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137000000015

第15章 龙与帝王的象征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统治者将自己与龙相联系,无不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或因其出身低微借此提高威信,或因社会动荡以此麻醉人民。

在上古时期,由于龙是通天神兽,是神的助手而被先民们所尊祟。这样就产生了居于一国之尊的国王或国君有被喻成龙的可能性。春秋时代,龙逐渐被视为君象,如《易经》中就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之类的句子。而当五行循环、五德终始的理论与瑞符说产生、龙作为瑞符而起到表明某一统治有合法性的作用时,龙就与君主有了直接的联系。上古时期的统治者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在春秋后形成的文献中都被说成是与龙有关。

秦始皇曾被称为“祖龙”。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三十六年(前211年),秦的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一块玉璧拦住使者说:“请把这块璧交给滈池君(即水神)。”然后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清楚,但人忽然不见,仅有玉璧放在地上。使者将璧带回,并将经过奏报给秦始皇。秦始皇默然不语良久,才说:“这个妖孽能预知的不过是一年之内的事情。”退朝后他说:

“祖龙是指人的祖先。”又谕令御史大夫看那个玉璧,发现是8年前秦始皇渡江时为祈福而沉于江的那块。据后人的解释,这是因秦暴虐无道,上天已不再福佑秦的统治,派妖鬼化人形将秦始皇奉献的玉璧退还,以示不庇护之意,要使者将此璧交给如周武王那样的有德者,讨伐暴秦,取而代之。祖龙即指秦始皇。后人有诗论及秦始皇焚书:“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困锁祖龙居,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祖龙同样指秦始皇。

秦汉之后,龙与封建帝王有了“血缘”关系,在历代“真龙天子”们的推崇与褒扬下,龙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也变得更为威武神圣。

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后,龙的形象与皇权联系起来,成为皇家的徽记。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他的后代称为龙子龙孙,他的服饰被称做龙袍,他的一切用品都刻画上龙的形象。那么,龙是怎么成为帝王的象征的呢?

来由大概有两个:上古的帝王天神大都是龙,或具有龙性。像我们提到过的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唐尧、虞舜、夏禹,还有以龙为官的太昊,乘龙而行的句芒,生子句龙的共工,以猪婆龙为乐师、教飞龙效八方风音的颛顼,以及因母亲感龙才有幸出生的帝喾,等等。中国人生来尚古,喜欢效法圣贤,过去的帝王是龙,后来的帝王自然也是龙了。即就是不具备龙性,也得设法把自己包装成龙。

再说,龙要管地上的水,又要管天上的水,这就得具备在天地间来去自由的本领。它可以直达天廷,向天帝反映人间的情况;也可以从天廷下来,传达天帝的旨意,替天帝做事。皇帝不是说自己受命于天吗?不是自称是天的儿子,代天帝管理人间吗?显然,龙的神性和君主们的帝王性在这儿扣合在一起。于是,帝王们都成了真龙天子。

好像没有哪个帝王不说自己是龙的。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于是被称作祖龙。汉高祖自称是母亲刘媪与蛟龙相配后所生,生得隆准而龙颜。

龙作为皇帝的代称,换句话说,“真龙天子”出现,是在汉初。汉高祖刘邦首先利用龙来给自己涂上一层神秘色彩。《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父太公,母刘媪。刘媪在大泽坡上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此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太公去看视,见刘媪身上附有一龙。不久刘媪就怀有身孕,生下刘邦。刘邦高鼻梁、龙须,左股上有七十二黑痣,未发迹时常向人赊酒喝,醉倒的时候,其身上有龙盘绕。显然这是为神化刘邦而编造的故事,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意图。

在刘邦始作俑后,历代帝王也深悉了其中的奥秘,都在“龙为君像”上打算盘,神化自己。汉武帝在龙的皇权化方面比刘邦要厉害得多。他特别相信五行之说与方士之术,对龙为帝瑞笃信不移。在武帝一朝,因龙瑞符而发生的折腾有几十次,河溃认为是神龙动怒,建龙渊宫以敬龙;有人献犀牛,以为是麒麟出现;有人献异马,他将其当做龙马。他相信可以乘龙登天,派出数千方士去寻找神仙,采制芝药。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王”的受命之符。

唐太宗四岁时,有书生称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即不见踪影,于是他改名为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夺得了后周政权,因此更需要神化自己来避免舆论的指责,于是便称他在任宜州王、镇守荆州时,就有黑龙跃上他所乘之船。如此种种,史不绝书。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大诗人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表上后,新党官员们马上从中嗅出了苏轼的不满情绪,他们决定找一个借口,再给苏轼一点颜色。

诗人的天性是吟颂,无论是欢乐还是愤怒,都可入诗。苏轼的弟弟苏辙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诫他: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但苏轼还是借诗抒发胸臆,宣泄胸中的块垒,于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个月后,即被押回乌台(即御史府,宋代纠弹百官的机构)。

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蛰龙,不臣莫过于此!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不过是封建社会千百起文字狱中的一起,但原因较为特别,即因龙而起,文字中对龙的态度有了问题。因为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又是皇帝的代称,皇帝是真龙天子。太和殿中金龙蟠曲造型庄重华美的御座,天安门前高高耸立玉龙盘旋的华表,巨龙缠绕绘有海山江崖的巨大立柱,云霞灿烂龙团锦簇的蟒袍以及各种雕有龙的饰物器具,无一不极力凸显帝王的高贵与尊崇。

龙成了皇帝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一些带龙字的词汇就成了皇帝的专指词汇。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间时(多指开国之君)称“龙潜”,新王朝创立称“龙兴”,皇帝的容貌称“龙颜”,皇帝死亡称“龙驭宾天”,即乘龙升天,此外还有龙椅、龙印、龙裳、龙辇等。一些帝王热衷于以龙为年号,据研究者统计,在中国历史上,以龙字作年号的君主不下二十位,但可笑的是,其中多数国势衰微,甚至是国灭身亡。龙并不能为他们帮什么忙。

帝王对龙的利用,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对龙纹的把持与垄断。这主要体现在对带有龙形象的服饰的使用上。东汉时,九卿以下官员已经没有资格穿有龙图案的服装,元代不但不准常人穿用有龙凤图案的服装,市街店铺也不准织造、出售有龙凤图案的布匹,违者除物品没官外,还要把犯禁之人拘捕严惩。但由于龙纹的流行年代久远,统治者一时不能完全禁绝,又采取了变通方法,即将龙分为三六九等,那种双角五爪的龙形象由皇帝专用,其他三爪、四爪的龙纹可以民用。明代模仿前代,禁止民用龙纹,同时对大臣朝服的图案也作了规定。相比之下,倒是清王朝相对宽松一些,它规定文武百官可穿蟒服,但蟒数及颜色各有等差。龙纹器物,除皇帝专用色(明黄)外,一般不禁止。历代皇帝的服装则极尽华丽,滥用龙纹以示帝王的威权。以明清帝王的服饰为例,皇帝的衮服为玄衣黄裳,装饰有十二种图案,称十二章。衣自上而下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自上而下绣宗彝(本意为一种祭器,上有虎与雌雄两种兽形,这里指两种兽的周案)、藻、火、粉米(白色米形花纹)、黼(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黻(青黑相间的花纹)。蔽膝与裳同色,绣龙、火和山的图案。十二章中以龙纹最为突出,其他不过是点缀。明代又规定皇帝的朝服除了十二章外,还要有十二团龙。帝王的其它衣服也尽为“龙”气,可称满身皆龙,甚至皇后的锄服也爬满了龙。

封建帝王垄断龙纹的目的是加强专制统治,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到挑战。因而,任何对龙的冒犯常常被君主视为对专制皇权的冒犯,都可能招致大祸。韩非子曾说过,龙虽然有时柔顺得可以与它一起嬉戏,但它颈下有逆鳞径尺,碰了逆鳞,龙就会翻脸不认人而杀人。韩非子认为君王应有逆鳞。历代帝王神化自己为真龙天子,也就自然地承继了龙的逆鳞,触犯专制皇权、包括对龙表现出不敬的言行,都可能遭到严惩乃致杀身灭族。所以大诗人李白在《猛龙行》中感叹:“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明清以来,中国封建皇权达于鼎盛,极度膨胀,帝王猜忌心极强,对皇权有意无意的冒犯都是犯龙鳞的行为,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血案和文字狱。

明代画家盛着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名重一时,洪武年间供事内廷,为皇帝服务。他奉旨为一寺院画影壁,画了一幅“水母乘龙背”,结果朱元璋以“不称旨”为罪名下令将盛着处死。朱元璋出身卑贱,疑忌心极强,很可能是他认为这幅画中龙被人骑是对他的嘲讽,于是制造了这起冤案。清代乾隆二十年(1756年),内阁学士胡中藻主持广西学政,出试题取《易经》中“乾之爻不像龙说”

一句,结果被控为诋毁乾隆。因为隆与龙同音,是暗指乾隆不是真龙天子,因而获罪,收监后又顺蔓摸瓜,查出胡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类的句子,于是胡中藻被处死。

由于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功能与形态、类别又多种多样,更由于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已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专制帝王们无法对龙实行绝对的垄断。相反,帝王们的恣肆自为激起了人们的反感,出现了对龙的憎恶和否定,产生了毒龙、孽龙之说。毒龙本为佛经语,指一种害人之龙因受戒而顿悟,忍诸般苦,以至命绝,最后终于成佛。但人们用这一概念主要意指害人之龙或害人的邪念。唐诗人王维就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的诗句。所谓孽龙,乃是降灾之龙。本来在上古,龙代表天帝表示其赏罚,但降灾之事逐渐被称为“龙蛇之孽”,于是有了妖龙、孽龙的称呼。相传秦李冰任蜀郡守,蜀多水患,并有孽龙食人。李冰及其子二郎降服孽龙,锁于江上,水患遂息。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及梅山七圣即从此而来。孽龙除了指残暴、兴水患害民的龙以外,还指历史上的暴君,如夏桀、秦始皇等人。对毒龙、孽龙的指斥,反映了历史上人民群众对专制皇权的不满与反抗。除了这种直接的指斥外,人们还在文学作品中对龙嬉笑怒骂。如在《封神演义》《西游记》中都有“哪吒闹海”的章节,作者不但借哪吒之口把龙王称为“老泥鳅”,而且还设计了将龙太子打死、揭鳞抽筋的情节,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向。

对“真龙天子”的最直接的否定是农民革命的熊熊烈焰。

还在龙与帝王结缘不久的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就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近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把清王朝的皇帝称为“蛇妖”,宣称以农民自己的真龙天子来取代封建阶级的真龙天子。他赋诗言志道: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震水南日月边。

展爪却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易像飞龙定在天。

但是,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会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龙奇特的容貌与神异的行止,也引起了古代文人的种种遐思臆想,成为文人骚客颂咏描绘的一个主题,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一批异彩纷呈的财富。尽管龙曾长时期被与封建帝王连在一起,但人们仍然把龙视为喜庆吉祥与尊贵的化身,把龙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和吞云吐雾、飞翔于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视为一种理想的寄托。在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虎踞龙蟠”用来比喻地势的雄奇;“生龙活虎”形容富有生气、矫健活泼;“龙章凤姿”说的是非凡的神采;“龙飞凤舞”比喻笔势的奔放飘逸;“藏龙卧虎”形容人才济济却隐而未露;“龙凤呈祥”

比喻婚姻的美满和谐……古汉语中,以龙为喻的褒美之词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