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16129700000003

第3章 中国礼仪综述(3)

礼乐寓治道,它可以通过道德感召的力量来正人心、定风俗、别亲疏、序民人,故而以礼治国一直被传统理论认为是王道仁政的体现,也受到历代绝大多数统治者的重视,它和刑政一起,共同组成了传统的两手统治策略:一手高揭礼治的旗帜,以礼示之天下,使“国家可得而正也”(《礼记·礼运》);一手挥舞刑政的大棒,以暴力的手段,来维护统治。但话又说回来,虽然礼乐主要体现统治者的等级统治观念,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对广大下层百姓具有一定的欺骗性,然而无可否认,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礼治,显然提高了华夏民族的文明素养,造就出中国自古以来即被誉为“礼义之邦”的形象;其次,作为一种全社会所遵循的基本规范来说,礼虽然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统治的烙印,对每个社会成员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不依靠这些不尽合理的规矩,是无法取得进步的。实际上,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可能做到每一项政策、规范都完全合理的,因此,对礼也不能过于苛求。

礼贤下士

春秋以来,奴隶制度全面动摇,奴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全面崩溃,诸侯欺侮周天子,卿大夫侵陵诸侯,家臣控制卿大夫,整个奴隶社会清楚有序的等级阶梯轰然倒坍,维系这一等级阶梯的礼制也同时呈现出礼崩乐坏的局面。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使社会成员们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交叉混淆,一部分原先的贵族破落成了平民,一部分平民则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上层社会。这样一种人员的对流,就引起了文化的对流,原先为贵族垄断的所谓“学在官府”的文化知识(其中当然也包括礼仪),因之不断向下层流布,而这种社会文化大对流的汇聚点则在于私学。

圣人孔子是私学的倡导者和兴办者。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学校的大门,只要你能交出十条干肉,就可入学,成为孔门弟子。孔子前后收徒达三千人,得意门徒则有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人中,我们看到,其中有农、有商、有贵族,基本涵括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私学中传授的知识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其中礼、乐是最莺要的内容。学校是当时社会上重要的习礼场所,着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印证了这一点。孟子小的时候,家住在墓地边上,孟子就常常学着挖坑造墓,孟母见了,说:“此地不适合我儿子住。”孟母把家搬到了集市边,孟子又学着生意人的样子吆喝叫卖,孟母又说:“此地也不适合我儿子住。”孟母把家搬到了学校边上,孟子就学着学生们的样子,在地上摆设土块当祭器,并模仿揖让进退的礼仪。孟母于是十分高兴地说:“这才是我儿子住的地方!”从此定居下来。

孟子长大后果然就成了一名精通礼乐的儒学大师。

在孔子之后,墨子、孟子等教育大师,也无不收徒授课,弟子动辄数百人。正是由于私学的兴盛,也正是由于私学收徒不受社会身份等级高低等的限制,就使得以前的“礼不下庶人”

的规定成为一纸具文,礼开始从庙堂之上向草泽底下流布。它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而成为全社会的共有财产,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进而促成了全社会遵礼、守礼、重礼、行礼的良好风尚的养成。

经过孔孟弟子及其他一些儒学大师的努力,到了战国时期,寄托着儒家礼乐王政的政治理想的三部礼学专着:《周礼》、《札记》、《仪礼》成书并面世了。它们不仅记载了周代礼仪制度的一些内容,也成为此后历代统治者制定礼仪制度的基本参照物,由此,它们并被尊为“礼经”。

按照“三礼”的说法,古代礼制的内容被归纳为五大方面:一是用于祭祀的吉礼,二是用于丧葬的凶礼,三是用于军事的军礼,四是用于接待使臣、宾客的宾礼,五是用于朝会、燕飨、册命、乡饮酒礼、婚嫁等方面的嘉礼,此即所谓“五礼”之说。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制定礼仪,编写礼书,也都按照“五礼”的体例进行。它们组成了中国古代礼制的最重要内容。

封建礼制的确立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大对流,礼制逐步向社会各阶层、社会生活各方面全面渗透。

但这一进程在秦始皇时被粗暴地打断。史书上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儒家所倡导的礼乐王政之说被抛在一边。秦王朝短命而亡后,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便面临着法灭礼坏的混乱局面,汉王朝急需整顿社会秩序,重新树立统治者的权威,以稳定。

新生的统治。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单纯采用秦王朝以法治国的统治策略,靠大棒来威吓、镇压,显然是难以奏效的,秦王朝已有前车之鉴。要想长治久安,只有重拾礼治的旗帜,并将它和刑政有效地结合起来,软硬兼施,才能渡过难关。在《汉书·叔孙通传》中,记载了汉初恢复礼治的一段有趣的过程。

汉高祖刘邦,本是丰、沛间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社会地位极其低贱。他的从龙功臣,也多出身于三教九流,基本上都属于社会下层的劳动者。汉王朝建立后,每次朝会群臣,这些不知礼法为何物的粗人,在朝堂上依然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说笑,相互嘲谑;喝醉之后,就更不像话了,有的大呼小叫,有的痛哭狂笑,甚至还有的拔出剑来,乱砍朝堂上的柱子,大殿上乱哄哄的,一点规矩都没有。做了皇帝后的刘邦,很快就感到忍受不了啦,他感觉不到皇帝的脸面何在、尊严何在,于是,他就让儒生叔孙通制定朝仪。公元前2001年,正值长乐新宫建成,刘邦便乘机推出了这套朝仪。在群臣朝贺的那一天,天刚破晓,朝堂两侧已布满了卫士,手持刀枪,旗帜飘扬,气氛庄严而肃穆。礼官引导群臣依官位高低相次进入宫内,文东武西,分列于殿陛两侧。然后刘邦乘辇升殿,左右侍臣高声传报,群臣逐班觐见。慑于这种威严庄重的气氛,所有的人莫不震恐肃敬,没有任何人敢大声喧哗。礼毕赐宴,群臣按班次棒杯上寿,也没有人敢再胡乱多喝,酒斟九遍即罢酒,宴会结束。而对这沉闷乏味的场面,刘邦却十分高兴,他不无得意地宣称:“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了!”

正是由于礼仪制度所特具的对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的重要作用,自汉而后,历代封建统治者莫不重视利用礼仪制度,来稳定社会秩序,强化统治。如汉代宣称:“以孝治天下”;汉宣帝说汉家治国方略是“以霸王道杂之”;董仲舒倡言“三纲五常”;宋明理学宣言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我们看到,随着时间的推延,封建制度的日趋腐败和没落,封建统治者对于礼仪制度愈趋重视并不断强化,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使礼仪制度一直伴随着封建制度的始终。

封建礼制的特点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礼仪制度演变过程中,它呈现出这么几个特点:

其一,封建礼仪制度越来越趋向正规化和制度化。从秦汉时期直到清朝灭亡,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使礼乐程式正规化,都设置有专门管理礼乐的行政机关。在各代中央政府机构中,基本上都设有掌管祭祀礼仪的太常、掌管赞相礼仪的光禄勋、掌管外事礼仪的大鸿胪,它们构成了封建国家主要的礼乐行政业务机关。隋唐以后所设立的尚书六部中的礼部,也是这类性质的机构,只不过它的地位更高,工作范围更广,除统领全国的礼乐行政工作之外,还主管文教方面的工作。另外,由于礼乐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程式又很复杂,所以在中央其他政府机构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机构中,也都设有相应的机构和专门负责礼乐工作的专职人员。此外,封建国家还利用国家监察机关来监督礼乐工作的执行。这些情况表明了礼乐工作已成为封建国家的一项经常性的要政。

其二,礼乐程式更为烦琐、内容更为芜杂。打开历代记录典章制度的志书,其所占分量最重的必然是礼志,这已成为封建史书的一大特点。至于其仪式的烦琐,我们可用清代乾隆皇帝所举行的一次郊天礼为例。清代祭天的仪式在天坛举行,天坛的圜丘分为三层,下层正位祀昊天上帝,两旁列有陪祀的祖考;上面两层列有各种从祀的神祗。按照各神祗的地位尊卑,分别安放数量不同的祭品、祭器。这一切工作准备好之后,皇帝动用最高规格的仪仗,即由上万人组成的大驾卤簿,在祭祀正日的前一天到达天坛。皇帝亲自检查圜丘的神位,侍从官员分头检查祭品和祭祀用的牲畜,一切停当之后,进驻斋宫,素食沐浴。到正日祭祀时,皇帝和所有的从祭人员都要穿上规定的祭服,赴坛盥洗、上香、奠玉帛、行三献礼、奏乐舞、饮福酒、受胙肉,最后焚柴告天,然后礼成。

其三,礼乐内容更趋消极。随着封建专制政体的不断加强,对突出并维护皇帝独尊地位的礼仪内容历代都续有增加,规定也越来越趋繁细,以显示皇帝的绝对权威。统治阶级内部的其它各等级,所享有的权利和待遇划分得也更为明确,轻易不得逾越,否则就是“僭越”,就是“犯上作乱”,是要“杀无赦”的。就以服装的颜色来说,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哪怕你是皇帝的亲弟弟都不行。如清朝灭亡后,溥仪的弟弟溥杰衣袖里用了明黄色,就遭到了已“逊位”多年的溥仪的厉声斥责;又如奴仆贱役规定着黑衫青衣,由此这种服色就成了奴婢的代名词。西晋亡国皇帝晋怀帝做了俘虏后,被勒令青衣行酒,就被晋人视之为一件难以启齿的极大的羞辱。礼仪制度的渐趋消极,不仅体现在它被刻意用来维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还在于它给了特权阶层以极大的便利而百般歧视普通人民的权利。如家庭中的婆媳关系,早期的礼制对婆媳双方都有所约束,所谓“姑慈而从,妇听而婉”,要求婆婆慈仁,媳妇恭顺,但到了东汉时班昭所作的《女诫》中,就片面地提出了“曲从”的主张,意即婆婆即使错了,媳妇也只能顺从,不可分辨什么是非曲直。所以,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那位无辜的媳妇刘兰芝,再怎么知礼、能干,只因蛮横无理的婆婆小不满意,便不得不被休弃,最终自尽而死。封建礼法中的这种不合理性,时代愈后就愈益严重,愈益背离人性,愈益剥夺幼者、卑者的权利,带给普通人民更多的迫害和灾难。

最后,由于历代统治者对礼制的重视和大力推行,礼制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度更深更广。

自春秋时礼学下移之后,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也接触到礼仪,礼也成了他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标准。同时,广大人民也从各个方面丰富了礼的内容,使之具有了不少的积极因素。

在封建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接受礼的约束,依礼行事,在家庭中有父子之礼、兄弟之礼、夫妇之礼、婆媳之礼,在社会交往中有朋友之礼、师生之礼、尊老之礼、邻里之礼;饮食有饮食之礼;服饰有服饰之礼;居处有居处之礼;乘车有乘车之礼;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有冠礼、婚礼、丧礼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君臣之礼、朝觐之礼等;国家的各项典章制度也各有各的礼。

可以这么说,礼无所不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到处都可以看到礼的踪影。从这个意义上说,称中国为“礼义之邦”,绝非什么夸大之词。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今天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古代的礼制,虽然有不少消极的内容,但也有不少积极的东西,这些积极的因素,是我们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科学地加以利用,相信这必将会对提高我们民族的文明程度,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起到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