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16131600000006

第6章 中国各大姓氏起源及主要人物(3)

至于赵姓名人,属于帝王者有赵武灵王雍、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名臣中有秦宰相赵高、宋宰相赵普等,将帅中有名将赵奢、营平侯赵充国、翊军将军赵云等,学子中有农学家赵过、书画家赵孟兆页等,才女中有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等,近代以来,赵姓名人更多,如作家赵树理、诗人赵朴初、艺术家赵丹、原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等,都是世人熟知的人物。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赵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位。

黄姓

黄姓与赵姓一样,都是尊奉少昊为远祖的中华大姓。据《拾遗记》等书记载,少昊的生母是皇娥,常常白天乘船远游,夜晚挑灯纺织。有次她来到穷桑(今山东曲阜一带),遇到一位自称是白帝之子的俊美少年,两心相悦,便结为百年之好。一年后,生下了少昊。少昊后来做了东夷族部落的首领,去世后,数传至皋陶,在虞舜时任大理之官,其子伯益,娶虞舜小女为妻,生大廉,大廉在夏禹时因父、祖之功被别封于黄(今河南潢川县),建立黄国,子孙世代留居,于是便以黄为姓。

伯益之子大廉所建的黄国在夏代一直遭受排挤和打击,被称为黄夷。入商以后,黄国的境况才略有好转,黄国出身的伊尹还担任了商汤的宰相。到了周代,黄国在淮河上游一带的统治也得到了周王朝的认可,直到公元前648年,黄国才被强大的楚国灭掉。又过了300余年,黄姓中出了位着名人物,即楚公子春申君黄歇。他官至楚相,封春申君,封地初在黄国故地淮北12县,后移至今江苏苏州一带。因此,黄姓又得以在东吴地区发展。今长江下游有条支流叫黄浦江,又称申江,上海简称申,这些名称的来源都与当年的春申君黄歇有关。

黄姓在黄歇以后便发展传播开来。秦汉时,黄姓有淮阳、江夏、山越三支,其后又分为临江、淮南、汝南、南阳、零陵、巴西、沔阳、新安、金华、邵武、固始、信州、盱江等支,约在明清以后迁往东南亚等地。此外,在壮、土家、回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黄姓人。

黄姓历史悠久,名贤众多。如战国时期的黄歇、汉代的黄霸、三国的黄盖、唐代的黄巢、宋代的黄庭坚、元代的黄道婆、清初的黄宗羲、清末的黄遵宪等等,都是黄姓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如今,黄姓是我国第8大姓。

周姓

周姓作为当今中华民族的第9大姓,支派众多,来源不一,根据某些谱籍统计,周姓大致有以下10个来源:

1.出自黄帝时将领周昌之后(《姓氏考略》)。

2.出自商代太史周任之后(见《逸周书》及《河图运录法》)。

3.出自周朝王室之后(见《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书)。如《元和姓纂》

、“周: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

4.出自周平王子烈。平王东迁后,烈别封于汝州(今河南临汝),人称“周家”,因以为氏(见《姓源》)。

5.周赧王的后代。《姓苑》载,赧王作为周朝的最后一位国君,其国被秦国灭掉后,子孙沦为平民,人称“周家”,于是也以“周”为氏。

6.由姬姓改姓而来。上述3、4、5三支,本为姬姓,其后才改姓周。另据《姓氏考略》载,唐玄宗时,姬姓的人因姓氏与玄宗李隆基名字中的“基”字同音,奉命改姓周氏。

7.由苏姓改姓而来。史载,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有位名为苏卓周的人改姓周氏,以“武功”为郡望,人称武功周氏。

8.出自鲜卑族的拓跋部落。《魏书·官氏志》说:北魏献帝次兄普氏,在孝文帝时改姓周氏。

9.出自鲜卑贺鲁氏,北魏孝文帝时改姓周氏(见《魏书》)。

10.出自普屯氏,约在北朝时改姓周。《周书》载,北周人周瑶,初姓普屯,后改姓周。

上述10支,基本上是当今绝大多数周姓人的血统所出。此外,唐朝时又有暨佐时改姓周氏,后梁时成氵内被赐姓周氏,这两支在周姓中影响较小。由于源流众多,周姓也有许多郡望,其着名者有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等,其堂号有笃礻右、爱莲等。尤其是汝南周氏,在历史上曾创造过辉煌业绩,也是当今周姓人数最多的一个郡望。

周姓名人也史不绝书。如周勃是汉代宰相,周瑜是三国名将,周日方是唐代画家,周敦颐是宋代哲学家,周树人(鲁迅)是当代文学家,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务院总理,他们都是各个时期周姓人的代表人物。

吴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在《百家姓》里,吴姓排在第6位,今天则居全国十大姓末位。

在历史上,吴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其一是颛顼时名臣吴权的后裔,其二是舜帝有虞氏的后代,其三是夏代少康时着名弓箭手吴贺的后代,其四是吴国始祖太伯、仲雍的后代。四支之中,以第四支影响最大。相传,太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王古公父。本来,太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点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昌。后来,古公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想拥立他们的念头,他们还出逃到远荒之裔的东吴地区(今江苏苏州一带),断发纹身,故意遵行了当地落后民族的习俗。周部落的人见他们意志坚决,也只好拥立季历和昌。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太伯让王”的故事。

太伯兄弟到东吴后,被当地居民推举为首领,建吴国。太伯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女,便由仲雍及其子孙继位。至季历之孙发(即周武王)在中原地区建立周朝时,他们已在吴国传袭了4代。以后又数传至吴王寿梦,当春秋末年,有子5人,以第4子季札最知名。寿梦曾有意以王位相传,但他不肯,出逃到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以避位,史称“延陵季子”。吴姓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这次出逃,才使他的子孙在后来的吴国灭亡时免于战乱,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如今,天下大多数吴姓人,都尊奉季札为远祖。

秦汉以后,吴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分布。并相继成为延陵、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地的着姓望族。此外,大约从明代开始,吴姓人又走出大陆,迁徙到台湾、日本、越南、朝鲜、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地,如今已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姓。

特别是其姓族中因为有战国时政治家吴起、汉长沙王吴芮、唐“画圣”吴道子、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国将领吴佩孚以及当代物理学家吴大猷、围棋大师日籍华人吴清源、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人,更使吴姓显得辉煌灿烂。

徐姓

徐姓是当代第11大姓,历史上最早与黄姓同源,都是东夷族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入夏以后,伯益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至西周穆王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32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被周穆王打败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的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别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此后,这一子爵国家一直延续了数百年,直到公元前512年才被吴国灭掉。

亡国后的徐国王室和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便纷纷以国名为姓氏。

徐姓得姓以后,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有所发展。如据《东海堂徐氏族谱》载,汉桓帝时,徐姓人在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北)已发展成为一大势力,汉末遭乱,开始外迁,其中“一世祖徐稚,居江西南昌府;二世祖泊迁浙江龙游;三世祖分居浙江绍兴、江西南昌等地”。

大约从唐宋时期开始,徐姓由于人口众多,又进一步分化出许多郡望堂号,其着名者除东海郡资历最老、影响最大、人口最多外,又有高平、东莞、琅邪、濮阳等。

徐姓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姓。早在东汉末年,徐姓中就出了“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徐干。南朝末年,有政治家兼诗人徐陵知名当时。入宋以后,徐姓中有文字学家徐铉。至明代,又有名将徐达、文学家徐渭、科学家徐光启、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人知名于世。到了近现代,徐姓中又诞生了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画家徐悲鸿等有影响的人物。

孙姓

孙姓是当代第12大姓,来源主要分为三支。其中最早的一支出自西周皇族。据《元和姓纂》

等记载说:周文王第8子姬叔初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北),史称康叔,至周成王时移封于卫(今河南卫辉),称卫康叔。他的8世孙是卫武公。此后,武公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武仲时,为了纪念祖父,便以祖父名中的“孙”字为姓氏。

孙姓的另一个来源是出自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新唐书·宰相世表》说,楚国是一个以姓为姓的国家,至楚王虫分冒时,生子名章,章又生子叔伯、孙贾伯、曾孙艾猎,其中艾猎即孙叔敖,孙叔敖任楚国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着,后人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字“孙”为姓氏。

孙姓的第三个来源是出自齐国的田完之后。史称田完字敬仲,4世孙无宇即齐桓子,桓子二子:恒、书。其中书字子占,任齐国大夫,因率众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以乐安(今山东惠民)为食邑。此后,他的后代也姓孙。

上述三支孙姓就影响论,以第三支为最大。如这支孙姓人在孙书受姓以后,仅传了两代,便出了一位享誉中外的大军事家孙武,他所撰着的《孙子兵法》至今还是世界各国军事界研究的书籍。从孙武再传至孙膑,也是一位大军事家,同样撰着了一部有广泛影响的《孙膑兵法》。因此,这支孙姓人由于二人奠定的基础,其影响自然超出其他两支之上。特别是到了东汉末年,孙武的22代孙孙权在江东地区建立了吴国,史称孙吴,与魏、蜀两国抗衡,并传国50余年,实际上是把这支孙姓人的影响推向了顶峰。所以,从此以后,孙姓人言源流必称是孙武之后,这支孙姓人的绝对优势得以确立。

孙姓中孙武的后人在发展中又形成了太原、乐安、东莞、吴郡(富春)四大郡望,以及富阳、清河、洛阳等重要支派。其中东莞孙氏世居山东莒县,是孙膑的直系子孙。这支孙姓人在汉魏南北朝时盛极一时,相继出了汉代的孙扬、魏国的孙耽、晋朝的孙牧、南朝宋代的孙奉伯、梁代的孙谦等着名人物。其后,另一位孙姓名人孙承事约在宋元时期迁居福建长汀,至明朝永乐中(公元403-1424年),又有孙友松迁广东紫金。此后又12传至孙连昌,在清朝康熙年间迁香山涌口门村;再传2代至孙殿朝,又从涌口门村迁居翠亭村。孙殿朝便是民国大总统孙中山的高祖父。

孙中山作为古今孙姓人中最杰出的人物,无疑是孙姓最大的名人。此外,如前述的孙叔敖、孙武、孙膑、孙权等人也极具影响力。至于春秋时“伯乐”孙阳、战国大儒孙(荀)卿、唐代药王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明代“上圣皇太后”孙太后、清朝朴学宗师孙诒让、近代京剧艺术家孙菊仙等人,也都是孙姓中出类拔萃的人才。

胡姓

胡姓是当代第13大姓,来源主要有三支。其中的一支与陈姓同源,是西周初年封陈建国的胡公满的后代。胡公满后人中的一部分取他所封国家的名称为姓,即“陈”,另一部分则取他的谥号为姓,即“胡”。这部分胡姓人后来发展成为胡姓中最大的支派。

大约在第一支胡姓人得姓之时,另一支出自周朝王族之后的胡姓人也开始封邦建国,后来也发展成为胡姓的另一大支派。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这支胡姓人本姓姬姓,其始祖某因为与周朝王族血统相同而被赐以爵位,建胡国,为子爵。因此,后来这一国家也被称为胡子国。其国家所在的位置,亦即今河南郾城一带。春秋时期,胡子国亡于楚。此后,胡子国国民便以国名为姓氏。

两周、春秋时,在今河南郾城及安徽阜阳一带有两个胡子国并存,其一即上述胡子国,另一则由胡公满的后人所建,其国都在今阜阳西北2里。至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这一胡子国也被楚国灭掉,国民也同样以国名为姓氏。只是追溯源流,它与前述以谥号为姓氏的人同属一支。因此,我们这里不把它作为单独的一支看待。

胡姓人的另外一个来源即出自北朝时期的鲜卑贵族之后。《魏书·官氏志》说,北魏献帝时分邦建氏,以兄弟中的一人为纥骨氏,孝文帝时,改姓胡氏。此后,这支胡姓人也发展成为胡姓的一大支派。

胡姓人在上述不同的时期得姓以后,便开始向全国各地播迁。魏晋时,胡姓中出了胡质、胡威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以安定(今宁夏固原)为郡望,子孙中名贤相继,使胡姓迅速成为安定地区的大族。同时,另一支胡姓人在今河南新蔡一带发展繁衍,也人才辈出,成为新蔡望族。此后,安定、新蔡便成为胡姓的两个最大郡望。

胡姓名人为胡姓的开基,一方面使胡姓以声望屹立于中华民族的重大姓氏之林,另一方面也使胡姓政治名人、军事名人、经济名人和文化名人辈出。早在汉代时,胡姓中就出了位太尉胡广。宋元之际,又出了位着名学者胡三省。此后,如明朝开国元勋胡大海、清朝经济家胡渭、近代政治家胡汉民、国民党将领胡宗南、教育家胡适以及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等人,也都是胡姓中有较大影响的人物。

朱姓

朱姓原作邾姓,是一个与上古帝王颛顼有关的姓氏。周武王时,颛顼裔孙曹挟被分封在邾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由于其国家过于弱小,不得不依附于强邻鲁国。直到春秋时期,邾国才进爵为子爵之国。但时间不久,邾国又被楚国灭掉,王室成员逃难到沛地(今江苏沛县),将国名“邾”中的右部偏旁去掉,改姓朱。

更早一些的时候,相传帝舜时有位名臣朱彪,其子孙也以“朱”字为姓。到汉代时,朱姓已在今江苏吴县一带发展起来。其族中有位叫朱买臣的人,早年家贫但极爱读书,常常一边打柴维持生计,一边刻苦攻读。他后来娶了位妻子,也常与他一起挑柴去卖。每当卖柴时走在路上,朱买臣都喜欢放声高歌,妻子劝阻他也不听。妻子见他过得清苦,又担心苦日子过不到头,就有离异之意。朱买臣相信自己终有出头之日,劝妻子再等几年,妻子不听,朱买臣便由她改嫁。过后不久,朱买臣随本郡官府的人进京送礼,结识了汉武帝身边的宠臣岩助,把他引荐给汉武帝,结果大受提拔,当日就拜官中大夫,在汉武帝身边供职,一步登天。后来,武帝对他说:“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像穿了漂亮衣服在黑夜中行走一样没人知道。现在你家乡会稽郡的太守空缺,你还是回去风光一回吧。”他点头谢恩,即日起程,在路上见到了杂在人群中为他这次归来修筑道路的妻子,便把她与她的新丈夫接到府中供养起来,妻子后悔莫及,不久就自杀了。而朱买臣衣锦还乡实在是风光至极,全族上下无不引以为荣。

再后来,他的家族还成为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当地望族,其吴郡郡望也与沛国、河南、凤阳、紫阳等一样成为朱姓的着名郡望堂号。

元朝末年,朱姓中又出了一位名人朱元璋。他灭元建国。国号大明,史称他为明太祖。直到清朝入关,200多年间的中国都在他及子孙统治之下,朱姓也因此成了当时天下最为奠贵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