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权力潜规则
16104600000084

第84章  匈奴之患,似外而实内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匈奴就开始滋扰燕国等地。及秦,秦始皇修长城抵御匈奴,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至西汉,匈奴侵扰愈烈,皇帝难于安枕。相对而言,匈奴是游牧野蛮民族,西汉是文明的农耕民族,优势理应在后者。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交手时汉兵常常损兵折将。司马迁本人也是因为替李陵败于匈奴辩护而罹祸。

读史而知,汉之失利往往不是由于兵器不利、行装不整,而是因为步调不一致,人心不齐,形成不了强大的合聚力。

例证之一:

(以下变字体)当是时,汉伏兵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使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李息、李广别从代主击其辎重。于是单于入汉长城武州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出塞,曰:“吾得尉史,乃天也。”命尉史为“天王”。塞下传言单于已引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罢。王恢等兵三万,闻单于不与汉合,度往击辎重,必与单于精兵战,汉兵势必败,则以便宜罢兵,皆无功。

(《史记·韩长儒列传第四十八》)(变字体完了)

如果尉史不叛变,很有可能一举消灭匈奴主力,使其再不敢小觑汉。然而,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葬送在尉史之手,他把汉军的军事机密全盘托出。而皇帝却逼死了并不负主要败责的王恢。如此赏罚不明,如何激励人心,保家卫国?

例证之二:

(以下变字体)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变字体完了)

这又是一次消灭匈奴的绝好时机,由于李广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又与大将军卫青不和,终于坐失良机。李广被迫自杀。李广死,军士无不痛哭,而匈奴无不弹冠相庆。

例证之三:

(以下变字体)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变字体完了)

李陵降匈奴,令皇帝气愤,情理之中,然而“族陵母妻子”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如此,不仅断了李氏血脉,而且寒了将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