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
16101200000009

第9章 课程理念的转换与提升(1)

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正向我们涌来。此次课程改革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文本变换,是我们与新课程的共同构建。“迎接新课程,我们该做些什么?”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方方面面的很多准备,但转变课程理念才是转变课程行为、实现课程创新的前提,是我们顺利走进新课程的关键。

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结构、内容、方式、评价、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强调统一性、计划性,刚性特征较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为不平衡,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模式,不适应不同地区教育的发展和不同素质学生成长的需要;同时,教师们虽然面对的是迥然各异的学生,但课程的严格统一,需要保持学生学习进程的步调一致,因而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划一的,无法给予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参差不齐的单独个体的差异。把所有的学生放在同一个课程模子里锻造,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循规蹈矩却完全没有个性与创新精神,这是对课程的曲解,也是对学生的桎梏。

呆板的过分强调共性的课程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界内外人士的质疑,人们在努力寻找突破口,试图改变这一局面。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设想用四到五年的时间编写四种类型的教材,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此后,经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人们经常说的“八套半”教材,丰富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与此同时,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模式逐渐改变,人们在积极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形式,对于这些具有新意的课程,有的称之为“第二课程”,即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微型课程;有的叫做与必修课相对的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两大课程板块;还有的定义为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尽管称谓不一,但都开始努力寻求课程向贴近学生个性方向发展,都希望为学生提供自由创造发展的课程空间,其中许多课程已经具有了校本课程的意义。

我们还在进行课程探索的同时,许多教育发达国家早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有的继续坚持原来就重视学生个性的一贯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美国92%的公立中学增设了新的课程,其中也包括跨学科的课程和消费性强的个人服务和发展课程。美国中学历来就开设范围广泛的选修课,并实行学分制,学生有很大的选课自由度,虽然80年代要求统一和加强英语、数学、理科、社会研究和计算机等五门新基础课程,但仍然承认学生兴趣、需要封闭性的弊病。据新教学大纲要求,日本大胆地把原来高二年级开设的选修课提前到初中,在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学校根据需要,灵活安排社会、理科、音乐、美术、保健、体育、技术、家庭、特别活动等多种选修课程,并且可以调整选修时数。

新的课程观要求改革课程模式单一的羁绊,让课程主动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被动地适应课程。有一位校长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过一句话:“有一千个学生,就应有一千张课表”,这是一句极具穿透力的话语,深刻揭示了课程与学生个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的个性又与创新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新精神是学生健康个性内涵的应有之意,个性是创新的策源地,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何谈创新。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以凸显。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说过:“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创新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加坡和中国一样,是一个有着深厚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一直被看成是崇尚纪律和服从的地方。由于担心学生缺少创造性,会阻碍新加坡参与信息时代革命,以至降低经济竞争力,该国教育部从1987年开始,逐步推行“思考”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及如何思考,如何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何解决困难,如何进行有创造性的以及对某些问题作出有见地的批判。结果表明,“思考”课程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它不仅对资质聪慧的学生有好处,而且对普通的学生能有更多的好处。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不是课程顺利进行的一种障碍,反而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充分发展既是自身的需要,又符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的逻辑,因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具有健康个性的公民,由这些个性鲜明的个体所组成的世界才是多姿多彩的,这是课程改革、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辩证统一。个性与创新是2l世纪的“通行证”,我们要通过这次课程改革,以学生与课程的共生为载体,顺利地把这张“通行证”交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

正因为如此,当课程面对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和学生群体时,要求学校课程为这些能力、志向各异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学习方案,给他们以选择的自由和机会,让他们在自己喜爱的课程空间里遨游。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在课程中有没有得到充分张扬,而不是在课程中被磨平了棱角,变成了一个个毫无生气的标准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初中阶段“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阶段“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这是一次课程理念的极大提升,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是对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人的极大尊重。

我们要关注矛盾的普遍性,更要强调矛盾的特殊性,承认学生的个性,适应不同学生能力、兴趣等的需要,为不同学生达到共同的目标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方法,为不同学生达到各自的目标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机会,创设让创造性得以显现的课程空间,使学生们成为个性鲜明的人才。在先进理念的催动之下,许多学校掀起的校本课程开发热潮,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个别学习体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提高提供了充足的课程保障,让学生在课程改革中享受自主性和学习自由。总之,我们要把选择课程的权力还给学生,应当利用学生个性这种鲜活的“课程资源”,设计适合他们发展的、能发挥他们特长的课程,编制多种个性化的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都能学有所长,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

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

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并论证和建立起了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体系,知识不仅成为课程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话语,而且已经明确地表达了将课程看作知识的倾向。到了夸美纽斯,更是以泛智主义的思想,编制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希望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20世纪50~60年代,前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震动了美国朝野和公众,再加上科技飞速发展,导致美国的课程改革出现了一种极其明显的倾向。即向精选众多高质量知识发展。从机器大工业时代到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头上的光环越来越绚烂多彩,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对于中小学课程发展而言,“知识”似乎也有越来越有充足的理由进一步走向和固守本位化。

我国课程发展情况与之类似,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理性主义的知识中心倾向,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就一直是我国课程发展的传统。中小学课程目标多指向单一的认知领域,目前中小学课程体系,基本上是直接从知识体系推演而来的学科体系,强调智育学科的训练价值。课程重点往往集中在升学科目上,升学科目又集中在考试内容上,课堂里被动灌输知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固守课程即学科的观念,把知识的价值推向极致,结果是知识教育过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课程主要是被作为知识来表述、诠释和理解的,课程就等于知识,很少有人去思考它的合理性,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把课程的获得简单地等同于学习知识。这种知识本位课程观在中国的突出表现就是“双基论”,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样的课程就算成功了,导致我国的课程比较关注课程的静态结果,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忽视学生自身对课程的主动构建。

教师由于闻道在先,可能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高出学生,但并不能因此就把学生作为灌输的对象。首先,学生不是完全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他们在与课程的接触中,时刻用他们特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经常创造出鲜活的、出人意料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就是课程的一部分。其次,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互喻文化时代和后喻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后时代的人拥有的知识,可以和前时代的人一样多,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过前时代的人,后学教育前辈完全可能。

然而,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虽然我们已经迈步跨入了新世纪,“双基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仍然发挥着强大的惯性作用力,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课程发展的主流,知识记忆的正确程度依然是学习水平高低的标记。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以几何速度增长,是我们死记硬背一辈子也记不完的。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文化,更为重要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在社会中如何生存下去的能力,新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在注重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历来并不鼓励学生提问,在课堂上学生要提问,得先举手,得到允许后才能站起来向教师发问,这制约了许多学生的提问,学生在课堂上紧紧围绕着老师转,很少有机会尝试去主动学习。课程提供的内容绝不是通过灌输让学生获得,需要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主动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的生活方式来理解课程,学生在与课程的对话中以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

学生获得知识,绝不同于以前教师批量加工后的“产品”,过去的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不够,这是源于知识观的偏误。杜威在其晚年著作《确定性的寻求》中写道:“可以被称为知识或者认识对象的任何事物,总是标志一个解答了的问题,一个除去了的困难,一种澄清了的混乱,已缩减成凝聚物的不一致性,一种控制了的烦难。”在他看来,知识绝不是固定永恒不变的,知识本身的获得就是一个不断探究过程的结果,同时,知识又将成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表述。面对动态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办,最明智的选择是以动态的学习去吸收它、整合它。

现代课程是一种发展的概念,课程内容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而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了充分参与、发展和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作出明智的决策,是一种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化社会中终身受用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判断、主动行动和恰当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这一切都要求,主动学习成为核心,成为课程适应社会变化的时代性特征,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能力。新课程中增设的研究性学习本义就在于此,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知识的传授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构建的过程。我们要努力破除“教师中心说”对学生的遮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与课程一起生长,自己去探索、发现、发展,并在主动学习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教师也将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弘扬,从简单地传递知识变为多角度、多维度地激励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

有这样一则鲜明的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年龄几岁?有答案的比例是,法国四年级学生62%,浙江奉化四年级学生92.5%,山东济宁初中生92%,上海某重点高中高三学生12%。出现这么高的答案率,甚至连高三的学生都有答案,表明我们的学生离社会生活太远了,学习生活太封闭了,越学越笨了,如果稍微有一点生活常识和社会经验,这样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向抽象的应然世界。而不是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实然世界,课程目标的设计不是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塑造。课程内容设计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成为分门别类的各成系统的知识,把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分解得支离破碎。抽去了学生生活的厚重基石,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更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无法领略人生过程的丰富内涵和心物统一世界的深刻意义,难以使学生对他所生存的世界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课程局限在校园的围墙内,把学生规定在刻板的课堂之中,把课程抽象化为几本教材、几门课程,学生的课程空间过于狭窄。忽视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在其中的世界,学生丧失了生命的活力,课程成为脱离生活的乌托邦教育,一些空洞的说教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贻害无穷的偏颇做法。在这样的“教育围城”中长大,将导致学生生活意义的丢失,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课堂上,我们的孩子就像生长在温室中的花草,周围的氛围过于孱弱,自身的根基流于疏浅,经不起自然的风雨,缺乏生活和生存的基本能力,意志品质不能受到有效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