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权力潜规则
16104600000031

第31章  政治家伍子胥

春秋时代的吴国,乃龙蜷虎卧之地,孙武、伍子胥都是吴国名将,一位工于谋,一位工于略,掠地夺城,如履平地,立下千年伟业,让人时怀渴想。特别是伍子胥,提起他的大名,怎能不“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春秋时代,小国林立,然而人们并没有明确的守国爱国意识,“良禽择枝而栖”的做法是极为普遍的。身为楚国人的伍子胥就是为报父兄蒙冤被杀之仇,毅然决然地杖剑去国,投奔吴国,在吴国施展自己抱负的。

然而,伍子胥最关键的三次进谏都没有被吴王夫差接纳。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94年,吴王出动倾国之兵伐越,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句践带五千兵甲躲进会稽山。派文种向吴国太宰伯嚭提出媾和,表示越国愿为吴国奴仆之国。吴王准备接受。伍子胥进谏:

(以下变字体)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缗方娠,逃于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有过之强,而句践大于少康。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乎!且句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后必悔之。

(《吴太伯世家第一》)(变字体完了)

夫差不听伍子胥的苦心规劝,反听了伯嚭之言,与越国媾和,订立和平盟约后率兵回国。

第二次进谏发生在公元前489年。夫差欲北伐齐国,伍子胥进谏:

(以下变字体)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吴太伯世家第一》)(变字体完了)

吴王刚愎自用,置心腹之患越国于不顾,坚持北上伐齐,贞刚弘毅的伍子胥怅然哑口无言。吴国大败齐师于艾陵。

第三次进谏发生在吴王伐齐之后,越王句践向夫差进贡厚礼。伍子胥嗅出了味道,对吴王说:

(以下变字体)越在腹心,今得志于齐,犹石田,无所用。且《盘庚之诰》有颠越勿遗,商之以兴。

(《吴太伯世家第一》)(变字体完了)

吴王以剑赐伍子胥死,子胥深感,彩云易散,知音难觅。引颈就戮之前发出铿锵之声:

(以下变字体)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吴太伯世家第一》)(变字体完了)

伍子胥制造了一个悖论:一方面他心狠手辣,必欲置人死地而后快;另一方面,他的进谏话语是真实的,被他死后的历史进程所证实。

这个悖论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同小可。

第一个严重后果:道德受到重创。道德的有效性受到质疑。道德伦理从政治中剥离出来。道德不再涵盖一切领域,不能再适用于一切场合与一切人。一般领域的道德理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往往适得其反。道德的矮子也许恰恰是政治的巨人。这种混乱,对健康人格的形成十分不利。

第二个严重后果:尧、舜、禹的德政彻底地沦为虚无缥缈的乌托邦,高高地笼罩在中国人的头顶上,再也不能给国人带来些许的实惠。真正能够实行的是“法术势”那套带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权文化”成为中国人独立的创造与敝帚自珍的遗产。

第三个后果:加剧了争权夺利的残酷性。不残酷不足以成功,这个教训所昭示的似乎是“真理”。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