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音乐
161317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历代舞蹈(3)

从清代到民国年间。各地还利用当地的民俗小调表演一些小演唱,如《对菱花》、《走西口》、《夫妻顶嘴》、《小拜年》、《扔绣球》等节目,后来为了克服秧歌的单调,还插入花车、花船、跑驴等形式,借以传情逗趣,增加了旦、丑角色。

秧歌在有些地区被称为“田歌”、“秧戏”、“田植歌”、“作业歌”等等,可见它是劳动人民在劳动时的集体创作,在劳动中耕垦、插秧、薅草。“鸣鼓督工,歌唱忘疲”。其目的在于减轻疲劳、增加工效、缓冲气力。尔后,在农闲时由村寨进入小镇街巷,由歌到舞,由舞夹剧,自编自演。鼓乐伴奏,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北京风俗杂咏》中有“春在京华闹处多,放灯时节踏秧歌,分明虽出田家乐,半是彬风诗句来。”

1940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以秧歌和秧歌剧作为主要的宣传活动形式之一,走上城镇街道,扮相多为工农商学兵人物为主,秧歌扭毕,便演出短小精悍的节目如《小放牛》、《王大妈问病》、《看灯》、《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当时叶剑英同志还带头扭秧歌,在延安边区传为佳话。

由于历史的发展,地区的不同,我国的秧歌基本形成五大类系,即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西北地区从仿陕北秧歌,其特点一是扭,秧歌队员最少25至50人,踩锣鼓点数,箫笛或唢呐伴奏,左手舞绸,右手舞扇,轻步向前。二是走,俗称“走场”或“园场”。常见的有“剪子股”、“编蒜瓣”、“绕八字”、“卷白菜”、“蛇蜕皮”、“走字”、“走图案”等等。三是唱,在一阵紧锣密鼓之后,由歌手演唱当地的民歌小调。四是扮相,扮成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如《西游记》、《水浒传》里的人物。五是杂耍,穿插一些跑旱船、推浪头车子、舞辫子、跑竹马子等小节目。

壮族蚂蜗舞

居住在红水河沿岸的广西天峨、南丹、东兰三县的壮族群众崇尚青蛙(当地叫蚂蜗)。不知何朝何年开始,兴起过蚂蜗节、跳蚂蜗舞的风俗,其庄严、肃穆、热闹程度,远超于任何一个节目。

相传在远古时代,红水河一带遭逢大旱,人们到河边祈雨无效,在只小蚂蜗跳到一个姓韦的老奶怀中,韦老奶把它带回家中后,变成一个英武的小后生。她给他取名“龙王宝”。此后,寨子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几年后,外族入侵、龙王宝应征带领兵马,潜入红水河底,凿穿官兵的船底,敌官兵全部坠入河中,龙王宝凯旋而归,与公主成婚,皇后嫌附马的蚂蜗皮难看,烧掉蚂蜗皮,蚂蜗人也随之死去。壮皇亲自埋葬蚂蜗,下令从今后每年这天举行埋蚂蜗活动,模仿蚂蜗动作跳舞、唱蚂蜗功德歌,从此过起蚂蜗节跳起了蚂蜗舞。

过去每年正月十五,人们成群结队去田坎地角翻找蚂蜗,然后把找到的蚂蜗用自纸包好,装进用梓木做成的小棺材中,敲锣击鼓。用彩轿抬进社亭中的供桌上供奉。

鼠日这天,各村寨人聚集一处,让找到新蚂蜗的人,从头年埋蚂蜗的地方取出蚂蜗尸骨重埋。埋蚂蜗后便举行祭祀活动。立一根三丈三尺的长竹篙,竹篙上悬三条三丈长的白布飘带,飘带末端系红、黄、绿的彩带,叫悬幡,然后由衣着美丽的男女青年以问答形式唱歌。介绍蚂蜗节的来历,颂扬蚂蜗的功德。

蚂蜗舞者头戴鬼神兽面具,半裸身体、大腿用篮黑白三色画出道道痕印。舞到精彩处,观者发出“呼——喂”的应和声。到了晚上点起火把继续舞。然后把蚂棺材装入五彩花轿中,由八人抬着,吹唢呐,前呼后拥周游田垌,擎起的火把宛如一条火龙在游动,十分壮观好看。

埋好蚂蜗后,把带来的酒、肉、五色香糯饭摆在地坝上,开怀畅饮,尽兴才散。

瑶族长鼓舞

这个舞蹈的起源,传说是瑶族的祖先盘王上山打猎,追赶一只中了箭的野羊时,不幸随野羊滚下山崖。被梓桐木杈死。盘王的六个儿子闻讯赶来,悲恸万分,砍下梓桐树挖成长筒,剥羊皮蒙在两头,敲敲打打,以示为父报仇。此后,瑶族后裔形成此仪祭祀祖先,并成为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虽然这个舞蹈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但其动作都是瑶族人民开荒种地、砍树建房和迁徙生活的再现。整个舞蹈动作有72套之多,富有独特的民族气息。

长鼓舞有男子对舞和二男二女合舞两种主要的表演形式,技艺最高的能在方桌上表演。四人合舞时,男女错开。每人各占一方,女的持手帕,男的拿长鼓,开跳时背对观众;二人对舞则是面对面地表演,每人左手拿鼓腰,右手击鼓面,每一方向各击跳一次。完成“一套”。

长鼓舞在风格上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稳重,温和柔韧,节奏较慢,这种打法以平地瑶为多。“武打”活跃,动作带有跳跃,节奏较快,花样较多,这种打法以过山瑶为多。

长鼓舞是瑶族人民的艺术财富。千百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现了锣笙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赛鼓等形式,其表现内容和动作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前进发生了许多变化。

它以自娱性的艺术形式,反映了瑶族同胞的生活愿望:青春常在,面貌日新。

土家族跳丧舞

跳丧舞是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为死者悼丧的一种舞蹈跳丧舞又名“散忧祸”、“打丧鼓”,这是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2000多年前出现的一种民间舞蹈,在鄂西自治州已东县江南一带。至今仍然盛行。跳丧舞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奇特的艺术色彩,唯土家族独有,堪称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跳丧舞,是在人逝世以后,特别是长辈百年归天以后的第一个晚上,家人请来歌师傅组织跳舞,由歌师傅一人领唱。两人帮和,一跳就是几个通宵,好比重大节庆,借此给死者吊丧,寄托人们的哀思,为其家属解除哀痛,因而跳丧舞惨而不悲,伤而不痛。

跳丧舞形式完美,一有内容健康、情理交融的唱词;二有优美旋律的曲谱。唱词分为传统段子和即兴创作的顺口溜。内容有颂古人、赞今人、唱地名、舒情歌等等。句子有长短荀,也有五言、七言。如“待尸”的一段词是七言,歌词是这样的:“一画秦来二画楚,三画龙来四面虎,五画亡人好衣服,六画亡人好棺木,七画红纸写灵牌,八画道士把道开,九画阴阳好看地,十画葬在龙窝里。”其曲谱有“凤凰展翅”、“牛擦痒”、“螃蟹歌”、“燕儿衔泥”、“长声号子”等,唱腔独特,乡土风浓。

跳丧舞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动作变幻无穷。随着传统又古老独特的“嗥咚咚”三声三眼炮响过后,一班男女老少便拢了场,他们互相邀约,踩着鼓点,边歌边舞,时而相对击掌、时而绕背穿肘,或嘴唇触地含物;或蹲下踮脚打旋,时而扭肩擦背、时而又互相戏闹,或全身有规律地颤抖;或头、手、肩、腰、臀、脚一起动作。而动作多动物形态的模拟,如“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等,伴之以咚咚鼓声,阵阵啸叫,长声歌唱、有雄劲狂放的古风。

跳丧舞的内涵是士家人对死的潇洒态度,将死看成一种解脱,一种灵魂的超度,是对于新生的崇拜,是一种生命精神的洋溢荡激。

延安“三鼓”

延安“三鼓”,即安塞的腰鼓,宜川的胸鼓,洛川的蹩鼓,通称陕北“歌舞”。

安塞舞鼓是陕北最流行的鼓舞,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安塞地处古时边陲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戍边将士把腰鼓作为随身必带的装备,两军交战时,擂鼓助威,遭敌袭击时,击鼓报警,打了胜仗时,将士们就敲锣打鼓欢庆胜利。之后,腰鼓逐渐流向民间,成为老百姓欢庆佳节祈求吉祥平安的文娱活动。解放后,安塞腰鼓从民间走向城市、走向舞台、走向世界。1951年在匈牙利青年联欢节上荣获舞蹈金奖;1986年,在全国民间舞蹈大赛中获大奖。1991年9月,安塞腰鼓在11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令国外运动员和来宾惊叹赞美,被誉为“中国一绝”。

宜川胸鼓,兴于汉唐时期。在民间,逢年过节,胸鼓的表演是最为火热的节目。胸鼓,鼓放在前胸,舞者头扎英雄巾,身背英雄花,男女合演,女鼓手头插鲜花,舞姿优美,有股俏劲、男鼓手像芭蕾男演员那样衬托着女鼓手,表演富有情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洛川蹩鼓,蹩为古字。“蹩”是蹦蹦跳跳的意思,故跳蹩鼓者都为健壮的男性。洛川是陕北山区较大的平川,相传楚汉相争时是韩信屯兵练兵的地方,士卒们练兵作战时。擂鼓以壮士气;平时,击钱擂鼓作为边陲生活的娱乐活动。蹩鼓是“三鼓”中最为威猛的鼓舞,鼓手们虽身穿士卒服,却背插四面将军旗,威风凛凛,俨然是一位赳赳武士。表演时腹部扎一个扁圆大鼓,大槌击鼓,鼓声震天、鼓手双脚蹦跳,威武勇猛,堪称武士鼓舞。

延安三鼓,也叫延安武鼓。安塞腰鼓,宣川胸鼓,洛川蹩鼓,是它的三个流派。一个“武”

字写尽了延安三鼓的内在精神:矫健刚劲、热情狂放。

禅定舞蹈

你看见过这样的舞蹈吗?大幕徐徐拉开,几位身着清装的舞蹈演员盘腿而坐,双目微闭,入静入定,进入气功状态。接着,伴随着悠扬的佛教音乐缓缓而起,翩翩起舞,或脆、或盘、或立、或旋,风云变幻,姿态万千。这情景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没有编导,没有事先排好的动作,全部闭着双目,又怎能跳得那般和谐、优美、出神入化呢?这就是一种特殊的舞蹈:禅舞,也叫“禅定舞蹈”。它是中国禅定学编创人曹越及其学生,同河南省歌舞团的几位小演员密切合作。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献给舞苑中的-朵奇葩。

禅定本是古梵语中“禅那”和“三摩地”的意译合称,是佛家调理身心和思维的一种修行方法。最早由东汉从西域安息国传至中国,并为后世所师法,到魏晋和隋唐,风靡华夏,并进而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禅定舞蹈是在一种基本断掉自己主观意念达到入静入定的状态下,以潜在舞蹈记忆信号为基础,借助音乐配合而进行的无自性舞蹈表演。可以说它熔气功、禅学与艺术于一炉。

有关人士认为:禅定舞蹈与其他任何一种舞蹈艺术迥然不同,它不仅具有疏通经络、祛病健身的功能,有利于充分开发演员潜在的表演能力,而且为舞蹈艺术的教学、表演和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中国芭蕾第一人

芭蕾舞是西欧的一种舞蹈艺术,中国人跳芭蕾谁为先,有几种说法,老一代文化人倾向于承认清代的裕容龄。

裕容龄青年时任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曾到过日本、法国、英国、美国,会讲一口流利的日语、英语和法语,曾被慈禧封为山寿郡王。30年代和50年代,裕容龄的小说《香妃》和《清官琐记》风靡海内外。

裕容龄天资灵慧、聪敏多情,加上优裕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使她潜在的才华得到了极好的发挥。她的父亲裕庚任清政府驻日本外交官期间,裕容龄便悄悄地跟日本女仆学会了“鹤龟舞”等日本舞蹈。

一次,日本宫内大臣上方的太太去看容龄的母亲,容龄穿上日本民族服装,在客人面前跳了“鹤龟舞”。她的舞姿、节奏、韵味,获得了大臣夫人的夸奖。因此,她的父亲特地从日本请来一位有名的舞蹈教师教她跳日本舞。正规训练使容龄打下了坚实的芭蕾基础。

容龄16岁那年,又随父亲到了法国巴黎。由于外交的需要,容龄和她姐姐德龄常随父母一起参加舞会或击剧场观赏芭蕾。容龄潜在的舞蹈才华,被优美动人的芭蕾又一次激发起来。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伊沙多拉·邓肯此时正风靡巴黎。当容龄在邓肯面前做了几个舞蹈动作以后,邓肯发现这个中国姑娘具有非凡的舞蹈天赋。她极满意地赞许:“我白教你也愿意。”

1902年,年方19岁的公使女儿裕容龄,正式在巴黎舞台上作了第一次公开演出。她演出的是表现希腊人民要求个性解放的《希腊舞》和表现美好青春与大自然的《玫瑰与蝴蝶》。

后来她随父亲回国,创作了《菩萨舞》、《荷花仙子舞》、《如意舞》等。这些舞蹈,居然还在“太后老佛爷”面前跳过几回呢。

据说,文革时容龄在终日卧床的艰难日子里,手里仍握着1902年在巴黎演出《玫瑰与蝴蝶》

的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