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冠、巾到帽子
上古时代,冠是贵族服饰的标志。在出现了奴隶主阶级不久的夏代,就有了讲究的礼服、礼冠制度,用来显示贵族的身份。后来,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有资格戴冠的除了封建统治阶级外,还有服务这个阶级的士。在汉代,冠分十几种之多,供不同身份的人和不同场合使用。
至于古代的老百姓,则是用巾包头或结扎发髻。所谓巾,就是用丝或麻织成的布。汉末黄巾起义军的农民战士,他们没有冠,只用黄巾包头,所以有“黄巾军”这个称呼。直到现在,西南人民仍用“帕子”包头,想来是古代“巾”的遗风。
后来,巾给统治阶级看中了。汉元帝额上长着头发,不愿被人看见,也用巾束发,于是臣子们都学着他的样,用巾束起发来。汉末,王公大臣用巾裹头的风气大盛。
自从统治阶级用巾以后,巾的花样逐渐繁多起来。南北朝时,北周武帝为了便于军人戴用,用巾裁制成有四个角的东西,一戴就行。这东西叫做“幞头”,实际上它已是帽子了。
唐代,又有人把四个角改成两只脚。有一种是两脚向左右伸出的,叫“展脚幞头”,是文官所戴;有一种是两脚在脑后交叉的,叫“交脚幞头”,是武官昕戴。到后来就发展成了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纱帽”。由戴帽子比扎头巾方便省事,于是,巾就慢慢地被淘汰了,而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帽子。
古代的“衣”和“裳”
古代的服装有远古与近古两个截然不同的形式。上古式主要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男女穿着一样。至于袜子,在古代是兼作裹腿用的,脚上则穿鞋。鞋袜都用带子系住,所以走路并无不便。即使是武士穿的铠甲,也是同一方式。从商到战国以后,骑马的风气渐渐流行,形式才略有改变。首先是武士,穿裙子骑马,当然是不便的,于是,便在裙子中间开一口子。
但一般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完全改变,例如古代席地而坐的习惯一直保留到元朝的末年。因为是席地而坐,所以仍以穿裙为便。
在此同时,北方因受到外族的影响,通常是穿长袍和靴子,而且他们也不是席地而坐,而是坐在不太高的凳子上的。
隋唐时代,全国统一,生活习惯也渐趋一致,上衣下裳的古老形式不合时代要求,因此,裙子只供妇女穿用,而男子则多穿袍靴。但在正式朝贺或祭祀的大典上,仍旧是上农下裳,作为朝服。一直到清朝,朝服还是有裙子的。
中山装的来历
中山装自公元1923年诞生迄今,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男子最通行和最喜爱穿着的服式。
谁是中山装的创始人?他就是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公元1923年,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不但穿着不便;也不大适应当时中国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对胸式短衫裤,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装的缺点。于是主张以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上加一条翻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这样,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装上农、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的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中山先生说,他这样改革衣袋,为的是要让衣袋放得进书本、笔记簿等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中山先生设计的裤子是;前面开缝,用暗钮;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样的裤子穿着方便,随身必需品的携带也很适用。
协助中山先生裁制中山装的助手名叫黄隆生,广东台山人,原在河内开设洋服店。1902年,中山先生到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其店购物,相与攀淡,黄隆生获悉这顾客就是革命党领袖中山先生,大为倾倒,恳切要求参加兴中会,为革命出钱出力。1923年,黄隆生随中山先生在大元帅府任事,中山先生设计中山装时,就近请他帮同规划和负责缝制,顺利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
裙子小史
我国很早就有裙子这种服式。后汉以来,对女子穿裙子的记载也多起来了。《西京杂志》和《外传》都讲到赵飞燕被立为皇后,十分讲究穿裙子。一次,她穿了一条云英紫裙,与汉成帝同游太液池,当她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时,大风忽起,她像燕子那样被风吹了起来。成帝慌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她得救了,而裙子被拉成许多绉纹。说也奇怪,有绉纹的裙子比原先没有绉纹时反而更美了。此后,宫女们的裙子都喜欢折叠成许多绉纹,叫“留仙裙”。
晋代,裙子的花色品种多起来了,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和紫碧纱纹绣缨双裙等。
隋唐时,裙幅加多,使之既折叠又能蓬蓬然。唐代,妇女一般喜欢穿红色的裙子,所谓“血色轻罗碎褶裙”的便是。天宝年间,妇女则爱穿黄色的裙子。如杨贵妃就是爱穿黄罗银泥裙。
元代后期,妇女们又爱穿素淡之色的裙子。
明代,流行褶裥长裙,以红色为主。
清代,品种增多,有风尾裙、百褶裙、月华裙、鱼鳞百褶裙以及丁当响裙等。
辛亥革命时,妇女们还是以穿裙子为主。北伐战争时,年轻姑娘喜欢穿短裙。
“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这是描写江南农村妇女穿着裙子插秧时的情景。
我国少数民族妇女,更是爱穿各色各样的裙子,真可谓五光十色,绚丽多彩了。
鞋与靴
清代,穿礼服或公服(袍褂)时,必须着靴。而在古代却恰恰相反,非但要穿鞋,而且在最隆重的礼节中,还要脱去鞋子才算恭敬。汉朝的萧何,是个开国功臣,皇帝给他的特殊待遇是“赐剑履上殿”,可见平时上殿先要解除佩剑,后脱下鞋子。直到唐朝,正式的朝服,皇帝是白袜黑鞋,大臣是红袜红鞋。平时才是穿袍着靴。
南北朝以前,汉人是没有穿靴的习惯的。周武王伐纣,他是穿着鞋子去打仗的。当时男人的鞋子和女人的一样,非常华丽。战国时的春申君有三千宾客,其中第一等人穿的鞋子是珠子嵌的。这与当时的建筑和交通工具有关,因为古代的房屋内都是铺着席子,而出门都是坐车,所以不觉得穿鞋子的不便。
尤其在魏晋以后的南方,更加简便,只穿木屐了。到了六朝的末期,南方的士大夫生活散漫到了极点,还要穿高跟的木屐。
颜子推在所着的《颜氏家训》中,对于这种过于追求舒服的装束是持反对态度的。
隋代统一南北,南方人的生活习惯被迫放弃。但为了追求简便,却把袍褂作为通行的装束。从此以后,不论是礼服或便服,都穿靴子。只有在家里闲居的时候才穿鞋子。大约一百年以前,在北京的街上还可以看见大多数人是穿袍褂、戴红缨帽、着靴子的。这是当时的风俗,并非都是因为服务于官厅的关系。
木屐的由来
木屐,就是木制的鞋子。提起它,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哩;春秋时,晋文公出国流亡十九年,即位以后,便封赏他的追随者。追随者之一介之推却不受禄,隐于深山,敦请不出。后来文公以火焚山,以为这一下子可以把他逼出来了。但介之推仍然不愿出来,抱树焚死。事后,文公甚为哀惜,便以这棵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如果以这个故事为依据,那么,木屐的出现,已是二千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木屐已普遍流行。相传孔子在蔡国时,夜间还曾被人偷去一双木屐。孔子的木屐与众不同,它的长度竟达一尺四寸!由此可见,当时木屐不仅为一般平民穿着,而士大夫亦喜穿用。到了宋代,京师长者就都穿着木屐,仕女出嫁,亦以漆画制彩屐为妆奁。
广州的木屐也源流久远。明末清初,仕女及小孩多穿红皮屐,男人则穿黑皮屐,样如便鞋。当时出售木屐,只由杂货店兼营。后来,便有专营木屐的商店出现。广州的木屐发展到近年,大致可分为白屐、漆屐、花屐三种,款式也多样。广州的木屐还远销海外,深受顾客欢迎。
化纤的发明与发展
十七世纪,欧洲科学家们觉得,仅靠蚕儿那小小嘴巴所吐的丝,是不能满足人们穿着绸缎的需要的!他们力图找出人类自己造丝的道路。
1664年,英国生物学家霍克,在系统地研究蛾蝶类昆虫的生理结构之后,发表了文章,肯定人类完全可能用人工生产出丝来。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和工商业者的注意。
接着,法国自然科学家卜翁,因为要探索蜘蛛吐丝结网的奥秘,饲养大量蜘蛛,进行了反复的实验。他发现,蜘蛛的丝是由它用肚子里的粘液喷射到空气中凝结而成的。于是,他剖开许多蜘蛛的腹壁,取出它们分泌粘液的胶囊,收集大量的粘液,用人工方法抽成细丝,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副“人造丝”的手套。但又细又脆,不能遇水。这一副手套,至今还保存在巴黎国家研究院中。
1855年,瑞士科学家奥丹玛斯经多年的钻研,发现用硝酸棉花溶解到酒精里,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制出用来抽丝的粘液。这是人工造丝的一个重大的突破。这种丝称为硝酸丝。1889年,法国人查顿把自己合成的硝酸丝加工织成色彩绚丽、光耀夺目的衬衣。这是世界上第一件用人造丝制成的衣服,当时轰动了欧洲。
但是,硝酸丝的原料靠棉花,这样还不如直接育蚕缫丝;其次硝酸丝的制品很不结实,易燃烧。穿在身上,有“引火烧身”之虞。
1891年,英国化学家克鲁斯和贝文,发明了以木材、芦苇、甘蔗渣制造粘液的方法,用它制成粘液同样可以抽丝织绸。这一发明为人造丝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05年,英国建成了第一座粘胶纤维工厂。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这种产品是利用自然植物固:有的纤维为原料的,叫“人造纤维”
或“粘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