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儿童成长枕边书
16071100000009

第9章 镇山树

大别山区,九岭七十二峰,靠北有座马背峰,峰顶有座青石台,高丈余,合十围,故马背峰又称青石峰,与南端狼头山隔涧相望。

传说若干年前,有奇珍异宝藏之于山,故每道山都有神灵把守。镇守狼头山的是一蟒蛇精,性最凶狠,人皆畏惧;而守护马背峰的却是一青年人类。这青年姓仁,以山洞为家,常年护宝,克尽职守,而且心眼儿颇善。山下有一老翁,姓老,白髯飘飘,老态龙钟,是一樵夫,常年上山打柴。护山青年时而代他行镰,时而替他挑柴下山,送到家门口,然后匆匆返于山穴,不图报谢。

一日,老者问于青年:“你积德行善,老夫何以为报?”仁青年答:“若替晚辈寻一佳偶,同舟共济,感激不尽。”

老者哈哈大笑:“老翁有一大一小两闺女,个个能歌善舞,心灵手巧,愿奉其一,你要哪一位?”

青年喜出望外,转身摘一支异花,交于老者:“哪位小姐接受此花,就是哪一位。明日一早定去迎娶。”

老者回家,说明意图。大闺女接此异花,不为所动,随口唱道:“花儿红,花儿香,花儿再好我不要,舍不得爹爹舍不得娘。”唱罢,掷于地下。二闺女拾花,扑鼻良久,思想着那位青年,低头吟唱道:“花儿红,花儿香,姑娘大了要出嫁呀,回头再看爹和娘。”老翁见二闺女应允,颔首微笑,十分欢喜。

次日,二闺女红装艳裹,遍体生香。可左等右等不见新郎来。大闺女戏之曰:“可不是人家反悔,不要你了。”二闺女闻言,黯然神伤,不觉泪下。思忖道:难道他真的戏言于我?自己曾从门缝里观之,仪表堂堂,心地纯正,不像刁猾做巧之徒;难道是嫌我丑?可自己之美,胜于姐姐百倍。左思右想,忽然点头道:是了,定是山中出了事故,才有此误。又想:我既许身于他,何不亲往寻之。遂悄悄溜出家门。

二闺女顺着山道艰难跋涉,好不容易寻到青石台下边,见一青年正欲攀登青石台,由于坡陡石滑,攀到半腰又摔下来,摔得遍身是伤。仔细一看,正是自己要寻找的亲人。便喊:“仁大哥,你搞嘛子?”

青年回头问道:“你是哪个?”

“是老樵夫的二闺女呀,专门来寻找你哩。仁大哥,你讲好了一早来娶我,为嘛食言呀?”说着,就委曲得要哭。

“二妹子,快来助我一臂之力。等我上了青石台再告诉你。”

二闺女急忙站在青石台下,仁大哥脚踩其肩膀,纵身一跳,爬上石台,又将二妹子也拉了上去。

“二妹子,你晓得狼头山镇山的那个蟒蛇精不?”

“晓得呀。都说他好吃好色,自守自盗,把一座宝山偷空了。”

“对呀。他一早就来纠缠我,要我和他换山镇守哩。”

“不能啦,大哥,千万不能,要不多久,这座宝山就废了,老百姓也都遭殃哩。”

“我当然拒绝了!他就威胁我,要变成原形一口吞了我。我拔出匕首,说:你要吞我,我就把你的肚子挖个洞。他不敢来硬的,就提出和我比高,他若输了,从此不来纠缠了。”

“他要赢了呢?”

“他要赢了就换山呗。你看,咱们站在青石台上,他赢得了吗?”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青年说:“二妹子,你还埋怨我吗?”

二妹子倒在青年怀里说:“不埋怨。仁大哥,你做得对,我还要向你学习呢。”

这时,青年朝对面的狼头山高声喊:“蟒蛇妖,来比呀!”

蟒蛇精匆匆赶过来,他没料到这一着,青石台他照样爬上不去,只得在台下比,便现出原形——乃一巨蟒,尾尖点地,昂头直立,可怎么比也比他们矮一头。蟒蛇精便恼羞成怒,仗着他的修炼功夫深,一直比了个九九八十一天不动身。

仁青年和二闺女拥抱在一起,坚守不退。过了八十一天,风吹雨打幻成两棵缠在一起的大树,昂首挺胸,四季常青,千年不朽。蟒蛇精见状,垂头丧气,只得悻悻而返。

那两棵无名树还在。至今,马背峰的杉树林换了一荐又一荐,但不管哪一荐树无不郁郁葱葱,闻名于世;更奇的是,没有专人看守,竟也无人偷伐。当地人对无名树十分敬重,每换一荐树,人们相约来到青石台下,瞻仰无名树,焚香祭奠。有文人墨客过访,名之为:夫妻树;而当地山民则称之为:镇山树。

“精读细品”

1.仁青年为什么在大喜之日违背了迎接新娘的承诺?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2.仁青年是怎样智斗蟒蛇妖的?他和二妹子站在石岩上,化为了相互缠绕的镇山树。两树镇山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3.爱心、责任心、勇敢、顽强和智慧,是人的最重要和最难得的品质,你从仁青年身上是不是看到了这些品质?请从文中一一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