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白菜
16078300000003

第3章 白菜对肥料的需求状况有哪些?

白菜类蔬菜是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之一,栽培面积广、产量高、耐于贮运、供应期长。它们都有很大的叶面积,蒸发量较大,但根群较浅,因此要求土壤要有较高的含水量与肥料。它们有较多的叶片,尤其需要氮素肥料,钾肥有利于促进球叶的紧实,磷肥可促进菜茎的形成;缺氮的白菜全株叶色变淡,植株生长缓慢;缺磷则叶背的叶脉发紫,植株矮小;缺钾则外叶叶缘发黄,甚至叶缘枯脆易碎;白菜缺钙易发生“干烧心”;生长盛期缺硼,常在叶柄内侧出现木栓化组织,由褐色变为黑褐色,叶周围枯死,结球不良。

结球白菜在生育初期对肥料的吸收速度缓慢,开始结球时吸收量急剧增加,一半多的肥料是在这一时期被吸收的。结球期间给予充足的肥料十分重要,肥料不足对产量及结球品质影响极大。不结球的白菜类蔬菜,一般养分的总吸收量比较少,它对肥水的需要量,几乎与植株的生长量相平行。一般在播种后30天内吸收量少而缓慢,30天以后则大量吸肥。虽然从单株看吸收量不多,但由于单位面积内群体数目多,因此也要注意多次追施速效性氮肥,肥料不足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少,基部叶易枯黄脱落;增施氮肥可延迟抽薹,提高产量,延长供应期。

肥料与菜薹的形成也有密切关系,当植株现蕾前后需要充足的肥水,以保证菜薹的形成。如肥水不足,就会降低菜薹的质量。当植株延迟发育,不能及时现蕾,可少施肥或不施肥,以促进发育,但现蕾后又应及时追肥,促进薹的肥大。在主薹采收后,再给予充足肥水,可促进侧薹发育,延长采收期并提高产量。

科学研究每生产100千克白菜约吸收氮150克、磷70克、钾200克。在亩产5000千克的情况下,大约吸收氮75千克、磷35千克、钾10千克,三要素大致比例为1∶047∶133。由此可见,吸收的钾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白菜各生长期内三要素的吸收量不同,大体上与植株干重的增长量成正比。发芽期至莲座期约为总吸收量的10%,而结球期则为总吸收量的90%。各个时期吸收三要素的比例也不相同,发芽期至莲座吸收的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结球期吸收的钾最多,氮次之,磷仍最少。这是因为在结球期,白菜需要较多的钾促进外叶中光合产物的制造,同时还需要大量钾促进光合产物由外叶向叶球运输并贮藏起来。

根据白菜生长需肥量和土壤养分供给能力测算,结合当前白菜施肥实际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施肥量如下:

(1)目标产量8000千克的中、上等地,选中晚熟品种,亩施优质农家肥7500千克,氮23千克,磷105千克,钾15千克。

(2)目标产量6000千克的中等地,选中早熟品种,亩施优质农家肥6500千克,氮20千克,磷9千克,钾13千克。

(3)目标产量5000千克的下等地,一般选择早熟、中早熟品种,亩施农家肥5000千克,氮16千克,磷6千克,钾9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