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
16101200000001

第1章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1)

任何改革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作为教育系统的核心,课程与许多学科的理论有联系,并且以他们为科学的依据,毫无疑问,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便是以与之相关的学科理论为依据,调整与之不一致的部分,使课程的方方面面趋向合理化。

课程改革的社会学依据

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课程是其核心的部分,必然与社会关系密切,以社会学为重要的科学依据之一。从社会学的角度,研讨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与课程变革息息相关的社会背景,从更宏观的层次上把握其本质。

一、社会的变革与教育的变革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时代。社会的现代化以信息化、科学化和开放化为重要特征。把这些特征概括起来说就是“大社会”。对于今天的社会,必须持一种新型的“大社会”观。

“大社会”观不同于“小社会”观。后者把社会局限于区域、民族的狭隘范围来理解,实行的是封闭性、小系统的对策。而前者则突破了区域、民族的界限,从国际化的大范围来理解,实行的是开放性、交流与合作、共容与统一的对策。因此,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甚至不同政治制度之间的社会交流与交往、依存与影响变得越来越广泛、深刻。这是人类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必然结果。

社会的变革,大社会的形成,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它使世界范围内教育的交流与交往、合作与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不仅表现在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而且日益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变革也在注意融进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优势。这种国际的相互影响和依存,使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大大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教育视野和观念进一步拓宽。这就是“大教育”观的形成。其次,大社会使教育的联系与功能扩大,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密切起来,从而促进了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形成。学校日益以社会、家庭的配合、支持为基础。同时,学校的功能也在日益向社会、家庭延伸,发挥着更为基础的作用。一句话,社会、家庭在教育化,而教育在社会化。第三,大社会进一步引发了教育向更广泛更深层的方向改革,而且必须是整体改革。这既包括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办学机制的改革,也包括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改革,因为在大社会基础上形成的是大教育,而大教育的改革必然是整体改革。

大社会所引发的教育的种种变革,在上海道小学非常突出地表现出来。近些年来,上海道小学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外影响越来越大。学校由原来的局限于河西区、局限于天津市的办学界限被突破,成为以大教育思想来办教育的全国性/国际性学校,学校这几年派出访问的教师与学校已达百余人次。而这种变化正是整个社会变革所引起和促成的。其次,上海道小学和社会、家庭的联系更广更深了,学校建立了10个实验、教学基地,聘请了15位社会名人和英雄模范人物作为校外辅导员,并且建立了社会支教的有效组织和机制,同时,加强了与家庭的联系,不仅仅是智育的联系,也包括德育的,每育的联系,还包括整个学校的改革与千家万户的联系。办起了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上公开课,健全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制度,上海道小学之所以在整体改革的道路上能迅速有效地前进就是因为有了广泛的社会、家庭的支持。这证明,学校再也不是社会的“孤岛”,更不是法制教育家卢梭所曾设想的那样的“伊甸园”,而是大学校,是社会化了学校。这是大社会对学校教育长生的必然影响的结果。

从上海道小学的大背景与小环境的分析中,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规律性的认识,社会的变革必然引起并推动着学校教育的改革。而教育的改革也必然反作用与社会的改革,在大社会的变革中,必然产生大教育,使教育朝着大教育的方向改革和发展,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大趋势。

二、大社会与大课程

大社会催生了大教育,同时也必然使教育中的核心部分课程发生实质的变化,这就是大课程的产生和发展。大社会对课程的催生,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大社会使课程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和增强,大社会促进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教育与个人之间的联系,使社会、教育和个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因而辨证地解决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的矛盾,大社会在强化和拓宽课程功能中,同时也强调了课程与人的联系,强调了课程的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个人功能的实现的依存性,也就是说,课程的更广泛深远的社会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培养人的功能而进行的。这是因为大社会在更高的基础上解决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使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日益一致起来,因而也使课程在这二者之间协调一致起来。

大社会要求学生接受大课程的教育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广泛的社会条件和发展场所,使他们知识面宽广,能力全面,富有创造个性,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和改造能力。学生在大课程教育教学中,了解了社会,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质和行为规范,从而使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一致起来。这就是说,课程的日益广泛深远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人来实现的。

总之,大社会使课程的社会功能与个人功能统一起来,而这种统一是通过课程的大结构体系的变革与确立而实现的。

2.大社会使课程的内容拓宽和加深。大社会要求课程中包括社会教育的内容,例如家庭教育的内容,街道教育的内容,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要有机地编制在各类课程之中。这里所产生的一个实质性变革是:这些社会内容在过去是被称为非正式的课程内容的,是作为正式的课程内容的一种补充和应用,而在大社会、大教育的影响下,这些社会内容再也不是非正式的课程内容了,而是正式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活动课程的内容,在过去叫“课外活动”,是正式“课程”之外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课程的补充与应用,并不是其结构部分。而在今天大课程体系中,“课外活动”已变成“活动课”的一部分,是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再如潜在课程的内容,过去只被称为一种静态的无足轻重的教育环境,而在今天则被称为同样具有多方面教育教学功能的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教委1993年开始实行的教学计划中,活动课程已被正式列入其中,而潜在课程正日益受到重视。总之,大社会使课程的内容拓宽和加深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3.大社会给大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运行轨道和机制。在大社会背景下,一方面是学校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是社会离不开学校,日益依靠和支持学校。因此,以社会内容为重要课程构成部分的大课程有了良好的外部实施条件。就上海道小学来说,像家长学校、家长联谊会、街道支教委员会、校外辅导员等,这些新的教学组织与形式在过去是没有的,一谈教育教学,那就是学校的事,与社会无关。现在这些新的教学组织与形式的产生与发展,为大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运行轨道和机制。例如,定期安排校外辅导员担任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课教学任务,定期安排定点挂钩的工厂、企业、部队、农村承担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任务,等等,这些对于校外辅导员和定点挂钩单位来说,都是责无旁贷的,是分内的工作。这是大社会密切了社会各方面与教育的联系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大社会不仅为大课程的产生提出了客观必然的要求,而且为大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有效的条件。

课程改革的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课程是按照教育教学的要求,对人类科学知识进行选择、编制,传授给学生的一种体系。这就是说,课程与科学知识有着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课程的编制与教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科学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规律。而对后一种规律的揭示与论述,形成了科学学。所以,课程的改革要以科学学为科学依据。研究、实施大课程的教学体系,必须了解和把握科学变革与教育变革、与课程变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相互联系。

一、科学变革与教育变革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变革及其对社会历史的各方面的影响,曾给予高度的评价。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作为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和“革命力量”的科学对社会、乃至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这是历史事实所反复证明了的。例如,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科学不发达,教育也不发达。

文艺复兴运动以后,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不断产生实质性的变革。首先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扩大了教育对象和规模;其次是教育内容由原来的“七艺”发展到后来的经典课程与实验课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课程增加了;第三,教育的技术手段在不断科学化、技术化。再如,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爆发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又一次对教育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首先,它使教育日益重视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以及个性的培养;其次,班级授课制受到挑战,日益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第三,教育民主化、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尤其是电化教学的产生与发展,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第四,学校的课程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就是在自近代以来的分化基础上逐渐趋向综合,各种类型的综合课产生和发展起来。总之,每一次科学变革,都会引发一次教育变革。这两种变革相继发生的间隔周期在日益缩短。

科学变革与教育变革之间的这种关联性,根源于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培养了从事科学探究的人才,为科学变革的发生创造了重要的主体条件,另一方面,教育要及时地把新的科学知识普及、传播开来和传递下去,进一步刺激、强化了科学的变革与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也随之发生变革。科学与教育历来是科学家和教育家们探讨的“并蒂莲”式的话题。所以,在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同时又是教育家,而教育家,又都是某一方面的科学家。

科学变革与教育变革之间的这种必然联系,在上海道小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期,上海道小学的课程是比较简单的,这方面的改革也较窄,只是进行了“三算结合”的改革实验。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期,开始有了领导体制、教学方法、“五·四”学制等改革实验。而这些实验真正从实质上或根本上发生和发展起来,是在80年代中期。在这个时期,有关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信息、内容进入到学校中来,形成了一种形势逼人、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的态势。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对新科学技术革命的认识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全面改革,迎接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也正是基于此,上海道小学开始转向综合的整体改革。就是说,上海道小学的改革每深入一步,都与科学变革的影响及人们对这种影响的敏感反应息息相关。而现在最终走向的大课程的整体改革,同样也是与科学变革直接相关的。

二、科学的分化综合与课程改革

科学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两种密不可分的趋势。一是分化,二是综合。前者表现为科学的门类、学科、领域的划分,越来越专门化和精密化,据统计,现在的科学门类已达2000多个;后者表现为不同的学科相互联系、渗透,逐渐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也就是边缘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此外,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相互借鉴、吸收,打破了过去的界限分明的“门户”壁垒。这种分化与综合统一的变革,对学校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种变革要求学校课程既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课程,又表现为不同的课程之间要相互吸收、借鉴,要广泛、深入地加强联系,使整个课程建立起一种结构性的统一体系。

具体来讲,科学的分化综合要求学校课程体现如下特点:

1.课程要在学科和内容上进行拓展。使课程内容不仅包含学科知识,而且还包括活动、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健康教育、消费教育等等内容,这也是一种分化与综合。

2.各类课程之间要相互联系和渗透。例如学科课程之间,语文与数学、音乐、美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再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乃至潜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要体现出知识的分化与综合的思想。

3.要体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课程内容要将学校教育内容、社会教育内容与家庭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反映出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事实上,没有这三者的结合、一致与统一,学校教育内容的教学是相当困难的。

4.课程要体现出教育思想方法的变革,未来课程要求学校领导与教职工树立这样一种思想:上课,不仅仅是学科课;广义的教师,不仅仅是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也包括职工。整个学校都有教育内容,而全体领导和教职工,都是教师。这就使学校教育形成了一种“合力”,质量与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

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

课程是用来传授知识给学生的一种系统的结构或体系。要使课程对学生更为有效,就必须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课程改革必须以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为依据。

一、人的心理结构与课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