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儿童成长枕边书
16071100000029

第29章 汪老师的故事

上高三时,学校调来了一个女教师,姓汪,当我们的班主任。汪老师是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教数学,能歌善舞,每周班会,她就教我们唱新歌,有的是她自己作词作曲,有的是她根本流行歌曲改编的,很受学生欢迎。第一天上数学课,她每人发一张数学试卷,让我们自己做,做完之后,不是收上来,而是让同桌之间交换判题,然后两人进行讨论。她期望以此养成同学们互相争论、共同提高的学风。谁知她在台上重复了多少遍,学生们都低下了头,就是没有交换的。这时,一个姓曾的同学开口了:“汪老师,我们学校有个规矩,男女生不能说话共事。”“是谁制定的规矩?”汪老师不解地问。“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奇怪了,”汪老师笑道,“在封建社会里还容许男女同学说话哩。大家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兄弟姐妹之间还有不能说的话吗?今天,我们班就要带头打破这个所谓的‘规矩’。”在她的督促下,同桌之间勉强交换了考卷。但男女学生还是不敢直接说话,而是把对方试题中有错误的地方写在一张纸上,头也不扭地扔给同桌,好像一群打哑谜的特殊生。汪老师哭笑不得,就搬张椅子坐在前排最近的一张桌子前,参与他们的讨论。有老师在场,这对男女同桌终于开口说话了,彼此轻声悄语地说出对方的错误。

接着,汪老师约法三章:不允许嘲笑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不允许给同学穿小鞋扣帽子;有事向班主任报告。

从此,坚冰开始打破,男女同学在一起说话、商讨作业已不再新鲜了。在我们班的带动下,学校其他班级也慢慢形成了一股新的风气——比较融洽的同学关系。

可早恋的事确实发生过。同学们刚刚走进成年,电视文化的熏陶,促使我们更加早熟,朦胧的青春意识悄悄萌生,对异性同学的向往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露。有的男女同学开始趁星期天相约一起去看电影,有的躲在学校后面的山林里说话。当然不是像电影镜头那样亲密,而是交换一些爱情小说和情诗,谈一谈各自家庭的情况,也谈理想、未来和自己的打算……这样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学习成绩,终于引起了汪老师的重视。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在最后一节的班会课里,汪老师笑嘻嘻地领来了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男老师。她首先向大家介绍道:“这是我特意请来的××学校(离本校不远)的张老师,也是……”

话未说完,全班同学一齐接上了:“也是我们的‘师娘’!”

一席话说得汪老师和张老师哈哈大笑起来。汪老师说:“没想到我的学生这样幽默。我和张老师昨天合作编了一首歌,叫作‘青春之歌’,是参照目前流行的歌曲改过来的。我先开个头吧。”

于是,汪老师便把一卷写好歌词歌谱的白纸打开,挂在黑板上。汪老师指着歌谱唱道:

青春呀青春

美丽的时光

她给了我们成熟的面孔

也培育了我们的崇高理想

……

唱罢,汪老师道:“今天班会,我为什么要请张老师来呢?我是想和他一起给同学们讲一讲我们的爱情故事。大家欢迎不欢迎?”“热烈欢迎——”同学们拍起巴掌,十分兴奋。“好,还是我先讲吧。张老师是我从中学到大学的同学,后来成了我的丈夫。大家也许会问,你们一定很早就相恋吧?其实不然。中学时,张老师是学习班委,我是文娱班委,除了谈班里的事情,我们还在一起作功课、讨论作业,在生活上也互相关照,够得上是一对最好的异性朋友,但从来没想过要和他搞对象。那时总觉得恋爱成家是很遥远的事情。”

张老师点点头道:“那时,我们都怀着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愿望,哪有心思谈情说爱。汪老师是个活泼聪明的女同学,能唱会跳,我很喜欢她。她的理科功课好,我的文科功课好,正好能和她取长补短,便和她接触得多一些,谈的也主要是学习上的事。结果我们两人互相帮助和鼓励,每次考试都在前几名,还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大学录取。”

汪老师接着说道:“大学毕业后,我们分别分到相邻的学校教书,我们仍然是最好的朋友。一天,女同事对我说:汪文燕,你该成家了。我一想,可不是吗,都二十三四岁了。可嫁给谁呢?便想到张然头上了,这多现成啊。”

在同学的大笑声中,张老师说:“我也是。一参加工作,父母便催我:该找对象了。我一想,对!要找我就找汪文燕,从友情到爱情,自自然然,瓜熟蒂落。除了她,哪有更合适的呢?于是就给她打电话,约她在县城戏剧院门口见面。”

“见面之后,我们彼此对视一眼,都低下头,奇怪!没有从前自然了。好半天,张然才对我说:文燕,父母给我找了一个对象。我一听,大吃一惊,脸都变色了,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傻话:‘是谁呀?我不同意!’”说到这里,汪老师禁不住笑起来。

“哈哈哈,”张老师也笑道,“当时我故意逗她。我说,‘你别着急嘛。听我说,她姓汪,就叫汪文燕。’你们汪老师一听,一下了反应过来了,扑到我身上就捶我。哈哈。”

同学们也跟着老师一起发出开心的笑声。

笑完之后,汪老师严肃地说:“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吗?我赞成大家在一起讨论功课,不管是异性同学,还是同性同学,希望你们成为最好的朋友,但坚决反对你们把不成熟的果子过早地摘下来。大家知道,十月的苹果是甜的,如果五六月份就摘下来,就是涩的了。我倒是希望将来大学毕业后,你们都成双成对地来看望我,我将用最隆重的方式欢迎你们。但我不希望是现在。大家记住我的话了吗?”

这时,班里静悄悄的,大家这才明白了汪老师的良苦用意。有几个同学把头低了下来……

“好,大家用无言的声音向我作了保证。现在,让我们振作精神,把这首歌唱下去吧。”

青春呀青春

宝贵的时光

她总是从身边悄悄滑过

让我们紧紧抓住她的翅膀

……

随着汪老师和张老师的手势和节奏,我们放声高唱这支优美的歌曲,嘹亮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传向远方。

这支汪老师夫妻合编的歌,成了我们在班会时唱的“班歌”,我们唱着它,完成中学学业,一个个考入大学。有意思的是,全班五十多个学生,最后竟没有一个能成双成对的。这时我们才发现:汪老师当年的苦心教诲是多么难得呀。

“精读细品”

1.从汪老师的恋爱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汪老师为什么说,“希望你们成为最好的朋友,但坚决反对你们把不成熟的果子过早地摘下来”。这句话里包含什么道理?

2.“全班五十多个学生,最后竟没有一个能成双成对的”,你是怎样理解“汪老师当年的苦心教诲是多么难得”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