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滑菇
16079400000080

第80章 滑菇短木段栽培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滑菇短木段栽培具有出菇早、管理方便、单位菇木产量高等优点,其特点是将菌种摊抹在木段断面上,从原木的断面开始向里面发菌。滑菇短木段栽培的过程12所示,操作要点如下:

1选择原木。用短木段栽培滑菇,应选择阔叶树如尖柞、辽东栎、蒙古栎、青冈、杨树和椴树等。因为是在断面接种,所用木段粗度最好是15~20厘米,原木两头的直径相差不能太悬殊,否则不便于发菌管理,成熟度也不一样。采伐期最好是在树木停止生长、含营养最多的时候,即落叶初期。在三九天采伐的树木也可以。

2原木锯段。短木段栽培是锯段与接种同时进行的,所以什么时候接种就什么时候锯段,不能提前将木段截开,这样木段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长,易失水干燥,并且杂菌孢子也飘落得越来越多,接种后,杂菌污染严重。东北地区宜在3~4月上旬接种。锯段前用锯、斧将原木的枝桠去掉,把原木运到选好的接种场地堆积起来,锯段前先用粉笔在原木上画两条线,再从一头开始锯段,锯下的木段按顺序放好,为充分利用木材资源,每根原木锯下的木段数要成双数,成单数时剩余的一段无法接种,造成浪费。较细的原木,按段长15~16厘米截段,较粗的按13~14厘米截段。隔年、过夏、风干的原木不能用于短木段栽培。

3接种。菌种除了选择所要求的温型和适于段木栽培的品种外,还要选择生活力强的菌种,因为短木段栽培时所用菌种被调成糊状抹于断面上,因此污染杂菌、风干的可能性比箱栽时多。混有杂菌的、失水干涸的、长期保存在高温处和老化的菌种坚决不能使用。

接种前首先把场地打扫干净,在锯木段处铺好塑料薄膜,收集木屑。按木屑∶麦麸∶菌种∶水=4∶2∶2∶4的比例,将菌种调成糊状。具体做法是在搪瓷盘或塑料盆事先用2%来苏儿擦过、晒干内将木屑菌种掰成豆粒大小的碎块,注意不能用手搓,再加木屑、麦麸和水调成均匀糊状。木屑不足时可用同一树种的木屑补充,事先晒干备用。

菌种调成糊状后,即可进行接种。 首先将木段按锯下时的顺序两两成对,将糊状菌种平摊在较粗木段的断面上,厚度为3~5毫米,四周稍高,中间略低,将另一木段按锯前的画线完全吻合地放好,稍压一下使菌种糊内积压的空气排出,两个短木段与菌种紧密接触。如此两段一组直到把截完的木段全部接种,至4~5个短段木后,用木条固定或用塑料绳扎紧即可。

接种两周后,要打开草帘和塑料薄膜检查菌种成活情况。如果接种断面出现白色菌丝,说明菌种已成活;如果菌丝变黑或变绿,说明菌种处进水或被杂菌污染;如果看不到菌种,只看到蚂蚁爬来爬去,说明受蚂蚁的危害,可采取重新接种的办法补救。

4发菌。首先选择发菌场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处作发菌场。发菌场也可设在稀疏的阔叶林地里。将接种后的木段,一对一对地摞起来,把直径较大的木段放在下部,依次由低到高向上堆放注意不要错开接口处的锯口,最好是按原木原来锯段顺序堆放,高度在1米左右,堆好后再捆几道草绳,以防散堆。堆的上方和四周用草帘苫好,空气干燥时可适当向地面和草帘上洒些水,遇有降雨时用塑料薄膜苫好,防止雨水流入堆内进入接种的断面里造成污染。发菌期严禁搬动短木段。为防止山蚂蚁吃菌种,应在堆的四周挖宽20厘米、深30厘米的沟,沟内放水,地面和沟内撒些除虫农药。

5埋段。4月上旬以前接种的木段到6月中旬就要将木段埋入土中。首先要搭遮阴棚,用来蔽光、防雨,出菇时还要保湿、保温,使用时间较长,因此要有好的材料做棚架。棚子可用木杆或竹竿搭成主架,呈房框式,也可搭成半椭圆形的,用塑料薄膜罩好再苫上草帘,留个门以方便出入棚内。搭好棚后,到6月中旬或雨季来临之前,用手推两个或菌丝连在一起的木段,有推不开的感觉时,证明滑菇菌丝已蔓延到上下木段里。此时用一根细铁丝沿接种的断面拉开,不可用手掰,以免造成断面附着菌种多少不均,表面凸凹不平,洒水时容易存水。JP

木段拉开后,就可进行埋段处理了。先在棚内靠一侧挖20 厘米宽、30厘米深的排水沟,沟土用来垫起10厘米厚、100厘米宽的土台,稍踩实后,将木段有菌丝面向上,摆放在土台上。木段之间留有3~5厘米的间隙,一边摆放木段一边挖另一侧排水沟,用沟土将木段埋起4/5,露在外面的部分用6厘米长的稻草段或木屑盖上,厚度以看不见为准。为防止夏季高温、多雨对菌丝生长的不利影响,稻草上再盖上塑料薄膜。如果没有搭好遮阴棚时,薄膜上再压5厘米厚的土,土质以壤土园田土为好,不要用黏土、砂土。埋段地点一定要排水良好,如果木段受水淹,不仅菌丝生长不良,还会引起虫害。JP

5出菇管理。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出菇期可能提前或延后。3~4月份接种的木段,到9月份就出菇了,出菇管理从8月中旬以后开始。如果此时气温偏高,棚内温度也超过24℃,管理应延期几天。首先将木段上面的土、塑料薄膜、稻草等物去掉,用竹扫帚扫净表面,如木段断面有蜡质层时要进行划面,然后向沟内灌水,并向木段表面喷水,盖上薄膜诱导原基形成。过15~20天后,原基在木段断面上陆续出现。在此期间,应每隔7天左右揭开薄膜通风换气,并喷一次水,然后再盖上薄膜。原基出现后,应将塑料薄膜去掉,再根据气温与降雨情况,适当洒水,每天应喷水3次,保持棚内湿度达到90%左右,维持木段断面湿润但不积水。用短木段栽培生产滑菇,因所处条件较好,所以商品质量好。因为生产周期是两年,可完全采用自然条件栽培,天气干旱时适当灌水,在温度低、不适合滑菇子实体生长时,撤去草帘子白天,利用阳光提高棚内温度,日落前再盖上草帘,加强棚内保温。

当棚内最高温度降到7℃以下,子实体不再生长时,就要对菇木实行越冬管理。先摘下残留的菇体,依次盖好稻草、薄膜和泥土。覆土深10~15厘米,撤去棚上苫盖物。第二年春天,气温上升到5℃以上时,可将覆土和其他覆盖物撤掉,按前面说过的方法进行出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