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白灵菇
16078500000040

第40章 如何进行白灵菇发菇期的管理?

白灵菇发菇期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菌袋摆放。室内或大棚发菌,进袋之前要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且地面撒生石灰粉。当环境气温高于22℃时,摆放不得超过4层,气温低时可适当增加摆放层数。两排相挨摆放,排与排之间留50~60厘米宽的操作通道。

(2)发菌前期。接种后3~7天,控制环境温度在20℃~28℃,少通风或不通风,以促进菌种块尽快萌发定植。

(3)发菌中期。接种后7~15天,菌丝开始吃料,此时应进行一次翻堆并挑出杂菌污染袋。每天通风30~60分钟,保持环境干燥、空气新鲜,且光线不宜太强,以100~200克勒斯为宜。每隔7~10天用200倍金星消毒液喷洒培养环境1次。

(4)发菌后期。降低环境温度在18℃~22℃,每天通风1~2小时,给以散射光,使光照强度达200~1000克勒斯。在以上条件下40~60天菌丝可发满袋。

值得注意的是,保持发菌环境弱光或散射光。菌丝生长旺盛期,在检查菌袋料温时,发现料温过高,应采取疏散菌袋、增加通风量、降低培菌环境温度等措施,防止料温进一步增高,影响菌丝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