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特种导弹科技知识(上)
16133700000026

第26章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是地空导弹系列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射程最近、射高最小的一种轻型防空武器,主要配备于作战地域前沿或重要设施的防空区域,主要打击对象是低空、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

低空飞行是指1000米以下,超低空飞行则指10~100米高度。低空和超低空多在雷达盲区之内,地形较为复杂,利于飞机、直升机隐蔽接敌。同时,由于地空导弹的最小射高和射程往往难以覆盖这一区域,从而为敌机突防留下了一块空白区域。70年代以来,越南战争、中东战争、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中都成功地利用了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战术,有人将之称为“一树之高”的进攻战术。

越南战争中,1972年以前,平均每10枚地空导弹就能击落一架来袭的美军飞机;1972年以后,由于采用了低空、超低空突防战术,平均每130枚地空导弹才能击落一架飞机。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上百架飞机以掠海面10米的高度飞过地中海,又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在雷达盲区中飞行,直奔埃及的9个军用机场,结果300架战斗机被击毁于地面。海湾战争中,F-117A战斗机以50米高度飞临目标上空投弹,从而大大提高了激光制导炸弹的命中精度。

空中目标在战术上采取的新的变化,必然影响武器发展的相应变化。飞机、直升机以10~1000米高度进行低空、超低空飞行,再用射程250公里、重达10吨有余、长约17米的大型中高空地空导弹攻击显然不妥。为此,从70年代以后,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便应运而生。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美国的“红眼”和苏联的SA-7;第二代是美国的“毒刺”、英国的“吹管”和瑞典的RBS-70;第三代是美国的“毒刺”改进型、法国的“西北风”和英国的“标枪”、“星光”。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一般采用专门的发射器进行肩扛发射,发射器为一次使用型;导弹长约1米左右,最长达1.5米;弹重10公斤左右,最重15公斤;有效射程为2~7公里;有效射高也为2~5公里;飞行速度2600千米/小时左右,个别能达4~6;动力装置多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时用助推火箭发射,离发射筒数米后主航发动机启动。这种导弹具有小巧、轻便、隐蔽发射的特点,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说阿富汗游击队用它击落了500多架飞机和直升机。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最大特点就是小、轻、快、猛,不需专用电源车、指挥车和成套的保障设备,便可在敌前沿作战区域内进行隐蔽攻击,因此属单兵点防空装备。为了突出上述特点,发射和制导就要力求简便,决不能像“爱国者”那样复杂。发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肩扛式发射,一种是依托式发射。

肩扛式发射就是发射者呈站立姿态,发射仰角选在15°~65°之间,将发射器置于肩上,用单目瞄准镜进行瞄准、像发射反坦克火筒那样扣动扳机便可。这类发射方式最典型的是美国的“毒刺”导弹,这种导弹全长1.52米,弹径0.07米,发射重量10.12公斤。发射筒重约5.7公斤,长约183厘米,口径0.09米,为玻璃纤维质材料制作,筒上备有便携背带。依托式发射方式是指发射装置装在三角支架上、车辆上、舰船上或任何固定及移动的平台上进行发射,此类发射方式的典型型号是英国的第三代“星光”导弹。“星光”是便携式导弹中性能最好的一型,它可单兵肩射,也可用支架发射,还可用八联装发射车发射。这种导弹有两大特点,是所有便携式导弹所不及的。一是采用了一种新型火箭发动机,导弹发射2秒钟后,便可在300米之内将飞行速度加到5200千米/小时,其飞行速度最大可达7800千米/小时;二是采用了多弹头战斗部,一个战斗部内可分离出3个子弹头,它们不仅能以高速动能穿甲和高爆进行杀伤,还能从三个不同方向分进合击一个目标,这不能不让人拍案叫绝。“星光”有效射程7公里,单发命中精度高达96%。

单兵便携式导弹的制导方式一般比较简单,因弹体太小,无法装设雷达和微处理机等复杂的制导设备,故多采用光学、红外和复合制导等方式。“毒刺”导弹采用的是光学瞄准和红外寻的,属主动式制导方式。导引头装在导弹最前端,用以探沿飞机辐射出的高温热源,然后将目标信息传给电子组件,转变为指令制导,控制伺服系统动作,从而按比例导引法飞向目标。

“星光”导弹主要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在导弹飞行阶段,采用指令瞄准线制导,即半自动无线电指令制导,射手只需用眼睛跟踪目标,使之保持在瞄准镜的瞄准线上即可;3个子弹头脱离母弹后,即由激光波束制导,在激光的导引下,3个子弹头从不同方向分进合击,摧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