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鸡腿菇
16079000000002

第2章 鸡腿菇的栽培场所有哪些?

鸡腿菇栽培可选择多种栽培场所,可根据不同栽培场所各自的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利用和管理。

(1)普通平房。利用闲置的普通平房进行鸡腿菇栽培生产,是修旧利废、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平房具有室内温度较为稳定,光线柔和不强烈,不易受自然灾害的危害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通风不良、易积聚二氧化碳、空气湿度难以保持等不足。

(2)普通塑棚。修建于地平面上的普通单斜面塑料大棚,较之平房具有易控制空气湿度、通风良好、易升温及修建成本低廉等特点,但也有易受自然条件制约、不易保温、昼夜温度过大等不足。

(3)半地下普通塑料大棚。在普通大棚基础上,地下挖深0.5~1米修建而成。该种塑棚具有温度较恒定、湿度易保持及修建成本低廉等特点,但存在如二氧化碳积聚、通风状况不尽如人意等不足,并且还有不易升温、昼夜温差大等明显问题。

(4)半地下式仿冬暖大棚。该种大棚集中了上述平房及大棚优势,并较好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唯一需加强的就是设置排气管道,强制排出二氧化碳。尤其在实行反季节栽培时,该类大棚是现有条件下实用可行、经济有效的主要设施。夏季可在大棚上方1.5~2米高度搭建遮阳棚架,棚周种植诸如丝瓜、南瓜、佛手瓜等长蔓型植物。其秧蔓在棚架上形成密密的绿色遮阳被,与塑棚之间形成一个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凉爽的空间,并且,植物所产生的大量氧气又可源源不绝地供给棚内鸡腿菇。冬季则可于棚内采取升温措施,如烧土暖气或利用太阳能增温等,即可满足反季节栽培、一年生产四批鸡腿菇的条件要求。

(5)小拱棚。小拱棚的修建最为简单,搭棚即可栽培,结束即可撤棚,成本低廉,管理简便,利用自然温度出菇的商品生产基地不妨采用该类设施。但由于该拱棚受自然温度等条件的制约较重,故一般可建于果园、林地等处,既可较好地利用闲置空间,同时也可弥补拱棚自身的不足。

(6)人防设施及“菇洞”等。城市地下、山区均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防空洞、坑道等军用或民用人防设施,或在土质山上挖“菇洞”用于食用菌栽培,生产效果都很好,尤其反季节栽培时更可显示出该类设施的优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