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法绘画(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136800000040

第40章 康里崾崾

康里崾崾(1295~1345年),字子山,号正斋,色目康里部(元代属钦察汗国,今哈萨克斯坦)人。

官居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康里崾崾生活在元代中后期的少数民族家庭,从小受其父亲的影响,风流儒雅,博览群书,对书法情有独钟。他的楷书学颜真卿、钟繇、虞世南,行草书师承羲献父子、米芾、怀素,同时也借鉴史游、皇象章草笔法和两汉竹简、写经爽利、劲健的气派。康里崾崾精勤书法,练字废寝忘食,据说他每天从衙署回家,要写满一千个字才用餐。当他听说大名鼎鼎的赵孟兆页每天练一万字以上时,颇不以为然,自称“余一日写三万字,未尝以力倦辍笔”。

在真、行、草诸体中,康里崾崾以草书最负盛名。他在王羲之行草书中花费大量的精力,临帖时严守法则、一丝不苟,草法很逼真地表达出王羲之的笔意。而在创作中则飞动放纵、转折劲健,在秀媚中透出道劲之势,可看到王献之、米芾那种翻霍迅疾的影子。在康里崾崾的许多草书作品中,或多或少地融入了章草笔法,节奏强烈,锋势锐利,起止行态斩钉截铁,在结字构形上章草和今草并用,以纵势取姿,通篇神爽气畅,有奔腾而下、势不可遏之状。明代解缙评“子山书如雄剑倚天,长虹驾海”。《四友斋丛说》评价“书从大令来,旁得米南宫,神韵可爱”。

值得称道的是,当妍丽纤巧、姿媚秀润的书风在元代书坛上竞相效仿、陈陈相因的时候,康里崾崾不随世俗、卓立独行,自铸面目。与赵孟兆页相比,康里崾崾用笔率意,出锋犀利,直来直往,无所顾忌,形成奇崛独出、刚劲雄放的书风,正因为与众不同,才令中原的书家们刮目相看。明代《书史会要》称“评者谓国朝以书名世者,自赵魏公后,便及公也”。

在书法创作上,康里崾崾是元代书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书法理论上也有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

如他的《临池九生法》,就是从9个细微之处触及了创作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情绪的关系,篇幅虽然不长,读起来于创作十分有益。

康里崾崾的书法创作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明代着名书法家宋克等人在创作中借鉴康氏的草法。谈起元代书法,必定要论及康里崾崾。

康里崾崾的作品还有《李白诗卷》《谪龙说卷》《述笔法卷》《渔父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