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鸡腿菇
16079000000016

第16章 鸡腿菇培养料堆制如何预湿培养料?

鸡腿菇培养料大都是长年收集晒干贮藏起来的,吸水速度较慢,若在建堆时浇水,往往干湿不均。浇水过多,粪肥易随水流失;浇水不足,料堆发酵则不平衡,或“烧堆”或厌氧发酵。建堆前预湿培养料(也叫预堆),不仅容易控制料内含水量,还能激活和培养出一些有益微生物,消除部分臭味和病虫害,也利于建堆时操作和建堆后堆温均衡上升。

(1)粪肥预湿。建堆前2~3天,先将晒干的粪肥用石磙碾碎或用粉碎机轧碎,不能有粪团粪块,否则粪块中部干燥,通气差,发酵时不易起热,又易藏匿病虫。然后用清水或粪水边浇边拌做成高50厘米、宽2米的长方体粪堆。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即手握粪肥成团,撒手落地即散为度。牛粪堆制时可加入10%的碎草,以增加透气性。

湿粪发酵比干粪慢。一般应在建堆前约20天将湿粪预堆。做堆时含水量过大要适当晾晒,粪堆要尽量疏松,防止紧压,堆温控制在55℃左右,每5天左右翻堆一次。翻堆时一般不再加水,最后达到于粪预堆的相同效果即可。湿粪也可不经预堆,直接掺水搅成薄浆后泼浇在培养料上建堆发酵。

(2)草料预湿。主要是麦秸和稻草的预湿。稻草一般于建堆前2~3天预湿,麦秸等茎秆较硬的草料需提前3~4天。方法是:先将草料铡成2~3段或碾压,长度在10~30厘米(散乱的草料可不铡断),以使草料暴露较大表面积,便于吸湿。然后用0.5%~2%石灰水逐次浇透草料预堆,或将草料浸入水缸、水池或水塘中吸足水分捞出预堆,预堆时做成宽1.8~2.5米、高1.5~1.8米、长度不限的草堆,使多余水分自然渗出,含水量达65%左右,即抽出一小把草料,用力拧绞一下,以能看到有水渗出而不下滴成线为度。预堆时最好盖上薄膜。

(3)饼肥预湿。所有含氮饼肥应在建堆前一天粉碎,并掺水预湿做堆,含水量与粪肥要求相同。若饼肥中有螨类等害虫,则结合掺水拌料用氨水喷洒,再用薄膜密闭一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