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体育
161309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体育(3)

“下腰”就是“桥”,是现代技巧,舞蹈、杂技的基本功,在古代的舞蹈、柔术表演中是常见的。汉代的所谓五大名舞之一就是“下腰舞”。还有一种舞是挥袖与下腰相结合的“翘袖折腰舞。”潘自牧《记纂渊海》中记载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就会此舞。在西汉墓中出土的陶俑和唐代敦煌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在乐人伴奏下的“下腰”场面。明代彭大翼的《山堂肆考》所载“羊侃妾孙剂玉,能反腰贴地,衔得席上玉簪”。明人王圻的《三才图会》中有杂技折腰的绘画,可见古代的柔功是具有一定水平的。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描写了长安城盛大百戏汇演中,提到“冲狭燕濯”。何谓“冲狭”?张锐注曰:“狭,以草为环,插刀四边,使人跃入其中,胸突刀上。这与现代杂技的“钻圈”相似,是较惊险的动作。所谓“燕濯”,唐人李善注云:“以盘水置前,坐其后,踊身张手跳前,复却坐,如燕之浴也。”这实际上是反复翻筋斗动作,就像燕子掠水一样,表现了身体的灵巧性。

《晋书·乐志》记载,晋成帝成康七年,散骑侍郎顾臻上表曰:“……末世之伎,设礼外之观,逆行连倒……足以蹋天,头以履地,反天地之至顺。”建议加以禁止。这里所说的“逆行连倒”就是现在的后手翻。

空翻也称“筋斗”,是古代杂技戏曲中常出现的动作。最早有空翻史料的是云南沧源地区原始社会时期的岩画中,表明空翻的历史是久远的。汉代角羝百戏表演中,也有不少筋斗。《教坊记》中说:“汉武帝时,一小儿筋斗绝伦。”并且出现了连续空翻,“燕濯”就是一例。随着宋元时期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筋斗”也走上了戏台。戏曲界有句行话:“京剧里的筋斗,杂技中的顶。”说明了筋斗在戏曲舞台上的重要性。

《北京民间风俗百画》中有一幅图是描写一个艺人手端盛米的簸箕自高案上翻下的情景,其说明中云:“此中国攒香簸米之图也,其技艺以打斤(筋)斗为是,用簸箕内盛米,盛香,盛茶盅数枚,挨次端之,站于桌上,打斤(筋)斗自上翻下,内盛之物一粒不能洒地,其技可嘉。”从图上看,艺人做的可能是前空翻,落地态度从容,满脸带笑,技巧是很熟练的,还有一图,文字解说曰:“此中国跟(筋)斗之图也。用桌一张,上放板凳二条,又用板凳一条仰合上面,将头放在板凳腿上,双脚亦放在板凳腿上,翻身绕过,名为翻七寸子,此绝技也。”这一动作需高度的协调能力方能完成。侧手翻向外转体90°接空翻,在清代称“虎跳”,《清稗类钞》中记载一艺人的表演:“忽作虎跳,忽翻筋斗,起落如蜢跃。”寥寥几笔,勾画了“虎跳”、“筋斗”的生动形象。

原东北大学图书馆所藏《狩野本》和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信西古乐图》

中,有集体造型动作。有柳肩倒立,即一人在另一人肩上倒立;有柳格倒立;还有三童重立,即中阔人站在下面人脚上再头顶一人,上面人做倒立动作;四人重立等多人造型。《全唐文纪事》上记载,表演者“或以画竿接胫,高五尺;或以踏肩踏顼至三四重,既而翻身掷倒至绳上,还往曾无蹉跌”。

一个人肩上站三四人在绳上走,上面人做空翻至绳上,这种集体造型的表演水平相当高了。

我国古代的技巧运动,绚烂多彩,千姿百态。它是广大人民对美的强烈追求的表现。我们祖先懂得劳动与娱乐的辩证关系,因而,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娱乐体育就逐渐发展起来了,技巧运动就是娱乐体育的一个部分。

八段锦

八段锦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健身方法。曾懂辑的《道枢》和灵剑子的《子午引导记》都有记载。清光绪初,无名氏改编为:一、两手托天理三焦;二、左右开弓似射雕;三、调理脾胃须臂举;四、五劳七伤往后瞧;五、摇头摆尾去心火;六、背后七颠百病消;七、攒拳怒目增气力;八、两手攀足固肾腰。见梁世昌《易筋经图说》附录。

滑冰小史

公元1230年,宋朝皇帝“幸后苑观花,作冰嬉”(见《宋史·礼志》)到了元朝,冰上括动开展得更加广泛,在《帝京岁时记胜》中描写了人们在封冻的江河上滑冰的情景。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已把滑冰当作一种军事训练手段,成立了“技勇冰鞋营”兵种。清朝野史还介绍了当时使用的冰刀:“以铁条嵌于鞋底,作势一奔迅如飞羽”。清中、后期,还曾把滑冰改变为供观赏的娱乐活动,每到冬季还挑选能手1000余人作各种项目的滑冰表演。鸦片战争后,外国冰刀及滑冰方法传入我国。

解放前,有条件滑冰的人很少,更没有举行过全国性的比赛。据史料记载,只是在北京、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等搞过地区性比赛,参加者只是一些学生。1943年2月,在解放区延安曾举行过一次冰上运动会,项目有男、女100米和各项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北方的滑冰活动得到迅速普及。1957年我国开始参加世界滑冰锦标赛,取得男子500米第二名,1963年王金玉和罗致焕打破了世界男子全能记录,罗致焕还夺得了1500米冠军,王淑媛取得女子1000米第二名。

龙舟竞渡何时有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闻千雷。”这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一首叙述龙舟竞渡的诗。

1982年商务印书馆编纂出版的《辞源》释“龙舟”“民间端午竞渡之舟,船饰龙形,故称龙舟。”古代传说五月五日地方竞渡时也并非都用有龙饰的龙船。可见龙舟并非只是用来竞渡。竞渡并非一定得用龙舟。

龙舟竞渡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中期,即《全唐诗》中张建封所作的《竞渡歌》里。文中虽找不到完整的“龙舟竞渡”字样,但用“两龙”来竞渡,显然是指龙舟竞渡了。

龙舟竞渡这一名词在唐代出现是因为在此之前,龙舟只能由皇家使用,老百姓是无权乘坐的。在唐初开明政治的情势下,正是汨罗江一带的人们首先将龙舟与原有的竞渡活动结合起来,在端午日举行龙舟竞渡,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从这一点出发,说龙舟竞渡源自汨罗江,并非臆断。

端午节龙舟竞渡,相传是为纪念公元前278年投江殉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遗俗。但这仅是传说,实际上龙舟竞渡并非屈原死后才开始盛行。

据《穆天子传》记载,西周穆王时便有端午龙舟之俗。而在远古时代,华夏族祖先以龙为图腾,端午节便是古代华夏族人祭祀龙的节日。我国现代爱国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先生曾找了101条古籍记载,发现吃粽子和划龙舟均与龙有关,于是他联系《说苑》和《国策》中有关吴越百姓“断发纹身,以似龙子”的记载,进而推论出端午节原是吴越人民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据西汉《越绝书》记载表明,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越国消灭吴国的纪念日,并开展龙舟竞渡。诚如《江西志书》云:“……夜龙舟之戏,四面多垂小灯,竞渡如白日。”而在隋朝杜召卿所着的《玉烛宝典》中,则指出端午节龙舟竞渡纯系一种娱乐性节日活动。该书云:南北朝时北方过端午节龙舟竞渡,“在此罕有楫拯屈原之事”。

龙舟竞渡作为一项既能娱乐强身,又能弘扬爱国精神的水上体育活动,几千年来一直为百姓所喜闻乐见。

龙舟竞渡趣谈

晋太康二年,汲县人盗掘魏襄王墓时得竹简《穆天子传》,卷五上有“天子乘鸟舟龙浮于大沼”的句子。该简约成于战国中期。此后“龙舟”便经常出现于各个时期的典籍中。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卒败夫差而称霸,越国水军使用的战舰,据说就是龙舟的前身。后来的龙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像龙的大型游船,一类才是竞渡使用的轻便龙舟。隋炀帝下扬州乘坐的龙舟,用几十名“殿脚女”拉纤,船上飞阁流丹,穷极奢丽。宋代的龙舟更胜一筹。当时有一种雍容华贵的大型指挥船,船上建楼三座,扶梯上下,飞桥相接,船侧有巨桨6只,4人合划一桨;尤妙的是,有些龙舟除去领船和舵手以外,划桨者竟是清一色的年轻女子,彩衣映日,仪态万方。

现代的龙舟大都船身狭长,前有龙头,后翘龙尾,侧绘尤鳞,划行甚速。据闻闽浙的龙舟,以前都以几种动物作为“护神”,如福州一带便将猴神雕在船头。因为龙舟比赛十分激烈,翻船落水的情况层出不穷,请“神”

护船,无疑是为了祈福消灾。舟上编制十分严格,桨手以外,还须公推出领船1人,舵手1人,另有2人坐在船中,一个司锣。一个司鼓。闽浙各乡,平时对龙舟爱护备至。节日前夕,从建在龙王庙外的船棚中取出龙舟,扫净尘土,有时还要重新上漆,以迎夺标之战。

龙舟以外还有凤舟,这是一种像风的楼船。有别于龙舟者,是船体除彩绘以外,还装有两只巨大的凤翼,羽色斑斓,可以舒合升降。民俗以龙凤合壁为吉祥之象,凤船参赛,更显得喜气十足,为节日增色不少。

竞渡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踏百草,竞渡。”

可见典籍里的“竞渡”比“龙舟”一词出现得晚。

龙舟竞渡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夺标大赛。江上百舸争流,夹岸观者如云,船中金鼓助阵,声震云天。传统风俗,当赛程过半时,桨手便将鲜桃和糯米抛向江中。所祭之神有两说、有说祭屈原者,有说祭曹娥者。

竞渡当然是力的较量,但有时也要出奇制胜。争先之法有两种,或桨手先作速划,随后突然提桨减轻阻力,如此一提一放,圆转如飞,舟驰似箭:

或当两舟并驾齐驱时、一舟逐渐偃旗息鼓,趁对手麻痹时突然加速。过去的竞渡因缺少组织,传统的陋习加上乡民的愚昧,致使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龙舟竞渡活动,过去于每年的上元(正月十五)、上巳(三月三)、孟夏(夏四月)、重九(九月初九)亦必有之,场面竟不在端午之下。有不少地方的龙舟节多以水嬉为主,以技取胜,其旨不在夺标。如粤桂一带便在竞渡中掺入舞蹈,船员分为两部,桨手以外,另有一排白衣人站在舟中,手执白旗,袖带甚宽。龙舟飞驶时,但见旗随桨动,长袖齐挥,飘然有凌波之态,谓之“郎当舞”。

古代有许多皇帝喜看龙舟竞赛,史载南唐李后主励精图治,曾在竞渡时摆驾江边,以挑选健儿充实水军。宋徽宗崇宁年间,曾开放开封金明池“与民同乐”。参赛的龙舟上百戏杂陈,或立高竿,或架秋千,或于两舟间拴一缆索,健儿凌波往来,如履平地;更有于龙舟上叠罗汉者,三名壮汉踩肩而上,中间一人执旗而舞,最上者举一飞轮,尽管舟行如飞,“罗汉”却能几立不摇,且频频表演各种花样。明朝的天启皇帝嗜观龙舟竞赛,当比赛白热化时,竞高兴得亲自击鼓助威。

古代的田猎

原始社会,田猎是我国原始人的必不可少的谋生手段,阶级社会,田猎主要是作为一种娱乐和健身活动开展。并成为统治者练兵习武的手段。

古代的田猎主要有三种形式,步猎、车猎和马猎。原始社会主要是步猎,春秋战国时期车猎成为主要的田猎形式,这是由于当时车战是主要的战斗方式,统治者利用车猎演习中战的射、御。骑射兴起后,马猎又取代车猎成为主要的田猎方式。

古代举重活动

大力士和举重在中国古代已有之。但开始用于军事,不是用于比赛,也不用杠铃。据《左传》记载,在一次鲁国军队和僵阳(今山东枣庄南)人作战中,僵阳人大开城门,放进了鲁国军队,而后放下了城门后的“千斤闸”,想要关起门来消灭鲁军,孔子父亲叔梁讫双手托起了千斤闸,救出了鲁国军队。据说孔夫子也是个大力士,他能双手举起城门后的顶门杠。

汉代“百戏”中有“乌获扛鼎”,是举重入了杂技项目。将军甘廷寿上阵能用手投十二斤重的石头砸敌人,也算力气不小。

唐代武则天创武举,关于举重的考试叫“翘关”,是要举起一根长十七尺、直径二寸半的棍子,举起十次算合格。但要求有一只手离棍子的一端不超过一尺,这是一种特别的举重方法,隋唐时期举重于此可见一斑。

除此,唐代宗时有“力能卷铁舒钩”的梁义,唐禧宗时有能身背一船,船上坐上二人,还能背着跳舞的王排优,这是属于硬气功一类的大力士了。

五代时有手使一杆别人举都举不起来,而唯独他能动转如飞的铁枪王彦章,人送绰号“王铁枪”。明初,江苏太仓欧千斤有神力,“既老,尝乘马,遇桥,不进,臂挟马趋过”(《太仓州志》)。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期,还出现力举几百斤重的石狮子的僮族太平军战士覃贵福。他并且能将石狮置于膝盖上,因而中过太平天国的“武状元”。

以上只是挂一漏万地介绍我国古代的一些“大力士”和他们的举重活动。

拔河拾趣

你是否知道,在我国古代,正月元宵前后,要举行一种“牵钩”的游戏——拔河运动。

早在春秋战国时,楚国为了攻打吴国,曾使用了一种一端带有钩子的拖绳,用来拖拉敌人的战车和战船。平时,即用此绳来训练士兵“退则钩之,进者牵之”。这种“牵钩”的军事训练,即是拔河运动的最早形式。

到了唐代,拔河运动进入了兴盛时期。大绳中立大旗为界,震声叫噪,使相牵引,以隙者为胜,就者为输。

神龙年间,唐中宗命其侍臣,在宫内梨园毯场,举行过一次。御前拔河比赛。其一方为七宰相二驸马组成,另一方由三宰相五将军组成,比赛之中,有二老臣扑倒在地,竟气喘吁吁半天不能直立于地,引得中宗大笑不已。

唐玄宗喜欢拔河,他举办的拔河比赛,据称挽者至于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惊。为此,进士薛胜,曾写了一篇《拔河赋》,来描述热闹的拔河竞赛盛况。

民间的拔河活动则更为普遍。据记载,在襄阳(今南阳)一带,常常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举行正式的拔河比赛。古时拔河所用器材都很简单。据《封氏闻见记》说最初用的是蔑绳,后改为大麻绳。在唐代这种麻绳长四五十丈,大绳两边各系着小绳索数百条,供拔河者手挽。

游泳史话

游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一项体育活动。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邶风·谷风》中就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的记载,游泳的词源即此。可见,在距今3000多年周代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游泳的技能。

游泳是怎样产生的?古人已经认识到,它是出于劳动与生活的需要。

《庄子·秋水篇》说:“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宋人苏东坡认为,南方人之所以会游泳,是因为“日与水居”,“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最终掌握了游泳的规律,“得于水之道”(《日喻》)。同时,游泳还是一种军事技能。古代兵书《六韬》中就把“越深水,渡江河”列为“奇技”。

由于游泳技能有着广泛的用途,游泳活动就不断地得到发展。汉代古籍《淮南子》中已有了关于游泳姿势的记载:“游者以足厥(蹬),以手柿(划)。”汉魏时已有端午节举行游泳比赛的习俗。唐宋时,每年端午节在钱塘江举行规模很大的游泳比赛,“善泅之徒,竞作弄潮之戏。”

唐代有个跳水家曹赞,能在水中“回旋出没变化千状”。他可以在“百尺桩上解衣服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精于象棋,也爱好游泳,每到暑天,就和象棋能手周子善去溪水游泳,并“于水面以意为枰,行弈决胜负,愈久愈乐,忘日早暮。”至于古代小说中描写的许多游泳高手,大多数也不是神话。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观潮”一节中写道:“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纹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投于鲸渡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这说明,当地群众也有较高的踩水本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