响起来了。

王局长听着电话,愣了一下,脸色突然转阴,一会儿,将手机关了,放回衣兜里,眼睛一眨一眨,竟朝着母亲的灵柩号啕大哭:“我的娘啊……娘啊……”

顷刻间,王局长便泪如泉涌!引得他的妻子他的兄弟他的弟媳他的儿子和侄儿侄女们忍不住大放悲声!

一直到把母亲送到山上入土了,王局长还在不断地从口袋里掏纸巾抹眼泪。

王局长的妻子十分纳闷,忍不住悄悄地将他拉到一边问道,“你这个死老头子,那是个什么魔鬼电话?有这样神奇?竟让你哭得这么伤心?”

王局长狠狠擤了一把鼻涕往地上一甩:“唉——别说了!他娘的,刚才接到的是组织部的电话,说是组织上决定让我退二线,新的局长已经派过来了……”

唉唉……王局长说着重重地叹息一声,伤心的泪水又止不住汩汩地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