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音乐
16131700000008

第8章 历代音乐名篇(2)

为了说明七声音阶,必须先讲十二律。传为春秋左丘明着的《国语·周语》,记述了周景王(前544一前520在位)问乐官伶州鸠十二律是什么,答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ì)、应钟。一律即一个半音。单数律称为律,双数律称为吕,故有“六律”、“六吕”之谓。律吕名相当于现代国际通用的音名(C#CD#DE……)。十二律的绝对音高,各个朝代不同。以黄钟为准,周代为F,汉代为G,隋代为E,唐雅乐为#C,宋初为#F,清康熙为B(见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黄钟音高一变,其他各律皆变。现在一些音乐论文,定黄钟为C,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而假设的。

最早记载七个阶名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着的《淮南子·天文训》,有宫、商、角、缪(与穆通)、徵、羽、和七音,等于123#4567。《国语·周语》中伶州鸠答周景王问,“缪”为“变徵”,“和”为“变宫”。后者沿用至今。实际上这是两种相同的七声音阶,只是两上音的名称不同而已。这种音阶有三个名称:古音阶、正声调、雅乐音阶。

《隋书·音乐志》记载一种有“清角”无“变徵”的七声音阶,即l、2、3、4、5、6、7。这种音阶也有三个名称:新音阶、下徵调、清乐音阶。

《宋史·史志》记载,南宋蔡元定(1135-1198)所着《燕乐》一书,写了隋唐时期出现的另一种七声音阶,有“变”与“闰”两音,七个音是1、2、3、4、5、6、7。这种音阶同样也有三个名称:清高音阶、俗乐调、燕乐音阶。

“清”有二义,(一)指该音的高八度。(二)指高半音。“清角”

高于角一律。“变”亦有二义:(一)低半音。“变宫”低于宫一律,“变徵”低于徵一律。

(二)在燕乐音阶中专指不升不降的4级音。上表黄钟为宫,因调而异,它可以作为任何音阶的任何一个音。

对上述三种七声音阶的名称,音乐界意见分歧。有的反对用雅乐、清乐、燕乐等乐种命名音阶,认为不符合历史上各个乐种的实际,主张以音阶结构的特征来命名,提出“变徽音阶”取代雅乐音阶,“清角音阶”取代清乐音阶,“清羽音阶”取代燕乐音阶。也有反对用古音阶、新音阶的,认为从出土的音乐文物来看,古音阶不古,新音阶不新,新音阶比古音阶还古。散见各篇,各行其是,大有各种音阶名称同时并用之势。

在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并不止历史上传下来的上述三种七声音阶。一种不见典籍、尚未命名而覆盖面很广的七声音阶:123↑56↓。第四级音微升,第七级音微降。这两个“微”均无定准。英国音乐学家亚历山大·埃利斯(1814-1890)在《论民族的音阶》一书中,将一个半音的音分数定为100,以此可用精确的读数表明某一音的高度及某一音与另一音的关系。这是一大贡献。据此而言,#4=100,↑4约在40-80之间,偏于#4,b7为100,↓约在20-60之间,偏于b7。有人用3/4音1/4音这种确定数来表示“微”,并不确切。

由于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乐种、剧种、曲种、歌种纷陈,形成了多种音阶同时并存的局面。如在苗族山歌中常出现b3,构成12b356的特殊音阶;在常德花鼓戏音乐中,有1*2356的另一种特殊音阶。七声、五声不过是从大处着眼大类区分而已。六声、四声乃至三声、二声构成的曲调都有,呈现出异常丰富而复杂的音阶现象。

雅乐与俗乐

雅乐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享时所用的正统音乐。周代的雅乐有“六舞”,包括:(1)《云门》,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的乐舞;(2)《咸池》,用于祭祀地神,相传为尧时的乐舞;(3)《大磬》,又名《大韶》或《韶跘》,用于祭祀四方,相传为舜时的乐舞;(4)《大夏》,用于祭祀山川,相传为夏禹时的乐舞;(5)《大汉》,又称《韶汉》,用于祭祀始祖姜女原,相传为商代表现商汤伐桀武功的乐舞;(6)《大武》,用于祭祀祖先,为当时表现周武王伐纣武功的乐舞。前四种为文舞,后两种为武舞。孔子评论《大韶》和《大武》,认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他听了“尽善尽美”的《大韶》,竟至“三月不知肉味”。

《诗经》中的风、雅、颂也大多是周代的雅乐。“大雅”、“小雅”用于朝会、宴享,“周颂”用于郊庙,“国风”也可用于卿大夫宴享士庶。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访问鲁国,听了周朝的各种雅乐,对《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十三国风、小雅、大雅、周颂以及“六舞”中的《大武》、《大夏》和《韶跘》,都赞扬备至;但对《郐风》和《曹风》则不加评议。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都是各地的民歌,当时也属雅乐之列,但最正统的雅乐则是所谓“雅颂之声”的雅和颂。十五国包括郑和卫,但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历来受到儒家的排斥,被称为“乱世之音”,成为雅乐的对立面。孔子和孟子都“恶郑声之乱雅乐”(《论语·阳货》及《孟子·尽心下》),但魏文侯却对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礼记·乐记》)梁惠王也对孟子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注:“谓郑声也。”可见郑、卫之音是很优美动听的。从此“先王之乐”(雅乐)和“世俗之乐”(俗乐)就成了历(代音乐的两大壁垒。但在隋、唐以前,还没有明确区分雅乐和俗乐,宫廷宴享可用雅乐,也可用俗乐。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俗乐统称为燕乐,即宴享之乐。

隋、唐的燕乐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前者称“清乐”,后者称“胡部”。欧阳修《新唐书中·礼乐志》:“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意指隋、唐燕乐所用的七均(七种调高)二十八调,包括七宫、七商、七角和七羽。唐高祖时在禁中设置管理俗乐的内教坊,隶属太常。唐玄宗精通音律,认为太常为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遂设左右教坊二处,由教坊使领导;并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于是俗乐臻于极盛。

九宫十三调

九宫十三调,又称十三宫调、十三调。是指元末南曲所存的十三种宫调名称。九宫十三调之称谓,以明代沈王景增订《九宫谱》而成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中用“九宫十三调”之名为始。

要理解九宫十三调,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宫调的问题。顾名思义,宫调包括了“宫”和“调”,是调高和调式的总称。不过在中国古代,当“宫”单单作为调高解释的时候还可称为“均”。如宫音在黄钟,可称黄钟均;若宫音在中吕,可称为中吕均等等。确定了宫音的律位(如黄钟、仲吕等),一定调式结构的各音也就能够随之而排列出来;当“调”单单作为调式来解释的时候,也可称作“声”。如“宫声”、“商声”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宫调式”、“两调式”等等。不过魏晋以后,有关“宫”和“调”的具体解释,在各类不同的宫调系统中也常有各种不同的含义,概念也是混淆不清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律学、乐学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十分复杂多变所造成的。但是宫调一词作为包含着调高和调式的含义,在“三分损益”、“十二律”体系中则一直没有变化过。

我国宫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简至繁、由繁到简的过程。《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是指十二律轮流作为宫音,构成不同调高的五声、七声等音阶。“旋相为宫”就是“旋宫”,是指调高的转换。“五声十二管”就此可以得到六十个不同的宫调。

南北朝以后,随中亚音乐的不断东进,苏祗婆“五旦七声”琵琶调传入了中原,并对中原音乐的宫调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隋书·音乐志》记载,苏祗婆琵琶调的七声为:

一曰婆陀力,华言平声,即宫声也。

二曰鸡识,华言长声,即商声也。

三曰沙识,华言质直声,即角声也。

四曰沙侯加滥,华言应声,即变徵声也。

五曰沙腊,华言应和声,即徵声也。

六曰般赡,华言五声,即羽声也。

七曰俟利篷,华言斛牛声,即变宫声也。

《隋书·音乐志》还记载:“然其就此七调,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调。以华言译之,‘旦’者则谓‘均’也。”据此,我们知道苏祗婆琵琶调的五旦为“黄钟、太簇、林钟、南吕、姑洗”五均。隋代着名音乐家郑译“推演其声,更立七均”,创立了着名的八十四调理论。

唐宋以后,中国音乐的宫调理论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始了归并简繁。着名的“唐俗乐二十八调”只用“七宫四调”。它们是:高宫、正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七个宫调式;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调、越调七个商调式;般涉调、高般涉调、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七个羽调式;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七个角调式。

金元的戏曲音乐,只用到六均,在六均上构成了宫、商、羽、角的十一种调式,故也称之为“六宫十一调”。据燕南芝庵《唱论》及周德清《中原音韵》,六种宫调式为正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十一调也包括六种商调式:大石调、小石调、双调、商调、歇指调、越调;两种羽调式为般涉调、高平调;一种角调式即商角调(以上十五宫调均有音位可查);另有宫调、角调所指不详。

九宫十三调,即包括了元末南曲所存的六种不同调高的宫调式:正宫、中吕宫、道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五种不同的商调式:大石调、双调、小石调、商调、越调。两种不同调高的羽调式:般涉调、羽调(即黄钟羽)。

到了明代,常用的宫调只存八调。它们是夷则均的仙吕调;夹钟均的双调、双角调;无射均的越调、黄钟羽;仲吕均的道宫、小石调、正平调。明乐八调的有关乐谱约有五、六十曲,大多收在《魏氏乐谱》中。

从上所述,我们看到了我国宫调理论和实践的繁简过程,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金元的“六宫十一调”,元末南曲的“九宫十三调”以及明乐八调都是渊源于“唐宋俗乐二十八调”的。我国宫调理论和实践的繁简过程,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它标志了我国乐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成熟,也说明了我国古代宫调理论及其实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过程。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战国(前430-前221年)后期楚国的辞赋家、屈原的学生宋玉,在《对楚王问》的一段中写道:“客有歌于郢(yǐng,楚国的国都)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zhǔ,聚集)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xiè,草本植物)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载《昭明文选》文中《下里巴人》等都是古代的歌曲、乐曲名称。“下里”即乡里,巴是巴蜀,古蛮地,巴人即指蛮人,他们唱的蛮歌便称《下里巴人》。《阳阿》原是古代一个名倡的名字,变为古乐曲名。《薤露》是古人治丧扶灵柩时所唱的挽歌。《阳春》是古代歌曲名。《白雪》是五十弦瑟的乐曲名,《唐书·乐志》

中说:“白雪,周曲也。”明、清琴谱中说,《阳春》、《白雪》等琴曲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乐师师旷所作。“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对于这句话,音乐史家们意见纷坛,尚无定论。但从宋玉所说的一系列曲名及有关史料来看,它是指一种有调式转换的高雅、深奥而难唱难懂的乐舞音乐,因此,“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这段话的意思:越简单的歌曲,和者越多,越高雅的音乐,和者越少。

楚王听信了左右佞臣攻击宋玉的言论,便责问宋玉,于是便有了《对楚王问》一文。他把自己比作最美妙最高雅的音乐,因此,那些毁谤他的小人,根本不能理解而“寡和”。他说自己如同“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的凤凰;是“朝发昆仑之墟,曝于碣石,暮宿于孟诸”的鲲鱼。而那些小人,只会俚曲小调,不懂高深的音乐;他们不过是“藩篱之鹦”(小鸟),“尺泽之鲵”(小鱼),“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宋玉的这一番答辩,证明他与小人之间,无论学识、志趣、行为等等方面,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因此,那些小人也不可能对他有正确的评价,他们的言论决不可信。辩论是巧妙的。

但暴露了战国游士们夸夸其谈、妄自尊大的浮夸作风,这和屈原为国为民的利益,斗争不息的精神和行为,是相去甚远的。

现在也有人将《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艺术作品,而《下里巴人》则指平凡的艺术作品,已不专指音乐作品了。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古代的乐曲。胡笳是一种吹奏乐器,汉代流传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是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据《蔡琰别传》载:“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宋代《乐书》称为“芦笳”。以后又演变成用芦苇制成哨子,装在木管上按孔吹奏,近似现代的管子。还有用羊角制成管子安上芦哨吹奏的。“十八拍”即十八段之意。

以胡笳演奏的“十八拍”早已失传。《胡笳十八拍》中有两句诗:“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可知琴歌与胡笳吹奏的曲调是相同的。

现存《胡笳十八拍》有琴曲与琴歌两种。琴曲即古琴(七弦琴)独奏曲。清初《澄鉴堂琴谱》(1685年)载有全曲。清代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1720年)的《五知斋琴谱》,最具有代表性。十八段乐曲,音调哀惋凄楚,调式变化丰富,发展层次鲜明,表现了蔡琰(文姬)思念故土、怀念幼子的痛苦情怀,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琴歌是以歌唱为主以琴来伴奏的艺术形式,故又称弦歌。古代的琴、瑟是重要的弦乐器,其他弦乐器很少,这从秦汉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证实。瑟曲和琴歌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益稷》

中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论语·阳货》载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成书于宋代现存最早的琴史专着《琴史·声歌》(1084年)中,作者朱长文写道:“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还说:“子夏弹琴以歌先王之道。”可知古人唱歌是常用琴、瑟伴奏的。宋以前,琴曲琴歌并重,宋以后,琴家们重琴曲而不重琴歌,甚至反对琴歌,认为古琴应成独奏乐器而不应为伴奏乐器。明代中叶至清初期间,又有琴家们主张弹唱琴歌,以至将《滕王阁序》也入曲,还刊印了不少琴歌谱。

《胡笳十八拍》琴歌曲作者佚名,词作者蔡琰。她是汉末的女诗人,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她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可是生活坎坷多难。初嫁河东卫仲道,丧夫后,回娘家居住。在汉末军阀混战中,她不幸被董卓部将所虏,后来又辗转流落南匈奴,成了左贤王的妻子,留居匈奴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建安十二年(208),曹操将她赎了回来,再嫁给了董祀。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着录有一卷。署名为蔡琰的诗作有三首:《悲愤诗》五言、骚体各一首和骚体长诗《胡笳十八拍》。学术界认为五言《悲愤诗》是她的作品;骚体诗是伪作;而《胡笳十八拍》真伪问题尚无定论。郭沫若早在1926年就肯定《胡笳十八拍》是蔡琰的作品。1949年郭氏认为“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那种不羁而雄浑的气魄,滚滚怒涛一样不可遏抑的悲愤,绞肠滴血般的痛苦,决不是六朝人乃至隋唐人所能企及。”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郭沫若连着七篇,论证《胡笳十八拍》为蔡琰所作。他引经据典,观点鲜明,令人信服。

就《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的内容而言,异曲同工,极其吻合。《胡笳十八拍》可说是蔡琰不幸生平和悲痛内心的史诗。

《胡笳十八拍》琴歌,载于福建孙丕显编于明代万历辛亥年(1611年)的《燕闲四适》(琴、棋、书、画)中的一部《琴适》。现代古琴学家王迪根据《琴适》将似若“天书”的古琴谱(减字谱)琴歌《胡笳十八拍》,全曲翻成五线谱,配上歌词,使读者得以吟唱,领略全曲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