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137000000030

第30章 避邪的护符瑞玉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先民便开始了制玉探索。在先人心目中,自然万物本身皆蕴涵着固有的生命潜能,皆有着与人类相同的灵性。这就是所谓“万物有灵”的观念。而作为生命本源的“灵性”和神秘生命力量,则弥漫于各类物质之中,通过与人类的接触、感应与人相互渗透。于是,原始宗教信仰应运而生。在这种宗教情结的驱使下,先民们努力营造出一种充满灵性的神秘氛围,其具体体现便是将各种形象通过纹身、佩饰等方式,与各种人类自身以外的神秘对象进行沟通,从而获得万物身上的灵性和生命力。最早的佩饰大多为取自动物身上的实物,诸如动物骨骼、牙、皮、羽毛等。他们认为佩戴此物,便可具有该种动物的灵性与力量。

到新石器时代,由佩戴实物逐渐发展到佩戴各种动物实物的替代品,于是,原始雕塑初露端倪。在雕塑过程中,先民们逐渐认识到,在各种石质材料中,有色美而质优者,并以玉名之。考“玉”字,乃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中便已现身,属象形字,初意为将三块横玉用一条玉贯连起来,乃玉制以器也。玉的雕琢和制作技术发展迅速,在原始社会阶段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就目前已获得的考古发掘实物而论,辽宁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龟形玉饰、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蚕等等,皆可证明先民已能熟练运用切、割、凿、挖、钻、磨、抛光等工艺技术制作玉器。在原始巫术盛行的文化环境中,这些佩饰一般被认为是可避邪禳灾之护符瑞玉。

在历史上,殷人信鬼,尤尚美玉,此一时期,玉器制作以汇聚西部所产玉材和东部琢玉技术之双重优势而蔚为大观。在殷墟妇好墓中,随葬玉器多达七百五十五件,贵族尚玉之风可见一斑,而动物类玉饰为其主流。随着不同区域文化之间交汇与融合,玉器制作工艺亦逐渐在相互借鉴和整合过程中走向成熟,品类大增,堪称昌盛。因此对玉石质量与品位之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质地坚韧、光泽莹润,色彩绚丽、组织细密而透明、声色舒扬而致远之美石,方可得玉之美名。而产于新疆和田之角闪石,因自如羊脂,光泽温润,被奉为正宗玉材而价值连城。古代巫师赋予美玉以驱邪禳灾的功能,所以社会普遍认为,玉刻龙凤,可永保平安;玉雕神兽,可镇邪除灾,此类制品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玉器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