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
16101200000003

第3章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3)

文化是人对自然、对社会、对自己的认识和改造的结果,无论就其方式和目标,还是就其实现的价值,广义地说都是为了追求真、善、美,因而其方式和结果也同样表现为真、善、美的架构。这就是观念形态文化的形式:科学、道德和艺术。科学、道德和艺术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科学、道德和艺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的观念反映和结果,同时又要作为人类种族的知识经验和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学校教育作为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标志,就要根据文化部类通过课程设计来充分反映它们所构成的文化整体。也就是说文化部类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形式和结构。从整体来讲,学校相应要设置与科学、道德和艺术三大部类文化相对应的课程,由此才能传递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整体要素,从逻辑结构上保证学生接受完整性的文化。根据文化部类确定课程部类,可以确保文化传递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学生只有接受了全面完整的文化,才能受到全面完整的教育,也才能掌握全面完整的发展。从文化部类来考虑课程设计,更能关注人的发展。

基础教育中,以往我们强调政治、经济对教育的作用,忽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因而课程部类结构不够合理。比如重视科学部类,忽视艺术审美部类,学时安排也不够科学。在具体实施中,对科学部类课程增加课时,加班加点,对艺术审美部类课程减少课时,甚至不开设。对道德文化部类课程虽然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主要是说教,内容单一,脱离实际,忽视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因而学生并未接受完整性的文化和教育,也没有得到完整性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学生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习惯和知识,音乐、美术人才匮乏等,这些都与长期忽视文化部类的结构与课程结构之间的关系有关。

二、文化生态对课程的制约

文化生态是文化适应其生存环境而产生的不同形貌。它反映着文化发育的地理背景给予文化的作用和制约。不同的地理环境背景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内地文化、沿海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等,这些都是长期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与文化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并逐渐积淀下来的文化事实和结果,是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不同的共同体,在其周围的大自然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所以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产品是不同的”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生态特征。文化生态现象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结果,同时它也决定了这样的生存环境也制约他们对文化的选择、接受和传递的方式、内容和结果。反映到学校课程就是学校要设置反映本地域、本民族文化特质的教学内容,用与本地域本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相似和相近的形式和方式进行教学,在教材编排、选材上也要照顾地域、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换句话说就是课程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反映地域、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既有文化传播交流的作用,又有文化发展创新的价值,还有促进民族融合发展的意义,使一代比一代更为丰富和完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更为宽广。进一步而言,文化生态现象要求学校课程既要反映人类文化的精华,又要反映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二者要结合;既要考虑国家对年轻一代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二者也要结合。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各方面充分考虑文化生态现象的制约作用,使课程既有统一性,又有灵活性,多样化发展。文化生态现象对要求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发挥创造性,把学校办得更有地方特色,更有风格,更有活力;也更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利于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防止千校一面、千人一面,达到个性化的发展,着眼于文化的角度,更能突出教育的人文性和有利于教育的个体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在课程建设上同样忽视了文化生态的制约作用。课程高度统一,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科书。不顾地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不考虑地域背景和民族差异,脱离生活实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厌学、流失现象,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更为严重。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在新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增设了地方课和活动课,推行一纲多本,实施双语教学等,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三、文化模式对课程的制约

文化模式通常是指某一民族的文化构成方式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每一民族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每一个模式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世界,集中了该民族共同的文化性格和文化行为。它可以分解为文化的语言模式、文化的结构模式和文化的基本模式三个方面。文化的语言模式是文化的语符载体构成方式和特征,是民族文化特征的深刻的历史记录和保存。它凝结了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方式。从文化的继承性看,它要求学校开设民族语言课,用民族语言文字编制和呈现教材,实施教学,以保存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同时,用民族语言文字编制和呈现教材,实施教学,符合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便于学生的接受、理解和掌握。文化的结构模式是民族的各种文化质料、因素在整个文化复合体中的相互联结方式。它使民族文化的各个部类诸如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宗教、伦理、文学、艺术、哲学等以及每一部类的各流派、各成分分别处于文化系统的不同位置上,彼此有一定的相依相属关系,发挥着特殊的功用,使文化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风格。民族文化的结构模式决定了文化的继续与发展脱离不了它本身的特质,不同时期在学校课程上都要打上民族文化的时代烙印。欧洲中世纪以宗教文化为主要特征。因而学校课程主要是神学科目,即便是“七艺”也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方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连科学也要接受宗教的裁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儒家伦理文化为主要特征,学校课程主要是反映儒家伦理道德的“四书”、“五经”。科学技术不登大雅之堂。这都是文化的结构模式对学校课程制约的结果。因此,课程设计要考虑文化的结构模式的制约,考虑民族文化的内在深层联系,选择和反映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华,选择和反映民族文化的时代特征。这既是政治、经济的要求,也是文化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