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悲剧英雄——项羽
16102500000005

第5章 千古一宴分封诸王(1)

(一)竞争关中王

在楚国与秦国决战之前,楚怀王曾与诸将立下约定,不论是谁,先率所部进入关中,且能占据秦国原有土地的,就封他做关中王。竞争关中王的人选只有刘邦和项羽。

项羽在招降了章邯的部队以后没有急于进入关中,他认为秦军主力已经被他消灭,秦国也好,关中也罢,早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他带领着六国的人马,不慌不忙地向关中进发,他根本没有想到有一个人,正在窃取原本属于他的领导权,他想的只是战争结束后,如何使地方安定下来,重新统一到他项羽的旗下。

秦国的主力部队二十万人,全部投降了项羽,并且被他坑杀了,项羽知道秦国已经摇摇欲坠,已经没有力量可以抵挡他的进攻了。进入关中,攻下咸阳,是顺理成章的事,他甚至早就将此时刘邦也率领着一支楚军从西路进入关中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刘邦与项羽不一样,刘邦在西进途中时刻提醒着自己,一定要赶在项羽之前进入关中,他要成为关中王。

刘邦久攻昌邑不下,于是索性放弃昌邑,西进到高阳城下,他遇到了一个对他极其重要的谋士——郦食其。郦食其指出刘邦现在仅仅是收罗了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可以依靠的军事力量,就这样向关中进发,无疑是羊入虎口,应该进攻陈留,夺取秦人的粮食供应站,以其做后盾,来扩充自己的部队,形成自己的势力。

在以后的行军过程中,刘邦采取了尽量招降避免打攻坚战的策略,加快了他的部队西进速度。而且,刘邦手下的将士们很快成熟起来,加强了刘邦的军队战斗力。他的力量几乎可以独立于楚国之外。在此期间,刘邦以少量兵力避实就虚,趁机向西进发,直奔咸阳。

当项羽率诸侯的四十万大军来到函谷关的时候,他惊异地发现:守关的士兵不是秦国的部队,而是刘邦的下属。并且他得到消息说,刘邦的部队已经攻破了秦国的都城咸阳。更令他气愤的是,当他命令关上的士兵打开城门,让他的部队进城时,他所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只是奉命守城的,不准任何人的部队进入关中。”

项羽一怒之下命令部下攻函谷关,函谷关中有限的守军根本不是项羽大军的对手,很快在函谷关上空就飘扬着项羽的旗帜。

项羽率大军突破函谷关,直逼新丰鸿门安营,与刘邦的军队遥遥相对。但是他并没有立即下令进攻刘邦的大部队。而在此时,刘邦军中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秘密向项羽报告:“刘邦的本意是要自己在关中称王,任命秦国的子婴作丞相以安定秦国的人心,这样他就可以全部占有秦国的珍宝。所以他才派部下守城不让您入关。”

听到这个消息,项羽大怒,立刻传下一道命令:“明天一早慰劳我的部队,准备与刘邦交锋。”

范增十分清楚项羽的想法,他下令作战只是一时的气话。为了坚定项羽与刘邦作战的决心,他对项羽说:“以前,刘邦在山东的时候,最喜欢珍宝和美女,现在,他进入关中却没有听说他收罗珍宝、玩弄美女,这足以证明他另有图谋。我曾派一些术士给刘邦看相,他们都认为刘邦的头上云气成龙虎图形,这是天子才会有的云气啊,应该在他未成气候以前就将他消灭。”项羽被彻底激怒了。

(二)鸿门设宴

项羽军队已经做好了次日与刘邦一决雌雄的准备。就在项羽下令军队准备与刘邦的部队交战的时候,在项羽的部队中也出现了内奸,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送到了刘邦的军中。这个内奸就是项伯,他是项羽的本家叔父,当他得知项羽要与刘邦决一死战的消息时,忧心忡忡。

在称霸天下的关键时刻,项伯所想的不是项羽的霸业,也不是项氏家族的荣辱,他想的只是他个人的朋友,他是一个讲义气之人。他与张良的私人感情很好,而张良此时正在刘邦的军队中,一旦双方交战,刘邦的军队必然战败,而他的好朋友很可能会死在乱军之中。当天夜里,项伯偷偷地离开了楚军大营,来到刘邦的军队中找到了张良,把项羽的决定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张良。

项伯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样做不但背叛了项羽,而且还将很重要的军事机密泄露了。事实上,他已经成为项羽军中的内奸了。在用人这一点上就可看出项羽注定不会成功。

项伯对张良说:“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吧!”

“不!”

“难道你想和刘邦一起送死吗?”

“你知道的,我是韩王的部下,是奉命送沛公入关中的,现在沛公有难,我怎能偷偷逃走呢,这是不义啊!我必须把这件事情告诉沛公。”

其实,张良早已下定决心,他最终是要帮助刘邦争夺天下的。

张良连忙来到沛公营,沛公正好未寝,他就向沛公说道:“项羽明天要来攻营了!”听完张良的话沛公大吃一惊。继而沛公又问张良:“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张良问:“你为什么派人守住函谷关呢?”

“有人对我说,只要能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部队入关,我就可以控制关中的一切,成为名副其实的关中王。所以我才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那么,您认为您的部队能够抵挡项羽的部队吗?”

就这一句话,便说中了要害。是啊,刘邦感到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他以为只要有一支部队守住函谷关,又有楚怀王的约定在先,项羽就不会强行进入关中,他就可以在这里等楚怀王的任命了,他没有想到项羽会用武力来争霸天下。

过了一会儿,刘邦才说:“我们的部队抵不过项羽的部队,我们该怎么办呢?”

“请您亲自去对项伯说,您无意抗拒项羽,只是守护关中以防盗,别无其他意思。项伯乃是项羽的叔叔,这样可以阻止楚军进攻。”

沛公问:“你什么时候认识项伯的?”

张良答道:“项伯曾经犯下死罪,是我救了他,今见我有急难,所以相告。”

沛公又问:“你与他谁较年长?”

张良答:“项伯。”

沛公又说:“你快把他叫来,我愿把他当做兄长,如果能帮助我化险为夷,我必然相报。”

张良于是邀请项伯会见沛公。项伯说:“这样不好。我出于私情而来相报,怎么能直接见沛公呢?”张良急切地说道:“你救沛公,也就是救我啊,更何况天下还不安定,刘项二家,怎么能自相残杀?他日若是两败俱伤,不利于你,所以请你共商和平大计。”项伯在张良的一再相劝下,答应见沛公。

沛公穿好衣服出迎,并请他上坐,设宴款待项伯,自己则与张良殷勤点灯一旁陪坐。喝了一会儿酒,沛公说:“自从我入关以来,未敢取一丝一毫的财物,我已经把各种文件和官府的库房都封存起来,就是为了等项将军到来之时交给他啊!我之所以派人守函谷关,不过是担心其他诸侯的部队入关和清除盗贼,绝不是抗拒将军。希望您回去告诉项王,就说我热切等待,真诚之致,绝无二心。”

听了刘邦的话,项伯决定劝说项羽不要与刘邦开战,同时告诉刘邦在第二天早上亲自到项羽营中谢罪。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便来到了项羽的营中,为表诚意,他只带了几百人,没有军队跟随。一见到项羽,刘邦立刻向前行礼,并对项羽说:“本来我是想和您一起进攻秦国的,将军在河北作战,而我在河南作战,我没有想到我会先进入关中,更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地方与将军见面。但我听说,有小人给我制造谣言,使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点误会。”

项羽说:“这些都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所说,不然,我怎么会来到这里。”

范增听后不禁大吃一惊。敌人中有内奸,这可是天赐良机,隐身在敌军的内奸有很大的作用,项将军怎么可以把内奸的名字告诉敌人呢!

项羽命令,在他的大营中设宴款待刘邦。

在这场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我国历来尊崇坐北朝南。范增这时虽已颇有地位,被尊称为亚父,但总不及项羽,而他却是坐北朝南,坐在鸿门宴上最尊贵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