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儿童成长枕边书
16071100000024

第24章 知识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读书可以提高学问,增强见识,培养情操,修炼情感,使人丰富和睿智。我们的许多聪明才智,都是从书本里学到的,或通过书本从实验中学到的。勤奋笃学,是自今中外的成才之道,也是升华人生价值和质量的不二法门。

有个马二旦,是我的初三同学,脑子好使,理科特棒,深受老师器重。

马二旦的爹,人称马天算,在街上开了个小卖部,生意不错。由于扩大经营,人手不够,就撺掇二旦回来做帮手。但马二旦是班主任牛老师的重点生,这事不仅二旦不答应,就连牛老师也极力反对。

马天算着急了,经常到学校去闹。正在上课,马天算冷不丁从外面闯进来,拎着二旦的耳朵就往外拉,痛得二旦嗷嗷叫,结果自然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天,马天算又气冲冲地跑到学校,一看是牛老师的课,腿就软下来。牛老师德高望重,教学水平高,老少皆知,谁不尊重他?所以就不敢硬闯,只敢站在门外喊:“牛老师……”

牛老师探出头说:“正在上课呢。你在门外等一会儿。”说完,把门关上了。

好不容易盼到下课铃响,牛老师出来了,二旦也跟着出来了。“什么事?”牛老师问。

“还是那事。二旦再不回去,我就不走,死也死在这里。”马天算噘噘嘴巴道。

“他正在学知识,怎么能回去做买卖呢?”

“要知识干啥?有好运气就中。”马天算不屑地说。

牛老师想了想,扭头指指前边,道:“你今天的运气不错,该发财了。那里有一堆石头,今天早上运来的。如果你把它们搬到走廊上,我就给你一百元钱。”

石头不是太多,紧挨着走廊,要搬上去,还不是眨眼之功?马天算问:“你说的是真的吧?”

牛老师掏出一张“老人头”晃了晃,说:“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从不当学生的面说假话。”于是两人,还有二旦,便一齐走向那堆石头。

马天算甩开上衣,先把那些较小的石头一一抱到走廊上。只有那块长方石,大概有三百斤重,能竖起来,但就是抱不动。走廊有一米高哩。

“我花钱请人帮忙行不?”马天算说。

“不行,只要你一个人干。”牛老师说。

“牛老师,你这不是故意难为我吗?”

牛老师没理他,问二旦:“你有办法吗?”

二旦早已按捺不住,说:“有。”

那时,学校正在盖食堂。二旦跑到工地上,扛来一根木头,还夹着一根木桩,和一根铁丝。二旦用铁丝把方石两头缠住,绑在木头一端,再竖起木桩将木头顶住,然后二旦退到木头的另一端,使劲一压,方石就被举起来,稍稍一扭动,方石就稳稳地停在走廊上。

“祝贺你,二旦!”牛老师立即把那张“老人头”递给二旦。

“二旦,你咋就想出了这一招呢?”马天算咂咂嘴笑了。

“爹,这叫做‘杠杆原理,’是书上说的。”二旦兴奋地说。

马天算一听,把眼一瞪,道:“这不算!我让你回去做买卖,又不是让你回去搬石头。只要能赚到钱,读不读书有啥关系?”

牛老师说:“好,我再给一个赚钱的机会。这一堆石头,我贱卖给你,只要一百元。你敢要吗?”

“啥?一百元?还贱卖?一百元钱要买多大一堆石头啊。你看,除了那块长方石能做房基,其余的能做啥?牛老师,这回你可蒙不住我。”

牛老师没理他,而是问二旦:“你敢要吗?”

二旦走到石头跟前,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说:“牛老师,我敢要。”说完,就把那一张“老人头”还给了牛老师。

“二旦,你傻呀?”马天算急得直跺脚。

“爹,我一点也不傻。”二旦说,“这块长方石,是大理石,把它卖给石匠打石器,得值几十元吧。那蓝莹莹的石头,是莹矿石;那黑乎乎的石头,是富铁矿石;那灰不溜秋的石头,是稀土矿石;还有……爹,别看它们形状难看,可都是矿石啊。如果转卖了它们,估计要值好几百哩。”

“你咋知道的?”

“我是从化学书上学到的知识嘛。”

牛老师点点头:“二旦说得对,这是学校花500元买回来的教学样品,那块大理石是准备雕塑用的。如果把它们当作一般的石头,岂不错过一次发财的好机会?”

马天算低下了头,脸色红红的,许多才说道:“牛老师,我晓得你的意思了。你、你让我回去想想,再想想……”

马天算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到学校闹过。

“精读细品”

1.为什么马二旦的父亲做不到的事,马二旦却做到了呢?二旦的聪明来源于哪里?

2.前人说,“知识就是智慧”,“知识就是金钱”,结合这个故事,谈谈你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