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儒学文化东方巨子(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136700000010

第10章 伦理思想——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道德伦理学说,是为了维护“礼”而提出的。那么“仁”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解释为“从人从二”,即“人与人相与也”

(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意为人与人之间要相爱,如何做到爱人呢?一方面是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满足的要求,也要使别人得到满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别人对待自己的,也不要强加给别夫)。孔子的“仁”还包括“恭、宽、信、敏、惠”(待人恭敬、宽大、守信用、勤快、恩惠)。“刚毅木讷,近仁”(刚强、果断、朴实、说话慎重,这就接近仁了)。“居处恭、执事敬”

(居住在家谦恭,办事认真严肃)。

“仁”和“礼”的关系怎样呢?他认为克制自己,使之符合“札”的要求,这就是“仁”。具体办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凡是不符合礼所确定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孔子认为一旦做到“仁”,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了。由此看来,“仁”的标准是“礼”,只有按礼的规定办事,才称得上“仁”。然而,能真正算得上仁的微乎其微。因为孔子服中的“仁人”是“成人”(完美的人),必须兼备“知、廉、勇、艺”,而又“文之以礼乐”(按札乐规定做事)才行。

孔子的“仁”具有政治的内容,是一种治国之道,其基本内容是“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私欲,使之符合周礼)。”他还认为“仁”与“不仁”是能否守国的关键,所以为政要小心谨慎。办事要慎重,像接待贵宾一样,也要像在大祭一样。对待民众,统治者要爱,施行仁政。《札记·檀弓》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孔子路过泰山旁边,看到一个妇女在墓前痛哭,便叫随行的子路上前询问缘故。那妇女说,过去她的公爹和丈夫先后被老虎吃掉,现在儿子又死于虎患。孔子问她为什么不离开这个有猛虎的地方迁到别处去呢了那妇女说,因为这里“无苛政”。孔子听了,深有感触地对同行的弟子们说:

“你们知道了吧,苛政比猛虎还要厉害。”这则有名的“苛敢猛于虎”的故事反映了孔子对苛政的憎恶。

个人如何做到“仁”呢?孔子认为是从近处做起。如能有一天致力于仁,他从未见有力不足的。

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说不上“仁”。但是,像令尹子文那样忠君,陈文子那样清高,都算不上“仁”,仁者必须先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得到收获。要保持仁也不容易,他的有名弟子如子路、冉求、公西赤等,虽各有所长,但都谈不上“仁”。在孔子心目中只有三人是“仁”

人,即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讲礼让;管仲“如其仁”,认为他保全天下之民,可以算得上“仁”。孔子认为“民”(民众)可以实行“仁”。

而使他们懂得孝悌之道是仁的根本。因为只要做到孝悌,民众就可以不犯上作乱了;而假设一个人能立志于“仁”,这样他就不会做坏事而当顺民了。

显然,孔子主张以仁来调和阶级矛盾,同时也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使统治能长治久安。

孔子很少谈“性”和“天道”,而谈仁的地方很多。可见他不重视天道,也不相信鬼神,更多的是重视“人道”。人道就是“仁”学。他继承了春秋“天道远,人道迩(迩,近)”的传统,进一步强调了“人道”的重要,专门论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在儒学思想史上可以说是孔子的重大贡献。而且“仁”学为后世的统治者利用并加以改造,成为一套思想体系,起着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的作用。就其伦理“仁”学和“仁政”政治学说而言,既有保守的东西,也有进步的因素。

对不是立足于追求眼前的事功,而是着眼于长治久安的统治阶级,孔子的学说正符合他们的要求。因此,当历史迈过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度过短暂的秦帝国,在汉代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封建社会以后,他的政治伦理学说就为历代统治者广为崇奉,对后世起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