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诗歌
16130700000012

第12章 古代诗歌(12)

袁枚(1716~1797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他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灵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而不应该宗唐宗宋。它反对专求神韵,认为会流于纤弱;也反对格调说窒息性灵,又提出要用孔子的“兴观群怨”

代替格调说的“温柔敦厚”。袁枚的这些主张显然继承、发展了明代公安派的观点。在创作上,他的成就也高于公安派。他的作品感情奔放,笔调活泼,清新隽永,流转自如,试看《春日杂诗》:

“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山中春云如我懒,日高犹宿翠微巅。”但他所说的性灵,实质上是封建文人的闲情逸致,他同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一样忽视了对现实的反映。所以他的诗多属身边琐事的咏叹和对风花雪月的吟咏,缺少社会内容,也有不少率意之作,境界趣味不高,流为轻滑。与袁枚齐名的赵翼(1727~1814年),是一位学问博洽,识见高超的史学家,他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诗史,遂得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结论。所作长于议论而不乏理趣。他奉调至云南参加对缅甸战争时写的五绝《澜沧江》:

“绝壁积铁黑,路作之字折。下有百丈洪,怒喷雪花热。”语言精警,意象奇险,声情俱美。蒋士铨(1725~1785年),推崇袁枚的“性灵”说,诗作却受黄庭坚影响,讲究骨力,风格沉雄。

在乾隆诗坛上,成就较高的诗人还有郑燮、黄景仁。郑燮(1693~1765年),工书善画,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古体诗鞭挞贪官污吏的残酷,同情人民的悲惨遭遇,语言朴素,描写深刻,富于现实主义精神。近体诗清新流畅,自由洒脱,含意深厚,其中一些题画诗尤见特色。例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黄景仁(1749~1783年),终生贫困,34岁即病故。诗以写个人的凄凉身世之感为主,抒情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他善用白描,语言清切。其七律《都门秋思》云: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前人评其诗“如咽露秋虫,舞风病鹤”。郑、黄之诗可谓“盛世哀音”。此外,桐城姚鼐(1732~1815年)作为古文家亦工诗,七律格高调响,古体则能融人散文笔法,气势开阔。广东的黎简(1748~1799年)和宋湘(1756~1826年)也都主张抒写真性情。

宋诗自然磊落,能以古诗人律,风调酣畅;黎诗幽深曲折,奇峭警拔,诗中有画。四川的张问陶(1764~1814年)异军突起,其诗学观点与创作风格接近袁枚,规模才气却不及袁,而刻意锻炼则超过。他的诗意境空灵清警,近体尤工。例如《阳湖道中》:“风回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写江南春景,色彩明丽,生机勃勃。

乾隆至嘉庆年间的舒位(1765~1816年)、孙原湘(1760~1829年)、王昙(1759~1816年)被并称为“三君”。他们继承了“乾隆三大家”的创新精神,但更注重学问功底,风格也更趋于拗涩诡异。

其中,舒位尤才力纵横,擅长歌行,博丽奇崛。此外,还有吴锡麒(1746~1818年),其诗格调秀雅,词采妍丽。洪亮吉(1746~1809年),气势奔放。他被遣戍伊犁途中描写天山和翰海的长篇短制,都新奇瑰丽,令人神往。

从以上简概的勾勒不难看出,清初到乾嘉时期的诗坛,有大家、名家,有各种不同的诗歌理论、诗歌流派和艺术风格,或同时并立,或前后相继,互较短长,争奇斗巧,可谓奇姿异态,色彩纷呈。

从比较全面地学习和继承唐诗和宋诗这个角度来看,已显现出超明越元、抗衡唐宋而又融合唐宋的新局面。

清初到清中叶诗歌在表现人的思想解放方面,同明代诗歌相比,思想锋芒有所消退、减弱,但艺术魅力却大大加强了。从吴伟业的长诗《圆圆曲》

可见一斑。这首诗把吴三桂和陈圆圆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合写得那么美丽动人,尤其令人惊异的是,诗人竟然敢于讴歌吴三桂对爱情的忠贞、扞卫爱情的勇敢、为爱情而不顾一切的气概,表现出对封建道德与传统观念的冲击与突破。章培恒先生深刻地指出:“此诗所显示的,是对于个体的人——无论其为卑微的妓女抑或逆子叛臣——的命运的深切关心,而这也就是此诗能够深切打动读者的根本原因。如从思想渊源说,具有上述特点的《圆圆曲》

自是晚明那场增强个人意识的思想运动的产物;如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那么,这种内容上承萨都剌的《杨妃病齿图》,下与五四文学具有若干相通之处。”(《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序》)然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清初到清中叶诗歌的复兴,实质上不过是一种回光返照。

从鼎革之乱、家国之痛,到局势稳定、盛世降临后统治者的思想专制和森严文网,使清代的士子文人普遍具有一种屈从现实的难堪之感,一种想与现实保持距离或超脱现实的心态,使他们向往着回归古代寻找古典式的个人情趣以获得精神寄托。这种带有普遍性的士人心态反映在诗歌的理论和创僬上,就是复古多而创新少。作为正统文学的清诗毕竟仍然倚据古典传统和前人的框架,因而不可能进一步深化自的时代感受。从总体上说,它最多停留在古代的水平上。清诗直到清代中叶,也还没有能如唐诗和宋诗那样形成鲜明而又独特的时代特色。这正是处于衰落的历史时期的文学的必然症候。

宋初诗人对唐诗的沿袭和革新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兵变,取得政权,建立宋王朝,结束了晚唐五代割据分裂局面,恢复了中国的统一。

宋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仅次于唐的又一个高峰。它在继承唐诗的基础上把唐诗没有开拓的余地加以发展,而且具备了不同的风格特色。

北宋诗,是宋诗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初、中、后3个时期。

初期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到宋仁宗天圣八年欧阳修中进土之时(960~1030年),大约70年。这是宋诗的沿袭期。

宋代开国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遗风,来不及积极地创造发展。这时,诗坛上有3个流派,称为宋初“三体”。一是“自体”,以王禹僻为代表,有徐铉;李防等人。他们学白居易诗的浅易风格,又承袭元稹、白居易诸人次韵唱酬的习气。其中王禹僻(951~1001年)的成就最高。他出身贫寒,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他不仅学白居易,还学杜甫。其诗敢于面对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表现对国事的忧虑。他有的长篇诗歌叙写自己的遭遇和怀抱,畅所欲言,挥洒自如,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先声。有的写景抒情诗如《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语言精练,写景生动,意境清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白体诗派常见的内容浅薄、语言浅俗的毛病,给宋诗带来了新的气息。其二是“晚唐体”。这一派诗人主要是一些在野的山林隐士、下层文人和僧人。代表人物有林逋、魏野、潘阆和“九僧”。他们以学习贾岛、姚合为主,尚苦吟,重工巧,喜白描,忌典故,诗境狭小,风格或平淡高远,或闲逸孤峭,或清苦深细。多采用五言律绝描写山水景物,表现隐逸情趣。其中,林逋(967~1028年)影响较大。他一生未娶未仕,隐居杭州西湖上的孤山,以赏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山水诗《宿洞霄宫》中的“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可见其清逸幽远。他以咏梅着称。《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曲尽梅花的姿态和神韵,广为传诵。总的来看,晚唐体虽然细碎小巧,但似乎也预示了宋诗精细化的倾向。其三是“西昆体”,因杨亿编辑《西昆酬唱集》书而得名。这一派的形成是在白体诗之后,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他们是宫廷的文学侍臣,有较深厚的文化学识,对曾流行于官场的白体诗的浅陋平俗不满,故而学李商隐,想用李商隐雅丽密致的诗风予以矫正。他们有少数咏史诗,有感而发,借古讽今,富有现实意义,但绝大多数是歌咏宫廷生活、表现男女情爱或咏物之作,内容浮薄,远离现实。在艺术上,他们矫枉过正,卖弄学识,过分在词藻、声律、典故上用功夫,因此创作成就有限,甚至产生了一些流弊。但他们在重视诗人主观的学识修养、重视作品的文化品位等方面,却显示了以才学为诗的宋代诗风的端倪,所以后来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诗风变革,对于杨、钱等人的才学和诗歌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北宋诗的中期,从宋仁宗天圣八年欧阳修中进士起,到神宗熙宁五年欧阳修去世止(1030~1072年),凡40余年。这是北宋诗歌革除旧习,开创新风的革新时期。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以其诗歌理论和丰富的创作实践,在确立新的诗歌观念和开辟宋诗独特境界方面,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梅尧臣(1002~1062年),字圣俞。他强调发扬《诗经》、《离骚》的优良传统,注重诗歌的形象性和意境的含蓄性,主张“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还追求“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并把“平淡”作为诗歌的最高艺术境界。他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了这些艺术主张。他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不少作品生动真实地描绘出农村的荒凉景象和农民的贫苦生活,表现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对残暴官吏的愤恨。如《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简辣、深刻地揭示了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他还有不少写景抒情诗,善于在常人不经意处捕捉诗意,创造出清奇的意象,风格或闲远平淡,或古硬质朴。例如《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对景物观察细致,体验深刻,显示出在平淡中见精微的特色。梅尧臣对宋诗的发展起着开辟道路的作用,后人称他是一代宋诗的开山祖师。苏舜钦(1008~1048年),字子美,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他认为诗歌应“警时鼓众”,“致于用而已”。他“发其愤懑于歌诗”,写了许多指陈时弊、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比梅诗更大胆直率、痛快淋漓。在宋代诗人中,他是较早地关心宋辽战争、抒写杀敌报国英雄抱负的一位诗人。他的写景抒情小诗大多感情强烈,想象奇特,笔力雄健,色彩鲜明,意境开阔,与梅诗大异其趣。如《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欧阳修评苏梅二家诗云:

“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清人叶燮说:“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但苏诗往往失之粗糙,梅诗常常流于枯瘠。

在宋代的诗歌革新运动中,苏梅是前驱者,而将这个运动引向胜利的是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年),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名重一时的文坛领袖。他倡导古文运动,并将古文运动的精神贯穿到诗歌的革新之中。他认为变革诗风的目的在于恢复风雅古道,使诗歌密切联系现实,切于实用。他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强调生活阅历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他作诗追求格调高而命意深,以渊博的学问和高超的识见去纠正晚唐五代以来的浅薄和卑俗。他的诗内容充实,思想性强,或批评时政,谴责朝廷对辽国屈辱求和,抨击赋敛、兼饼、力役之弊;或指斥小人当道;或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或慨叹人生世态。他还用诗歌评骘人物、品藻诗画。他的诗同时受到李白、韩愈的影响,具有多样的风格,因题材和体制而异。近体仍属唐格,工整流畅,平易自然,多情景交融之作,很少议论用事。例如七律名篇《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此诗起势突兀,尾联翻进一层,通篇文字平易,却语有曲折,意有顿挫,气脉流畅,既富诗情,又蕴哲理。由于他是古文家,又有高深的学问,在古体诗中更多地“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在诗中运用古文章法句法,讲究顿挫转折,虚实正反,有时几乎通篇散行,句型长短错落,参差跌宕,甚至直接运用散文常用的语气助词、介词和结构助语等,用韵多变,随情感变化而调整韵脚,换韵讲究平仄互换,以助抑扬顿挫之美。这种散文化、议论化与韩愈一脉相承,却以平易清畅代替韩愈的生僻险怪,比韩诗更多一唱三叹、流动潇洒的韵致。这是欧阳修学韩而高于韩之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飞盖桥玩月》、《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等篇,都是体现欧诗散文美之作。总之,欧阳修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开拓了诗歌艺术的新领域。而他对宋诗的最大贡献,则是创造了一种表情达意畅快明白、有别于唐诗而具有自己时代特色的诗歌语言风格。虽然欧阳修有的诗也写得过于散漫,说理过多,缺乏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三人的创作实绩,奠定了宋诗的崭新风格和繁荣的基础。

苏轼开拓宋诗新境界的功绩

北宋诗歌发展的后期,从宋神宗熙宁五年欧阳修去世,到宋钦宗靖康元年北宋灭亡(1072~1126年),凡50余年,是北宋诗歌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也是一代宋诗风格成熟的鼎盛阶段。

在欧阳修去世前,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名家先后在诗坛崛起,成为领袖人物,是他们把欧、梅等开始的宋涛新风推向前进。其中,年岁稍长的王安石(1021~1086年)是介于中期与后期之间的重要诗人。他又是杰出的政治革新家和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今存诗1500多首,前后两期以退居江宁为界,在诗风上有很大差别。前期学习杜甫关心政治时事、同情人民疾苦的写实精神,创作了许多政治诗和咏史诗,突出地代表了宋诗政治色彩浓厚的倾向,也为宋人写作关注现实、讽喻政治的诗歌作了示范。除《明妃曲》等少数作品写得感情深沉诗味浓郁外,多数作品以议论为主,缺乏形象和诗味,明显地表现出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

后期因革新失败,退居金陵,放情山水,主要创作写景抒情诗,在艺术上走上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的道路,注重艺术锤炼,炼字炼句,讲究对仗、用典、声律,构思新巧,形象鲜明,追求意境清远、圆熟自然的风格,名篇佳作迭出,在宋人绝句中首屈一指,被南宋人严羽称为“王荆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