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人类是先有文字,后有书法艺术。中国汉字最早的是带有原始性的象形文字。
随而从之,书法艺术则以殷墟甲骨文为渊源。甲骨文已呈现出字的形体美、结构美和章法美。
19世纪末,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商故址中发现了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许多文字。一开始农民以为是“龙骨”,就拿到中药店去卖。后来越挖越多,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经过研究和考证,才知道是商代用于占卜用的兽甲骨,上面的文字是记录占卜内容的卜辞,可以看成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称之为甲骨文。
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刻写的,极少数只写不刻。当时所用的书写工具,除了刀以外,还有类似笔的工具。从甲骨文书法来看,刀刻的大多瘦劲挺拔,以文折笔为主;笔写的以圆笔为多,显得雄浑肥壮。
早期甲骨文大小错落,章法自然随便。后期甲骨文字体则趋向大小均匀,排行整齐,已具有一定的修饰美,成为萌芽时期的书法艺术。
殷墟经过多次发掘,先后出土达10万余片甲骨文,单字已达4600字左右,其中已辩识出1700字,不仅有独体字,而且还有合体字、形声字。随着甲骨文的不断研究与辩识,其书法艺术价值也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
钟鼎文
钟鼎文是指青铜器上的铭文。青铜器主要有礼器和乐器。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所以把钟鼎作为铜器的代称,铜器上的铭文也称作钟鼎文。又因为古时曾把铜称作金,所以也叫金文。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便逐渐进入青铜时代。奴隶主役使奴隶铸造了大量的青铜器。为了记载一些最重要的事情,便在铜器上铸上或刻上铭文。殷商时青铜器上的铭文较少或没有,有铭文的字体则接近甲骨文。西周时铭文字数逐渐增多,初期字体凝重,行笔方整,有竖行而无横行。后来行笔圆匀,结构紧密、平稳,章法纵有行,横有距。书法艺术的用笔、结构和章法也都有初步体现。西周铭文书法以《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为代表。战国后铭文字体,近乎小篆,铭文字数少,其内容也以铸工、督造人、器名为主,很少有西周时期关于征战、祀典、约契等内容的长篇金文。
金文作为先秦古文字的一种,属于篆书系列。它的书法对后来篆、隶、楷、行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内容对于研究青铜时代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石鼓文和籀
在青铜文字发展的同时,石刻文字也开始出现了。石刻文字比金文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它比金文的抽象化因素增加了,比金文的象形图画域素减少了。早期石刻文字的代表是石鼓文。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唐朝初年,在陕西凤翔县发现10个普通圆桌大小的鼓形石头,人们称之为石鼓。每个石鼓周围,刻有一首四言诗。刻石字体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籀文。籀文也叫籀书,是大篆的一种,因着录于《史籀篇》而得名,籀文主要通行于春秋战国时的秦国,经考古学家研究,10个石鼓(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为春秋战国初的秦国文物。诗的内容描述国君游猎,替君王歌功。文字是秦国文字,字体结构繁复重叠,正迈向抽象化的方块字,它比金文规整,用笔也更加圆劲挺拔。历代对石鼓文的书法评价都很高,杜甫、韩愈等有诗篇题咏。
从甲骨文到钟鼎文,又发展到石鼓文,古代汉字书写经历了艰难的实践过程。由象形到抽象,由繁难逐渐趋向简易,终于萌生了书法这门独特的艺术。
“四体书”和“五体书”
字体是指文字的体式。一般指汉字书写的形体,如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有时也习惯以字体分别书法的派别。
如颜真卿的字体称颜体,柳公权的字体称柳体,欧阳询的字体称欧体等。
四体书是指汉字最主要的四种字体,即正(真)、草、隶、篆。正(真)即指楷书、草指草书、隶指隶书、篆指篆书。
另有一种解释,即晋卫恒《四体书势》中称四体为古文、篆、隶、草。
五体书是在四体书之外又加入行书。
称“正、草、隶、篆、行”五大书体。
小篆
小篆是中国古代第一次颁行的统一书写字体。小篆对古文字的简化统一,对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大篆,则是相对小篆而言,广义的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流行各国的古文字。狭义的大篆指籀文,周宣王时的《史籀篇》,就是用大篆书体书写的。
小篆也叫秦篆,在籀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通行于秦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丞相李斯淘汰了各种异体书和繁难的金文,规定以小篆作为全国文字的标准字体。
小篆书法排列方正,横竖成行;字体结构统一定型;字形略长方,注重均衡对称;笔划粗细均一,圆润凝重,平稳舒展。小篆作为通行文字,虽然存在的时间比较短,然而作为书法艺术却为历代书家所珍重,作为一种书体一直保留至今。
秦代小篆留存至今的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到泰山祭天后刻石纪功的碑刻,书字工整,笔划圆健,相传为李斯手书。
隶书
秦篆作为标准字体颁行全国,对于汉字的规范化无疑起了重要作用。虽然小篆比大篆简易很多,但要快捷地书写规整的小篆也不是很容易的。因此,秦代通常书写的并不是很标准的小篆,而是一种体方笔直的草篆。对这种草篆,加以改造,另创隶书的,是程邈。
程邈,安无岑,秦下杜(今陕西长安县境)人,初为县吏,后因罪被关在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想深思十年,下决心简化不易快写的小篆书。他把民间流行的草率方直的篆书进一步简化,把圆转改为方折,以便于书写。他写好改体后的字3000个,奏上朝廷,秦始皇认为很好,就放程邈出狱,封他为御史。因为程邈原是书写公文的“徒隶”一类小吏,这种新字体便被称为“隶书”。秦代的隶书属于小篆简化的过渡书体,这在1975年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得到了证实。为了和以后的隶书相区别,人们把它叫作秦隶。
隶书打破了旧书传统,奠定了向楷书发展的基础,是汉字进化的一个转折点,其意义十分重大。
隶书到了汉代大为流行,人们在使用中改结体为扁平,又增加了笔画的波捺,使字体更加工整,笔势更加美观,形成了汉代隶书的独特风格。后人称之为“汉隶”。汉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上承秦篆的规则,下启魏晋隋唐楷书的风范。汉隶风格多样,笔势生动。
隶书发展到唐代,又呈现出刻板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唐隶”。由于隶书工整精巧,风格俊美,历代都有专攻隶书的书家。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书体,隶书将长存不衰。
汉代隶书存世的碑刻较多,最为着名的有《鲁孝王刻石》(前56年)、《礼器碑》(156年立)、《石门颂》(148年立)、《曹全碑》(185年立)、《张迁碑》(186年立)等。
碑帖
碑帖是把石刻或木刻、砖刻的文字用墨拓下,然后装裱起来的书法艺术作品。
碑帖的概念原先是确指性的,但后来在流传的形式上走向了混名合一。因此,碑帖也通指作为后世学习书法的法书范本。
碑的历史比帖的历史久远得多。我国远在战国时就出现了碑。早期的碑不为刻字而立,秦汉以后立碑才以刻字为主,如记事碑、神道碑、墓志碑、功德碑等。东汉以后碑的形式也逐渐定型,下有碑座,中有竖石,上有碑额。一般在碑额上有题字,刻写碑的名称;中间的长方竖石上,刻写碑的正文内容。随着汉字演变,碑刻的书体也不断变化。如秦碑多用小篆;汉碑多用隶书,少量用篆书;唐碑多用楷书,也有用篆书、隶书、行书的;宋以后以楷书为主,兼用各体。
帖是帛书,后泛指一般笔札,宋代时才出现石刻的帖,也有用梨木刻帖的。把石刻或木刻的帖镶在墙壁上供人欣赏、临摹书法之用,开始于北宋淳化三年(992年)编刻的《淳化阁帖》。宋以后刻帖很多,并逐渐形成“帖学”。人们把历代名家书迹摹勒在石刻板或木刻板上,用墨拓出以广泛流传,称为法帖。
碑刻拓印时,由于拓面大,不便流传,人们便把拓片以每行剪条帖裱,形式同帖相似。这样,碑与帖在流传形式上逐渐混名合一,一般又通称为碑帖了。
楷书
楷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字体,也叫“正书”、“正楷”、“真书”。其形体方正,端庄工整,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由此而得名。楷书产生于汉末,成型于北魏,流行于东晋、南北朝,繁荣于唐代,以后各代久盛不衰,直到现在仍为最主要的书体形式。
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化而来。由于楷书形态丰富,更易变化,随不同书家,更具独特风格,又比隶书书写便捷,所以发展很快,成为书法艺术中最丰富的字体。
魏晋是楷书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曹魏时的钟繇和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是楷书形成过程中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他们继承隶书方正劲美的特点,利用章草快捷的风格,开创了秀美端庄、工整方正的楷书体,是楷书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书法艺术。有唐一朝,书家辈出,楷书也达到鼎盛阶段。这一阶段的楷书,集魏晋南北朝各家楷法为一体,开拓出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新风貌。楷书大家,又各领风骚。初期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四家,后期有颜真卿、柳公权二位大家。他们的楷书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书法爱好者学习楷书的典范。
宋以后,楷书仍有很大的发展,各代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行书
行书是书法艺术中最具实用性的字体。它介于草书、正楷之间,比草书端庄,比正楷活泼。相传行书始创于汉末,但它兴盛于晋代,以后各代久盛不衰。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行书生动活泼、自由快捷,可以灵活多变,所以历代书家都十分重视行书的创新与发展。由此,行书又形成了很多类型。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称为“行楷”,而草法多于楷法的称为“行草”。
历代行书大家层出不穷。东晋王羲之是行书大家第一人。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因此而名垂书史。晋代以后,凡善书者无不工行书,因此行书大家层现迭出,如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兆页等,都为行书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草书
草书是书法艺术中最变化无穷的字体。最初人们为书写便捷而写出草字,后来随着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展成草书艺术。秦末汉初的草隶,便是草书体的开端。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出了章草、今草和狂草等类型。
章草是在草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大约是在汉代隶书定型的同时而出现了章草。章草的特点是保留隶书形迹,每个字独立存在,不相连属。章草名称,有说是因史游写《急就章》而得名;也有说因东汉章帝时允许大臣用草体上奏章而得名。
今草则由章草演变而来。汉末时,张芝把章草发展成上下字笔势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的新草体,称为“今草”。它比章草更灵活多变,字体大小不同,疏密各异。王羲之、智永、孙过庭等都是各有千秋的今草大家。
狂草比今草更奔放,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唐朝时张旭和怀素开创狂草新体,用笔狂放,大气磅礴,似龙腾虎跃,如风卷残云,纵横开合,变幻无穷,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
篆刻
篆刻是书法、绘画和雕刻三结合的艺术,它的特点是以篆书的笔法,雕刻的刀法,绘画的章法,三者综合在印章上,虽只有方寸天地,却是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篆刻以文字造型为核心,依赖于汉字的抽象性,表现文字艺术的美。它与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书法是通过毛笔、墨和纸来体现,而篆刻是通过刀和石来表达。书法落笔即成,而篆刻是用刀来表现笔意,用时又要表现刀的韵趣。
篆刻者必须具有书法的功底,尤其是要能识别篆字,会写篆字,懂得篆法,才能在篆刻时,进行一系列艺术处理,达到篆刻艺术美的境地。
篆刻,又是一种欣赏艺术。因篆刻是文字在印章中的艺术造型,所以,篆刻表现的是线条的抽象美和结构造型的抽象美。如结构的造型,有的像临风的大树;有的像陡峭的山崖;有的像千年的古藤;有的则像人在翩翩起舞,千变万化,都会使人产生联想,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印章,在古代最初仅是一种“信物”
和“权力”的象征,还不属于专门的艺术,但在客观上表现了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制作技巧。到了唐代才由实用转变为一种艺术。此后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来效法,从镌刻官衔、姓名、学号等文句,扩充到具有文学含义的印文,从而使印章成为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印章,在宋元时期又与书法、绘画结合起来,成为书法、绘画作品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明清两代又兴起了篆刻学,把印章的篆刻作为专门的艺术去研究,并出现了许多篆刻流派和艺术大师。
如被称为篆刻流派祖师的文彭、何震之后,出现了“吴门派”、“徽派”、“浙派”
等艺术流派。另外像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都别开生面,自成一派,在印章这个方寸之地,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书法
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又称“书艺”、“书道”。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技巧及美感的表达,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布局(行气、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划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布局要错综复杂,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等。书法以文字为基础,大致可分两种,一是求形体的正确表达,属实用性书法;二是利用其形,加以发挥创造和美化,则为艺术的产品,作为艺术的书法,尤其讲究笔法、气势、笔意,崇尚个性、风貌、墨趣,要求通过线条微妙叠现的变化,传达出美的追求,显现出某种哲理的、精神的涵养。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它与文字同时产生,可上溯到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三千多年前的金文已富有艺术性;秦篆、汉隶,魏碑,晋唐楷、草,宋行,明人小楷等,更是丰富多彩,书法名家灿若繁星,名碑法帖浩如烟海。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珍宝之一,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和喜爱。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历史
在考察书法艺术渊源时,先看看图腾或族徽图案与汉字关系。殷商晚期的一件铜器铭文“玄鸟妇”,表明殷人把鸟图腾形象作为族徽使用。壶的占有者是鸟图腾崇拜氏族的后裔。时至初周,情况有所变化,鸟图腾不再作为族徽而见于铭款,而是演变成图案,成为一种装饰物。这些纹饰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是金文,如毛公鼎、散氏盘等。然而,这些文字出现在器皿的不显眼位置,或底或缘。当时还没有把文字当作审美对象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