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音乐
16131700000005

第5章 古代乐器知识(2)

埙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曲之一。远古埙皆为陶土烧制,多为卵形,也有球形、鱼形等。以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甘肃等省出土较多,长江下游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也有出土。音孔由一孔、二孔到三孔(包括吹孔),能发出两到三音。

此外还有不少陶摇响器,多为球形,中空,内有陶石粒丸,摇之哗啦作响。各式铃也有不少,多为陶制,山西襄汾陶寺墓葬出土的铜铃尤其值得注意,它不仅耐用,音质也大有改善,并为后世青铜钟类乐器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陕西长安客省庄出士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庸,它的形制与商代的庸相近,它是镛的先兆,还是对当时已有的铜镛的模仿?目前还无法判断。

商代的乐器

商代乐器种类有所增多,一些青铜制乐器庸、镛(大庸)、铜鼓等,尤其引人注目。乐器的性能也有很大提高。

鼓安阳侯家庄西北冈1217号大墓中木框鼍鼓遗迹表明鼍鼓仍为贵族们重视。殷墟出土的双鸟钮铜鼓(已流入日本)是木鼓的仿制,鼓面也仿饰鼍皮纹。湖北崇阳出土的马鞍钮铜鼓,形制大体同上例,只是钮作马鞍形,鼓面无纹饰(当仿牛皮之类)。两例铜鼓有钮有足,可以悬挂或平置于地演奏。它们均是双面鼓,音响比单面鼓更加优越。

磬商代早期特磬,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者仍为打制。后来进一步出现加以磨制者。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一号大墓出土的虎纹特磬及殷墟小屯村出土的龙纹特磬,不仅石料优良,音色音量均佳,磬面磨制光平,还雕饰虎、龙图像,十分精美。

除特磬外,也出现了几件一组的编磬。如故宫藏“永户攵”、“夭余”和“永余”三件一编。发音清越,音高为A#Z6十30、C6±0、D#6+47,可组成如下音列:

561(徵羽宫)或235(商角徵)庸这是商代始出现的青铜乐器,过去习称铙,其本名为庸,并见于甲骨卜辞。出土时大多成编(二件至五件一编,以三件为多)。大体分为柄与体两部分。体部为合瓦形而非圆柱形,后来钟、钲、铎等腔体也都采用这种合瓦形。庸体两面均有纹饰,有的还刻有铭文,奏时敲击庸口沿中部(正鼓部)。编庸的音组合,范围已知大体在徵-羽-宫-角-徵-宫之内。

它应是一种旋律乐器。

镛其形体明显比庸大,一般叫大铙,古文献中称为镛。已知均出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尤多,是古越族特有的乐器。

埙商早期埙,指孔有l-3个,晚期多为5个(前3后2)。除陶制外,也有极少石、骨埙。晚期埙均为平底卵形,所发音列以四声为主,偶用五声和二变(变宫变徵,即7、4)。晚期有不少墓,大、小埙共出,两者调高不同,说明殷人已具一定调高观念或绝对音高观念,埙已初步系列化并有大、小两种规格。我国埙形制在商代晚期已基本确定,后世埙只是基本承袭殷制而稍有损益。

殷人的多种音程、调式及调性观念,为十二律的发明初步奠定了基础。

见于商代甲骨文的吹奏乐器还有龠禾(笙)等,尚未发现实物。商代的弦乐器虽迄今未发现实物,但我们认为是很有可能存在的,期望有一天考古发掘能有令我们惊喜的收获。

西周的乐器

西周宫廷乐舞使用乐器的种类和规模,比商代有很大发展。以钟磬(编钟编磬)为核心的“金石之乐”,随礼乐制度发展而逐渐齐备。先秦典籍对此有不少描述,如《诗经·周颂·执竞》“钟鼓口皇口皇,磬官将将,降福穰穰”,又如上引《有瞽》所提到的包括钟磬的种种乐器合奏。

考古发现的西周乐器磬、镛、埙,庸形制大体同商代。原出南方越族的传播到北方关中成为贵族重器。商代流行的庸,进入西周消亡殆尽。最值得注意的是甬钟和钮钟,代庸而起并广泛流行。甬钟在西周早期一编仅三件,到西周中晚期,八件一编便成为定式。尤其是周人有意识地通过一钟发出不同的两音,扩大了编钟的表现力,大大加速钟磬乐的发展。

商代合瓦体的庸,虽也能在其口沿两侧敲出不同于鼓部的音,但其音高没有规律。从陕西蓝田出土的应侯钟起,西周中晚期甬钟口沿右侧鼓部,不仅出现标志性的鸟纹,钟体内还发现调音错磨痕迹,正鼓、侧鼓音也很有规律地构成小三度音程。这清楚地表明人们已有意识地调整和使用双音钟。

陕西扶风齐家村窖藏出土西周晚期“中义钟”和“柞钟”,均八件一编,保存较好,均使用正、测鼓部双音。

扶风豹子沟出土南宫乎钟铭文中还有乐律名“无射”(音高为B4一14),提供了判断西周当有十二律的有力证据。

据后来记载,西周有宫、商、角、徵、羽“五声”(五音),也有完整的用不同半音构成的“十二律”。十二律名如下:

黄大太夹姑仲蕤林夷南无应钟吕簇钟洗吕宾钟则吕射钟十二律又分为六律六吕和阳律阴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律,是阳律;其余大吕等六律又称六吕,为阴律。西周已有调性(调高、调式)及“旋宫转调”,(调高、调式的转变)等观念,“五音”可以组成各种调式,并能与十二律“旋相为宫”,也就是在不同律高上以“五声”为核心建立各种调式。

春秋时期的乐器

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出现琴、篪等新乐器。考古发现的春秋乐器种类也有增加,如钲、钅句钅翟、钅享于、箫(排箫)、瑟及南方民族的铜鼓等,而原有的乐器、甬钟、钮钟也有发展。

甬钟在春秋时期进入繁盛期,除中原固有的周式外,出现以楚国为代表的楚式和长江中游及五岭百越民族的越式。钅享于是一种军用乐器,形状比较特殊,大体似倒悬的桶。

我国南方民族长时期流行的乐器铜鼓(与商代铜鼓不同),具有通讯及权势财富象征等种种社会功能。云南楚雄大海波及万家坝等地出土的铜鼓,通体少纹饰,是最早(春秋早期)的型式。

笙是我国特有的能吹奏和声的管乐器,湖北当阳曹家港春秋晚期墓出土的葫芦斗楚笙,十六管,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笙。同墓出土两具瑟,也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从文献记载看,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许多弦乐器演奏名家,如鼓瑟的瓠巴,鼓琴的伯牙等。

曾侯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过去出土的编钟每套数量不多,也较小。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现了一套编钟,共54件,重2500多公斤。它形体壮观,铸造精美。分三排悬挂在钟架上,历2400年而不倒,并且音乐性能仍然良好。经研究和测定,这套编钟音阶准确,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阶居然和现代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音列相同,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比钢琴仅两端各少一组耷域。在中心的三个八度范调内,有着完整的半音阶。不但可以“旋宫转调”,甚至可以演奏现代和声与复调手法的多声部乐曲。

曾侯编钟每件都有关于乐律的铭文,共2800余字,记录着许多音乐术语,在科学概念上表现出相当精确的程度,显示了我国古代乐律学的高水平。

曾侯编钟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空前重大的发现。

碗琴

碗琴是选瓷工人创造一种打击乐器。瓷业工人在敲击瓷碗时,偶然发现有些碗能敲出近似音阶的声音,因此创造了碗琴。大汤碗深沉庄重,用作低音,小号碗清脆明亮,用作中音及次高音,小酒杯之类声音尖细,用作高音。碗琴包含变音,可以定调,还可以通过向碗里倒水的多少来定音。碗琴能演奏独奏、伴奏等多种风格的音乐,最擅长的是演奏欢快跳跃的弹拨乐曲。碗琴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它在器乐大家庭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象脚鼓

象脚鼓是傣、瓦、布朗、景颇、阿昌、德昂、哈尼、拉枯等民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临沧等地区。

象脚鼓,又称长鼓,因形似象脚而得名,现在常见的象脚鼓,鼓身用曼应树制作,头大尾小,两头掏空,上端鞔黄牛皮或麂皮,框上下各套一铁圈,两圈之间用皮条连结,可调节鼓面松紧,控制声音高低。鼓尾绘有各色花纹图案,两端系彩带,以便挂肩演奏。

西南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民,每逢吉庆节日,一面敲击象脚鼓,一面载歌载舞。呼呼击响的鼓声合着翩翩起舞的脚步,呈现出一幅欢快和谐的美的画图。

口琴

口琴是世界上数量最多,使用最广的乐器。目前,全世界每年出售的口琴有两千万个。

据乐器专家考证,中国黄帝时代发明了笙。13世纪,一位欧洲旅行家将一只笙带回西欧,在那里,人们根据笙的原理发明了手风琴和萨克管,最后才发展成口琴。

口弦

口弦是我国西南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乐器。口弦又叫响篾、篾片,是用一种长约两三寸,宽约半寸的薄竹片制作的,它的中间用锋利的刀子精细地刻出一条长形簧牙。也有用薄铜或银片制成的。两头开孔,穿有棉线或麻线,以右手挽线牵动簧片震动的,叫单片弦;两三片并在一起,没有孔线,以右手指直接弹动弦片发音的,称两片弦或三件弦。

口弦能借音说话,一些民族的青年男女用它传递感情,诉说衷肠。

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