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悲壮刺客——荆轲
16102800000005

第5章 大时代,无法

预测的风云变幻

如果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仅仅在于表现一个可怜的太子想要复仇和一位勇士想要报答知遇之恩,也就不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了。其实荆轲和太子丹的事迹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不仅能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和风貌,还可以了解到各个阶层人们的心态和对天下即将统一及秦帝国的看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虽然征战不断,但是在这样一个弥散着战火硝烟和血腥味的时代,却涌现出众多对后代产生着巨大影响的传奇人物。他们中有政治家,为后世确立了治国的方法,如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商鞅的变法开启了我国法治的时代;有军事家,如孙膑写下了传奇的战争策略;有思想家,如孔子和老子,为我们创立和营造了中国人至今还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价值观念;有文学家,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并且留下了瑰丽奇幻的诗篇……于是我们对这个充满着惊奇和残酷的时代怀着极大的兴趣,后人不断讲述着这个时期的历史,甚至将这个时代的人物神化。

说到春秋与战国的历史,离不开称霸在中原广大范围内的诸侯国,什么是诸侯国呢?这还要从周王朝统一天下开始讲起。商朝末年在昏庸残暴的纣王统治下,政治已经极度昏暗,周武王姬发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了全国的政权,建立了周王朝,形成了一个疆域更加广阔的新的统一的国家。周武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也是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周武王建周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把土地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如将吕尚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个,同姓之国四十余个。封邦建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这样自上而下统治人民,保卫王室。这就是有名的“封建制”,但是这个封建制可不同于后来的以农民和地主对立为基础的封建制社会,它在周代是“分封以建国”的意思。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周天子根据封国国君的爵位高低,功劳大小和与王室的亲疏程度来决定赐予土地和人民的多少。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如春秋时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这些封国的国君就叫做“诸侯”,他们的领地就叫做“诸侯国”。诸侯们必须服从周王室的统治,按期向天子纳贡,并随同天子作战,保卫王室。这些诸侯国在地理位置上围绕着京畿排开,相对于外族起着屏障的作用。《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可见,当时周天子封的诸侯之多,而且大部分是皇室成员。当时比较大的诸侯国有鲁、齐、燕、魏、楚等。“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些有名的故事就都和诸侯有关,在西周他们是很强大的一股政治势力,并且到了东周时期,这些诸侯即将成为历史的主角。

公元前9世纪,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不但不敢对君主和国事妄加评论,而且干脆不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碰见,用眼神交流。召公虎规谏厉王防口甚于防川,但是监谤更加严重了,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国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年,国王死于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动”。从这以后周王室的实力开始衰微,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但是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逐渐变弱。

公元前770年,因为内乱和少数民族犬戎的入侵,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今西安市)迁至洛邑。因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即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东周的前半期通常被人们称为春秋时期,能有此浪漫富于文学色彩的名称是因为在古代一年一般只分春与秋两季,《诗经·王风·采葛》中的诗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指时间。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在这个时期编定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从此春秋而得名。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迅速崛起,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周朝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分崩离析,原来的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出现了许多僭越的行为,如孔子在《论语·八佾》篇中讲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季氏是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地主阶级贵族,也称季孙氏。当时,鲁国季、孟、叔三家,世代为卿,权重势大;尤其是季氏,好几代都操纵着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鲁昭公曾被他们打败,逃往齐国,鲁哀公也被他们打得逃往卫国、邹国和越国;到鲁悼公,更几乎只挂个国君的空名了。他们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孔子是站在维护奴隶制的立场,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这里反映的便是一种对天子的僭越行为,可见此时诸侯国势力的强大,根本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十四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由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除了七雄之外,还有一个越国也是较为强大的国家,各方面的实力上仅次于七雄。小国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战国前期,是“七雄”的形成时期,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上。各国君主招贤才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战国中期,大战拉开帷幕,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各个诸侯国都储备了一定的资本,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和对人民的掠夺,以增加本国的实力,更好地与华夏大地上其他的诸侯国进行对峙。此时真是“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混战局面。这些战争被后来的学者们称为“春秋无义战”,因为战争的发动并没有站在一个仁义的立场上,各个国家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的势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式的统治,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连横”。齐国和秦国东西对峙,展开了争取其他诸侯国、孤立对方的斗争,而韩、魏、赵、楚、燕等国,则在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中摇摆。这时,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和苏秦,他们分别连横(分化六国)和合纵(联合抗秦)。

战国后期,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南方的大国楚,攻破了都城郢,揭开了秦国统一战争的序幕。楚国避秦军威势,迁都于陈,爱国诗人屈原就在这时痛感国家沦亡,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悲情人物,他的个人愿望和理想也是与历史的发展相背离,他的举动和荆轲一样其实是对历史的抗争,只不过采取的方式不同,他的做法是怀石投江消极抵抗,荆轲选择的是积极用事。公元前271年,客卿范雎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之策,就是与远方国家结盟,集中力量先打败邻近的国家,再逐步兼并其他各国。秦昭王采纳范雎之策,于周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出兵伐韩,封闭上党郡与韩都城新政(上党和新政都在今天的山西省境内)的联系,虽迫使韩国将上党献给秦,然而上党郡却转而依附赵国,秦王大为震怒,秦赵开战,赵派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

周赧王五十四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大将王龁夺取上党,与廉颇军在长平对峙。廉颇加固壁垒,以守为攻,打破了秦兵速战速决的计划,双方僵持达四月之久。秦用反间计,使赵国以年轻气盛且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长平赵军统帅。秦国同时秘密地换来大将白起。赵括一到前线就主动出击,白起派出奇兵分割赵军,并将赵括包围起来。赵军被围,断粮四十六天,杀人为食,军心大乱。赵括冒险突围,当场丧命,全军大败。白起将赵军降卒全部活埋,赵军前后共损失四十多万。长平之战是秦国与他在中原最后一个强手的决战,也是战国最为惨烈的一次战争。至此,东方六国都已不再是秦国的对手。长平之战前,东方出现了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即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关心国事,谋取权势,采取各种手段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长平之战后,秦军乘势包围赵都邯郸。秦军的残杀,激起了赵人的义愤和别国的恐惧,在危急存亡面前,楚春申君、魏信陵君率军与赵军内外夹攻,大败秦军,秦国因在长平之战损失严重亦自感力量不足遂撤兵。就在这段时期里,发生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然而,历史的大潮已无法扭转,六国终于未能摆脱亡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