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161319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兵器(4)

根据西汉时期全国各地出土的铁铠甲所使用的甲片形状,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甲片是大型的长条形,一般编缀铠甲的胸部和背部。第二类甲片为中型近似方形,下缘较平直,上缘的两角呈弧状,这类甲片多编缀铠甲的肩部和缘部。第三类甲片为小型圆角方形多为柳叶状和槐叶状,多用以编缀铠甲的两袖或垂缘。

用这三类甲片可以编缀成两类铠甲,大型长条形甲片司以编缀成“札甲”,中小型甲片可以编缀成“鱼鳞甲”。西汉初期的铁铠主要是由大型甲片编缀的铠甲,随着对铠甲在使用上需求的提高,铠甲的制作技术也不断地提高,其防护能力增强,是当时较罕见的珍品。

下面例述几项考古出土的铁铠情况。1959-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二十家子汉代遗址中出土领完整的铁铠甲,长64厘米。共用甲片约660片左右,铠甲由领、肩、胸、背和垂缘等部分组成。前胸开口,腋下两襟用4排铁扣扣合。身甲用大型长条形甲片以固定编缀而成。肩部披膊用圆角长方形甲片分6排作活动编缀,甲下缘用圆角方形甲片3排活动编缀,垂于腰部以下。同座城址内出土的另1领残铁铠甲,是主要用圆角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的鱼鳞甲,甲片先横编,然后再纵连。这领铠甲共用甲片660余片,出土时残损严重,很难辨认甲片在铠甲上的部位。还是在二十家子汉代城址发掘中还出土有300多个零散的甲片,以圆角长方形甲片为主,甲片微鼓,上面有单面和双面两种穿孔,一般是两孔一组,与边缘平行排列。

二十家子古城出土的甲片标本经北京钢铁学院进行的金相鉴定,是一种低碳钢,表面磨光,为铁素体组织的纯铁,横断面中心部位铁素体加珠光体,有氧化物和硅酸盐夹杂,可能是海绵铁渗碳后反复锻打然后经过退火。二十家子汉代城址铁铠甲的发现,反映出西汉时期铠甲的制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实当时的铁铠锻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了解西汉时期的铠甲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至于西汉初期铁铠的类型,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早期墓随葬俑坑发现的彩绘陶俑,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那里共出土彩绘陶俑2500多件,其中40%以上的彩绘陶俑身披铠甲,多为用长条形甲片编缀的札甲,每领铠甲的身甲以甲片纵编3排,横编8排,以固定编缀法编缀成胸甲。背甲同于胸甲。胸甲、背甲下排在腋下相联。第一排左右两角各有带子向上系结于肩头,骑兵即使用这种铠甲。步兵的铠甲则再在两肩增加披膊,约用3排,每排有五六片甲片,以活动编缀编成。并在身甲和背甲下缘增加活动编缀的甲缘。在所出陶俑中,只有一件陶俑的铠甲最为特殊,身披由圃角长方形甲片编缀的铠甲,形状为鱼鳞甲,它比其他的俑都高大,还穿着一双华贵的长靴,看来这件陶俑在军队中的地位比那些穿麻鞋的武士俑要高。但是就连这件唯一披着鱼鳞甲的陶俑,腰部以下的垂缘部分仍然用较大甲片编成的札甲。这正是说明鱼磷甲在当时还是较罕见的贵重的防护装具。

1957年至1958年,河南洛阳西郊3023号西汉晚期墓中,发现一领锈蚀残毁的铁铠甲,保存有380名片甲片,主要用柳叶状甲片编成,除了边缘用的是中型甲片外,铠甲的外貌像细密的鱼鳞,少数甲片上附有绢丝痕迹,部分甲片上保留着穿连甲片用的麻绳痕迹。编成后的铠甲细密牢固。

1968年在河北满城刘胜墓的发掘中,出土了1领铁铠,铁铠甲出土时卷起来存放,锈蚀严重,经仔细修复,铁铠由身甲、筒袖和垂缘组成。这是主要用槐叶形甲片编成的精美铁铠甲,共用了2859片甲片,甲片细密呈鱼鳞状,前胸开襟,然后在腋下扣联胸背。

这领铁铠的主人是中山靖王刘胜,表明这种鱼鳞甲是身份高贵的王公将领使用的防护装具。

比刘胜墓出土的铁铠甲外貌更为精美的西汉铁铠甲,在发掘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西汉齐王墓的随葬坑时,出土的铁铠甲和铁胄中,有一领华美的贴金银铠甲。这领铠甲共用2244片甲片,以麻绳组编而成。铠甲为右襟开口,有披膊和垂缘,用叶形和长方形两种甲片编成。横排甲片一律由前胸当中向两侧按顺序叠压,披膊不能够伸缩,左右肩由4排横置的长方形甲片组成鱼鳞甲。在部分甲片表面中间贴有方形的金箔或银片,并在这些饰金箔或银片的甲片上再用红丝带编饰出菱形图案,按一定规律编组于铠甲上,因而其外貌分外华美漂亮。此外,另有1领素面铁铠甲,甲片的大小形状及甲片上的穿孔基本上与贴金银甲相近似,只是表面没有加任何装饰,这领甲编缀有披膊及垂缘。由叶形甲片和长方形甲片组成,共用了2141片甲片。披膊的上段作固定编缀,下段为能够伸缩的形式,左右两肩各以5排纵编甲片编缀而成。这领铠甲还附有1件铁胄,铁宵由80片甲片编缀而成。最上排有7片甲片,中间3片甲片,形成上宽下窄的形状,甲胄由中间向两侧横向叠压编缀,再纵排从下向上编缀,左右的位置对称,有编联在宵体口下的护耳。胄的边缘留有丝织物的痕迹,宵上残留麻绳编缀的痕迹。胄内有皮革为衬里的痕迹。齐王墓随葬的贴金银铁铠甲,铠甲上的金银饰片并不具有防护功能,只有装饰效果,主要表示铠甲的主人身份的高贵和权势。

除满城和临淄外,在岭南也发现过西汉初的铁铠甲。1983年发掘广州西汉南越王墓时,曾发现1领卷曲呈筒状放置的铁铠甲,整领铠甲用709片甲片,丰要是四角抹圆的长方形甲片编缀成。铠甲形状同坎肩相近似,没有领子和袖子。前襟敞口,前身比后身短,前胸和后背的下部左侧相连接,右侧相对应处为敞开式,可以叠合后系带连接。前胸从横排后居中的甲片分别向两侧叠压编缀,直到后背压在最中间的一片甲片上。纵排甲片从上而下依次叠压编缀,铠甲的右肩上有系带的痕迹,前胸右侧也留有丝带穿过的痕迹。

推测可能是穿着后用打结的形式将两者连系起来。在铠甲的下半部有用丝带穿过的甲片上编饰出三个套台的菱形图案,很富有立体感。从铠甲的肩部和底缘残存的痕迹观察,原来铠甲以锦类织物包边,表明制造工艺精美细致。内里留有一些皮革衬的痕迹,证实铠甲原来内加有衬里,在穿着时可避免甲片磨伤肌肤。

从上述考古发掘出土铠甲的情况看西汉时期铠甲日趋精湛,战国时尚处于萌芽时期的铁铠甲,到西汉已经成熟,成为最主要的防护装具。而铠甲的制造工艺水平也已日趋成熟。从甲片的制造、编缀方法和铠甲的形制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制度。也可以说中国古代的铁铠甲的基本特点,这时已经大致具备了,以后只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而在甲片的基本形状和组编的方法等方面变化不大,主要的变化表现为:一是铠甲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二是铠甲的类型日益繁多和防护的身躯部位日益加大。

铁铠甲在西汉时期成为主要的防护装具,首先是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锻钢技术的应用。西汉时以块炼铁多层迭打的钢为主要材料制造刀、剑等兵器,并用淬火来局部提高刃部的硬度和保持兵器所必需的韧性,并在块炼渗钢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百炼钢”的技术。为了对付日益锐利的钢铁兵器的进攻。防护装具也随之改进,采用了先进的锻炼技术。根据已作过金相鉴定的西汉铁甲片标本得知,表面为铁素体退火组织,中心部分含碳稍高,表明所用的材料是块炼铁,锻成甲片后,经过退火,进行表面脱,碳,提高延性。关于汉代军队装备铁铠甲的情况,还可以从居延汉简里看到一些有关的记录。

例如在当时甲渠候宫所在地破城子曾出土过以下的简文“第十五燧长李严铁靼瞀二中毋絮今已装,铁铠二中毋弩今已装,六石弩一组缓今已更组,五石弩一太弦三分今已亭。覃矢十二干栌呼未能会,三十干栌呼未能会。”竹简上记录了当时一个燧长检查和修理的兵器,其中有两套铁铠甲和兜鏊,两张弩和长箭、短箭。同时曾在候官遗址中发现了铁铠的甲片。此外我们从居延汉简里读到不少关于铁铠甲的简文,从中可以了解到汉代居延烽隧的守卫者中,铁铠甲和铁兜黎是普遍使用的。

在居延汉简里,除了有关铁铠甲的简文以外,也有一些有关皮甲的简文。这也反映出当时铁铠甲排挤了皮甲成为战场主角以后,皮甲仍在配合铁铠甲使用。

1955年在长沙南郊侯家塘清理的一座西汉墓里,发现有皮甲的残片,甲片分长方形、方形和椭圆形等,都是用薄革两相类合的“合甲”,外表髹漆,制工精致。

和楚墓内出土的皮甲片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一在制工上更为精致,二在形制上尺寸更小。1942年在发掘乐浪王根墓里,也发现过1领皮甲,甲片已经散乱,残存的甲片有两种,一种高7.4厘米、宽3.2厘米;另一种高5.4厘米、宽3.6厘米。看来前一种接近铁铠第一类大型甲片,后一种接近第二类即中型甲片。

这件皮甲的甲片上涂着黑漆,大概也是模拟“玄甲”

的制品。从工艺方面看,汉代皮甲比战国时期的皮甲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它的形制明显地承受了汉代铁铠的影响。

唐代铁铠

到了唐代铠甲仍是军队的重要防护装具,种类繁多,据《唐六典》记载,铠甲有十三种:“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乌缒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这些铠甲中,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缒、锁子等都是铁铠甲,皮甲以皮革制成,其余白布、皂绢、布背、木甲等都是按其所用的材质命名。

明光铠在唐代还是主要的铠甲之一,《唐六典》把明光铠列为首位,唐代骑兵和步兵都有装备。唐代明光铠具有时代特征,按时间顺序和铠甲的细部结构变化可以把唐代明光铠分为五种类型。代表第一类型的明光铠,以650年前龙门石窟潜溪寺的天王雕像所披的铠甲为代表,铠甲带十字形伴在胸前,左右各有一金属圆护,肩覆披膊,腰带以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以护住大腿,小腿上缚有“吊腿”,这与北朝时的明光铠不同,已发展为典型的唐代铠甲。代表第二类型的明光铠是麟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的涂金釉陶俑,俑头戴着兜鍪,有顿项及护耳,颈有项护,甲身前部分为左右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圆护,胸背甲在两肩上用带前后扣联,甲带由颈下纵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后,然后束到腹部,腰带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其下露出绿色绘宝相花纹的战裙。两肩的披膊分作两层,上层为虎头状,虎口中吐露出下层那片金缘的绿色披膊。代表第三类型的明光铠是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出土的陶俑,其中一件陶俑高995厘米。俑身贴金饰彩绘,脚下踏牛,所戴兜鍪左右的护耳外沿向上翻卷,颈上围着一周颈护,披膊呈龙首状。胸甲从中间分成左右两个部分,上边有凸起来的圆形花图案,上缘用带向后与背甲扣联,从领下纵束甲带到胸甲处经一金属圆环与一横带相交,腰带上半露出护脐金属圆护,腰带下边左右各垂一膝裙,小腿缚扎吊腿。腹甲绘成山纹状,铠甲制作精细。代表第四类型的明光铠是长安三年(703年),独孤君妻元氏墓出土的彩釉陶俑。俑头戴兜鍪,护耳上翻。顶竖长缨。项护以下纵束甲带,从胸前横束到背后,胸甲从中间分成左右两个部分,上面各有一金属圆护。腰带以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肩部覆披膊作龙首状。

敦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洞窑中,能够见到这种类型的铠甲,像第319窟和第79窟的天王像,这些铠甲上扣连着胸甲和背甲的带子刻画得较为明显。代表第五类型的明光铠是敦煌莫高窟第194窟的神王塑像,兜黎的护耳部分翻转上翘,甲身连成一个整体,背甲和胸甲相连的带子,经过双肩在前扣住,胸部和腰部各束一带,腰带的上半部分露着护脐圆护,披膊作成虎头形,腿上缚着帛腿。这种类型的铠甲是综合了上述四种类型的铠甲变革而制出来的。为未来的铠甲制作创造了先例。铠甲从65O年左右直到中唐时期,兜鍪下带有较长的护耳,下面可以接到颈甲处,这样能够安全地保护住武士的头部,身甲胸部两边的金属圆护和背甲在肩头用带扣联,腹部上的金属圆护,护住了士兵的整个前身,加上身甲下面垂着护双腿的膝裙和小腿上的“吊腿”,使得士兵的全身都得到铠甲的保护。

从中可以看出,铠甲发展到唐代以后,制作相当考究,结构也更趋完善。

皮甲胄发展到唐代仍在沿用,山西太原附近出土的陶俑,身披模拟的皮甲,结构简单,甲身连成一片。

制作时先把皮革制成甲片,然后编缀成铠甲。敦煌第322窟的神王塑像身披的铠甲是模拟皮甲制作的,披膊和膝裙都是整片的,上面绘着横直的条纹,沿用着早期的制作工艺。

唐代用织物绢布命名的铠甲,是供仗卫卤簿使用的,绢布甲的外形豪华美观。李仙蕙墓中出土过一件彩绘陶俑,俑身披的铠甲是模拟华丽的绢甲,绢甲以蓝、黄、绿等彩色绘成流云,缠枝、宝相等美丽漂亮的花纹。

裆衲和明光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放马大泽中,草好马着膘。

牌子铁档,枉锌鹤尾条。

前行看后行,齐着铁柄裆。

前头看后头,齐着铁柄裆。

这首乐府中的横吹曲辞,唱出了南北朝时期骑兵身披铠甲行军作战的生动形象。骑着肥壮的骏马,身披祆两裆铠头戴插饰着鹤鸟尾条的铁兜黎,列队驰骋在大泽中。这首梁企喻歌共有四曲,应为北方民歌,道出了豪放、勇敢的北方民族精神。北方的民歌成为江南乐曲,反映出铁柄档铠是当时南方和北方都普遍使用的铠甲。至于栖档铠开始出现的时间,至少可以上溯到三国时期。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已记录有一领栖档铠。这种铠甲所以称为柄档铠,是因为它的外貌像当时衣服中的柄档。据《释名》一书解释裥裆铠时说,“其一档胸,其一档背也”。柄裆铠的前面是裆胸的胸甲,背后是裆背的背甲,在左右两侧的腋下相联,两肩处用带将胸甲和背甲扣连。由于柄档铠身长只及腰部,穿着以后两臂挥舞兵器搏斗时很方便灵活。《太平御览》引曹植表说:“辆档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说明曹植时已使用了柄柄档铠,又由于辆柄裆铠与一般铠甲的比例为1:10,可以看出栖档铠的数量比一般铠甲的数量少得多,证实栖档铠在当时还应是一种数量较少的新型铠甲。至迟到南北朝时期,这种铠甲才发展成军队的主要防护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