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悲剧英雄——项羽
16102500000003

第3章 渡江攻秦拥立怀王

(一)项氏汇兵

项梁、项羽在吴中起事后,迅速平定了会稽郡全境及其附近地区。但是,他尚未自立为王,而是先出任会稽郡守,随后又自封武信君。

项梁没有打出复楚的旗号。他想,只有越过长江,抵达江淮地区,复楚的号召才能有人响应。但是,陈胜已经在那里建国称王,国号张楚。陈王的势力发展迅速,占据函谷关以东、大江以北的辽阔地区。项梁假如领军渡江,便会侵犯其势力范围,只能导致双方交战,而各路义军此时都追随陈王。如果交战,自己会大大处于不利之地。因此,虽然项梁有心逐鹿中原,但从目前这种情况看,还不宜越过长江。

但是召平的到来却改变了这种局势。召平是广陵人,陈胜称王后,他追随陈王,做了一名裨将,奉命攻打广陵。广陵城防守坚固,城内兵多粮足,召平围城多日,仍未攻克。这时,传来陈王被章邯大军打败的消息,形势每况愈下,又听探子报告章邯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到时内外夹击,不禁心急如焚。

召平心烦意乱,走出营帐,心想:既然现在无法在江北立足,我何不转战江南呢?江南乃是富饶的鱼米之乡,据说项梁在吴中举事,已经占领会稽郡及其附近地区,整个江南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他曾派人向陈王表示愿意效忠。我不如托陈王之命,过江请兵,带项梁的军队过江,凭借这支力量来对抗秦军。

召平下定了决心。他一面命令部队继续围攻广陵,以防守城秦军起疑出城反击,一面率领一百名士卒,向吴中进发。

当召平的队伍登陆京口后,项梁、项羽很快就知道了。项羽年少气盛,闻讯怒不可遏,他对项梁说道:“江东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尊陈胜为盟主,只是因为他首举义旗。现在派人来吴中,难道是想让我们拱手让出江南?请叔父下令,待侄儿生擒他们。”

项梁思索一会儿,说:“侄儿不可莽撞。陈王派遣使者来江东,我们还不知道他的用意,近日有消息称陈王为章邯大军所败,下落不明,恐怕已遭不测。来使很可能是假托陈王之命,让我们先静观其变。”

召平率领这支小小的队伍抵达吴中城郊时,项羽已带兵在此等候,迎接他们入城。抵达会稽郡时,项梁已在门口候迎。众人入堂坐定后,项梁问道:“您这次到江东来,不知有何使命?”

召平说:“陈王临行前嘱咐我,说武信君才智过人,应拜为楚王上柱国。下官此行,旨在代陈王宣诏。”项梁、项羽二人听后,很高兴。“陈王还有什么吩咐?”项梁问。

召平答:“陈王有令,江东已定,请立刻向西击秦。”项梁相信了他,于是就率领八千子弟,过江西而行。

公元前208年2月,项梁、项羽统领八千子弟过江。项梁问项羽道:“你看我们这次渡江来到江淮地区,前景会怎样?”项羽胸有成竹地说:“我八千江东子弟在叔父率领下,渡江西向,扬我军威,平定中原,直捣咸阳。”项梁感叹道:“年轻人过于浮躁、渡江后不但要对付章邯这个强敌,还会面临各路诸侯割据,彼此尔虞我诈,敌友难辨,随时可能遭遇危险。”项羽默不作声。

不到两个时辰,船队到达长江北岸。项梁率众登岸,整顿队伍,休息片刻后,由召平带领来到广陵城下。驻扎广陵城下的召平军见来了大批援军,鼓舞了士气,两军会师后,迅速攻破了广陵城。这时,项梁听说广陵属下的东阳县,已经被陈婴夺取,后来,陈婴率众投奔项梁,表示愿听命于他。项梁十分高兴,授予陈婴军籍,仍令他自己统领部众,但是出兵打仗,事先必要向项梁请示。之后项梁又收得英布,项梁得此良将喜出望外,这时军队已达四五万人。后来又有一位蒲将军率领一二万部众,投奔项梁。于是项梁部众已有六七万名。他们开始西进,直逼咸阳,进攻秦国。不料,有一支由秦嘉率领的起义军要阻止他们西进,但是,这支起义军很快被项羽吞并,秦嘉本人也被杀害。

(二)首次出师

项梁吞并秦嘉军后,势力更强,驻扎胡陵。打算稍事休整军队,便引军向西,攻打大秦帝国的心脏——咸阳。此时项梁有些轻敌,命项羽攻襄城,朱鸡石、余樊君迎战章邯。

朱鸡石、余樊君迎击章邯的前锋,他们根本无法抵御秦军,半天之内,余樊君战死,朱鸡石溃逃至胡陵,损伤惨重,士气低迷。项梁攻打薛郡,下令取朱鸡石的首级,悬首辕门,以儆效尤,严明军纪。此举震动了全军,兵士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余樊君、朱鸡石之败,是项梁渡江后首次战败。项梁杀了朱鸡石,就马上向东攻打薛郡。

项羽领兵攻打襄城,原以为可以轻易获胜,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仗打得很艰难,伤亡不小。襄城工事坚固,守备森严。楚军攻城时,城头守将发现来者极具攻击力,俨然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只能坚持到底,誓死御敌,好在兵精粮足。楚军攻城时,城头上万箭齐发。守城军还用石头砸向敌人。楚军架起云梯,执盾持剑试图爬上城头,城上守军推开云梯,云梯上的士兵从半空中跌落,非死即伤,一片狼藉。

项羽命桓楚发动首轮攻击,失败。命龙且发动第二轮攻城,又失败。项羽只好亲自攻城。他疾步奔走,很快便接近城墙。他拔出长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城头守卒,刹那间七八个人已被刺死。项羽部下见主将已登上城头,都奋勇向前,陆续爬上城墙,城墙上的守军被杀散,城门打开了,项军一拥而入。襄城守军仍负隅顽抗,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到了黄昏时分,纷纷投降。

在攻破襄城后,项羽竟然以屠城方式来报复城中部队坚守不降,这不具备政治家应该有的心胸,他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悲剧。

项羽夺取襄城后,率军向项梁汇报。

襄城之战,尽管损兵折将,但毕竟是一个大胜仗,沉重打击了秦军,项羽凯旋而归,项梁的实力和威望大大增加。

项梁已经确定陈王已死,各路义军不能群龙无首,项梁当仁不让,成为攻秦的主力。他召集诸将在薛地集会议事。这时,沛公刘邦也率众来到薛地追随项梁。

(三)立楚怀王

项梁在薛城召集部下,商议如何西向击秦。只靠项梁所率领的一支军队,虽然实力不弱,但孤军作战,恐怕寡不敌众。假如进一步扩军,联合其他诸侯,该打出什么样的旗帜呢?

这时,有一个人来到项梁面前,为项梁献上一计。此人便是范增。

他说:“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在秦始皇所灭的六国当中,楚国是最不幸的。楚怀王是受到欺骗进入秦国而被扣留忧郁而死的,至今,人们都为他惋惜。正是如此,楚国的南公才说出这样的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而陈胜首先作为起兵反秦的人,他没有立楚国的后代为王,而是自立为王,所以他存在的时间是不会长久的。现在项将军从江东起兵以来,有许多义军首领、将军首领投靠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知道,您的家族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名将,认为您一定会立楚国的后代为王。”

项梁认为范增的话很有道理,因为项梁也想重新建立楚国,由他们来拥立楚王。范增献计恰是时候。

公元前206年6月,项梁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一个孙子,立他为楚怀王。用以纪念死在秦国的那个楚怀王。一个新的国家建立了。

楚国的建立,使项梁可以把他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战场上去。楚怀王正式加封项梁为武信君,封英布为当阳君,以陈婴为上柱国。后方的一切都已经稳定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只剩下一件了,那就是与秦军作战,向秦国复仇。他在短时间内,指挥他的部队取得了一连串胜利:项梁救东阿,打破秦军,救出齐将田荣;项羽的部队攻下城阳,围攻定陶;项梁自东阿出兵,北至定陶,再败秦军。

公元前206年9月,章邯的部队在定陶偷袭楚国,打败项梁,项梁战死于乱军之中。

历史要上演一出规模庞大的悲剧,项梁的死不过是这出悲剧的小小序幕。他的悲剧不过是项羽悲剧的开始。无论从个人修养、军事才能、深谋远虑,还是从接受正确建议、全局考虑,项梁都远远强于他的侄儿项羽。遗憾的是,他过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