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137000000002

第2章 龙的国度龙的传人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在距今约一万多年的洪荒年代,先民们就对龙顶礼膜拜。龙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甲骨文中有三十六个不同写法的龙字。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陶器和玉器上刻出了古朴拙稚的原始的龙形象,而在商周时代瑰丽精美的青铜器物上,那千变万化、令人目眩心醉的各种龙纹更是使人叹为观止。甲骨文和金文上的“龙”字都属于象形文字。罗振玉释作“龏”,郭沫若释做“龚”,该字呈双手奉龙之象,具有崇拜龙的含义,明确地表明龙的形象与含义。《说文》:“龙为长麟虫,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春秋时代楚国宋玉对楚王进言说:“神龙朝发昆仑墟,暮宿孟诸。超腾云汉表,婉转四渎里。夫尺泽之鲵,岂能料江海之大。”《楚辞》:“神龙失水陆居,裁蝼蚁。”可以看出古人对“龙”敬畏。

老子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在三黄五帝时代以前,龙的信息就广为存在。人文始祖伏羲氏称“龙师”,在传说中,伏羲还是一位“龙子”。《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山海经》云:“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起腹,在吴西”,都传说伏羲为雷神之子,是其母与神感应而生,与龙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伏羲氏系族本身就是“龙族”,有所谓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以及黄龙氏等,都以龙为图腾,在渊源上各氏族皆自认由龙所“生”,由此启龙的“传人”的纪元。

天地开辟之后,就该创造生命、繁衍人类了。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这件伟大的工作是由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合作完成的。生活在既遥远,又幽美的“华胥氏之国”的“华胥氏”姑娘,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雷泽中的脚印是“雷神”留下的,这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因此,伏羲本来就是一个龙身人首的“龙种”。由于再找不到其他女人,龙性在身又立志做“人类之父”的伏羲先生,只好和妹妹女娲氏小姐结婚,生下来第一批男人女人。这位堪称“人类之母”的女娲氏,也是龙身人首。这样,在那些汉代的画像石里,人类的这对父母便幸福地相依相偎,或手持吉祥物,相互礼敬,而两条龙尾,就紧紧地环绕着,亲密地交在一起。这大概就是“龙的传人”一说的源头的传说。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黄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

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联、图画中,龙成为了不朽的主题。

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将流传千年的龙文化发扬光大,弘扬一种浩穷天宇的民族之气。

龙,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