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诺劳孜节是他们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柯尔克孜族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节日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民族服装,举行各种节日活动。各家的家长们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烧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他们新年中平安快乐。然后,家长把冒烟的松柏枝带到畜圈门口,让畜群在烟上通过,祈求在新的一年中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
节日当天日出更以后,柯尔克孜族要做“诺劳孜饭”,家家户户用炒过的去皮小麦和大麦,加上盐、葱、牛羊肉以及各种野生调味作料等七种以上的食物煮成稠粥,称作“克缺”或“冲克缺”。做这种饭时,不再宰牲畜,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食物,并要求做得丰盛些,以示年年富足有余。
从当天午时更起,柯尔克孜人成群结队地骑马相互拜年,然后集中在草滩平地上举行赛马、马上拉力、马上取物、马上打靶、叼羊、摔跤、拔河、荡秋千、“抢皇宫”等各种游戏活动。到日落以后,每户请客吃饭,男女老少分别举行跳舞和唱歌。在欢乐中柯尔克孜人一般演奏本民族乐器“三弦琴”、“考姆兹”,演唱“诺劳孜歌”和其他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