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是颇具特色的建筑物之一,它那独特的造型、华美的装饰都令人叹为观止。传统的大门为有厦门楼式建筑,一般作三间牌楼形式。大型住宅采用的是“有厦出角式”,平面作八字形,屋顶翼角尖长飞翘,檐下装饰木质或泥塑斗拱。斗拱跳头雕成龙、凤、象、草,斗碗雕成八宝莲花,有的全部涂以棕色油漆,有的用木质以突出雕刻“淡描蛾眉”之精妙,有的饰彩色贴金油漆,更显富丽堂皇。斗拱以下是,重重镂空的花杭,翼墙(八字墙)上砖砌格框,格框内或嵌以风景大理石,或彩塑翎毛花卉,或画山水人物,或题名辞佳句。至于中小型住宅,一般采用“有厦平头式”,以薄砖镶砌装修门头之各部位,线条柔和的屋脊屋面之下配以白灰粉刷,显得朴素大方,别具一格。近代出现的一种无厦大门,形制虽然有所变化,但同样用砖雕、泥塑、镶砖等手法装饰得精美别致。
精于装饰,是白族民居的又一特色。装饰的部位除了大门、照壁外,还有墙面、门窗、梁柱、天花、地坪。装饰的手法有木雕、泥塑、石刻、彩画、大理石、镶砖等。墙面不仅外加粉刷,而且要装饰。房屋后墙檐下,常砌入薄砖以划分出框档,并以黑、灰两色勾画出框档线脚、六方砖及空斗墙等图案,大型住宅更在框内绘出山水风景并题写诗句。山墙的腰带厦具有保护墙体功能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山尖或全部用黑白彩绘装饰,绘出大山花,空位绘成砖块图案;或用浮雕式泥塑做出山花,再饰以橘黄色为主的色彩。房前廊子两端的墙面也用薄砖砌出框档,框内或嵌入大理石,或塑泥题字。真可谓有墙就见雕塑绘画,无装饰不称其为墙。大理的剑川木雕,久负盛名,在民居建筑中也随处可见,门窗自不待言,梁柱、花枋、柁礅亦然。雕工精美,线雕、浮雕、透雕交互使用。雕有八仙过海、渔樵耕读、四景花卉翎毛、博古陈设等图案的格扇门,做成各式各样花格的窗扇,雕成龙、凤、象、麟、奔兔及几何形花纹的梁柱杭椽雀替,真可谓无木不雕饰。即使庭院地坪,也用砖瓦石精心铺砌出简洁美观的图案。有的廊下地坪还铺有大理石,并线刻出兔含灵芝、狮子滚绣球之类的图案。精美的装饰,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的造型,相互穿插的鞍形山墙和人字山墙,水平划分的山墙腰带厦和檐下装饰,轻快优美的凹曲状屋面,高翘如飞的脊端,土色墙面、白色装饰带、灰色瓦顶那既对比又调和的色调,使白族民居在建筑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完美。它与抗震、防风、避飘雨的建筑结构相结合,有机地形成了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和建筑艺术上的和谐和统一。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提起西双版纳,人们不仅会想到郁郁葱葱的亚热带原始森林和绮丽的南国风光,还会想到傣家姑娘那优美欢快的孔雀舞和热闹非凡的泼水节,而那凤尾竹下一幢幢潇洒飘逸的傣族竹楼同样令人赞叹不已。这里要介绍的傣族竹楼是生活在河谷平坝地带水傣(夏称“傣锄”)的住居,一种高敞型干栏式建筑。
傣族竹楼平面大致呈方形,由架空的底层和包括堂屋、卧室、前廊、晒台的楼层及楼梯构成。底层是由数十根木柱支承楼层重量形成的架空层,四周一般无墙,用于存放杂物、柴草,关养牲畜及舂米等。堂屋居楼上一侧,内部空间不作分隔,中央设有火塘。
火塘中常年不熄火,往往是烟火缭绕,上置锅架,供烧茶炊煮。人们围火塘而坐,火塘内侧为家长坐的地方。来客在堂屋相聚,但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更不能跨火塘而过,住宿一般就在堂屋。堂屋靠墙处放置炊具碗架等。卧室与堂屋并列且长度相当,两者之间以墙相隔,墙上开设一门或两门,由堂屋进入,门上挂布帘遮挡。卧室内不作间隔,是一大通间,一家男女老少几代同宿于其中,按一定次序排列睡卧位置;室内不使用床桌,只是在楼面上镶垫、挂帐,席地而卧。按当地风俗,傣人不欢迎外人进入卧室,但对亲密要好的朋友则邀住于卧室中,以示亲如一家。楼上堂屋一端有前廊,设楼梯以供上下。前廊三面无围墙,仅有重檐屋面遮挡风雨,是日常乘凉、进餐、纺织家务活动及待客的理想之处,为各家傣楼必不可少。自前廊一端向外用竹材架设一伸出的平台作为晒台,称作“展”。晒台或设矮栏或不设栏,平时在此盥洗、晾晒衣物和谷物。晒台与前廊相接处的屋檐下放置盛水的扁圆形陶罐,并将此处楼面下降与竹晒台平齐,以保证廊上地面的干燥和水质的清洁。楼梯设于前廊一端或外侧,一般一楼一梯。此外,为了遮挡烈日照射以便使室内保持荫凉,在主房四周扩大一圈檐柱,盖以披屋面,构成偏厦,有的将楼层屋身全部罩人其中。偏厦之设,使得房屋外墙不能开窗,室内光线较差,但偏厦构成的重檐却丰富了竹楼的外观造型。
傣族竹楼是就地取材,用竹木建造而成的,以前多用竹材,后来屋架、粱柱等多改用木材。承重构架以柱、梁、屋架组成,屋架跨度一般为5~6米,两侧再接半屋架。立柱为圆柱或方柱,一般以三行纵列柱为中心组成柱网,横向柱距往往是纵向柱距的1倍。柱间纵横架设梁、仿,构成楼层面框架。梁柱采用桦卯结构,很少使用五金铁件。屋架结构形式多样,屋顶为歇山式,脊短,坡陡,俗称“孔明帽”。
据当地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字孔明)到达傣族地区,傣家人向他请教怎样盖房子,诸葛亮就在地上插上几根筷子,脱下帽子往上一放说“就照这个样子盖吧”,所以傣族竹楼就像一顶支撑着的帽子,晒台就像帽冠。屋面铺装用草捆扎而成的草排或端部带钩的小平瓦。楼板系将圆竹纵剖展平后铺于楼楞上并以竹蔑捆扎而成,走于其上,有一定的弹性。围墙及隔墙均用竹子编成或木板拼接而成,有的竹墙利用竹子正面、背面质感与色泽的不同,编结出各式花纹。
傣族竹楼的规模大小常常以楼下木柱的根数来表示,一般民宅为五六排、四五十根,最大的竹楼立柱可达120根之多。由于屋架跨度小,室内有成排立柱,大有木柱林立之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处于封建领主制时期的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竹楼建造有若于清规戒律,是傣族竹楼得以保持干栏式建筑之古老形态的重要社会历史原因。此外,按傣族习俗,木柱都有各自的名称,而中柱因为是人死后洗身时所靠,所以平时严禁人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司头人的住宅多采用主辅房屋组合的形式,即在主房外相邻或相连修建干栏式谷仓,上层囤米,下层放杂物;普通百姓的住宅则仅有一幢主房,主房平面最常见的为方形,但也有曲尺形、“凸”字形及横向分隔的形式,堂屋、卧室、前廊的设置及布局也多种多样。正因为如此,更使得竹楼的外观千姿百态。
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家庭结构是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与此相适应,住宅形式为一院一楼,其院落结构别具一格。它不像汉族住宅那样作房屋围绕庭院的内向型布置,而是作庭院围绕房屋的花园别墅式布局,灵活自由,开敞明朗。院落居中建楼,周围种植竹木瓜果,四周绕以竹篱。环绕竹楼,是枝繁叶茂的椰树、槟榔树、香蕉树、竹林和那花红叶绿的瓜果菜蔬,到处充满着生机,散发着热带雨林的芳香,构成幽静美丽的生活环境。一座座竹楼庭院方向相同,密集整齐地排列于水田附近的丘陵地和山坡上,组成傣族村寨;住宅之间是纵横交错的街道,站在村寨入口处或较高的山坡、林间空地等地势高敞的地方,会看到高大宏伟的佛塔佛寺在低矮的竹楼院落群中雄踞一方,使村寨的立体轮廓更加丰富,构成西双版纳独有的傣族村寨风貌。
傣族竹楼仅仅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干栏式建筑至迟在7000多年前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响远及日本和东南亚。在云贵地区,它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相结合,获得了相当的发展。3000年前的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中曾留下了它的足迹,云南祥云、晋宁、江川等地2000多年前的文物上有它的身影,后来历代史书中也不乏关于它的记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日干栏”(见《魏书》)。时至今日,干栏式建筑仍然为傣族、壮族、景颇族、佤族、布郎族、傈僳族等居民所喜爱,只是由于各地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地干栏式建筑在外部造型、空间组织及平面布置、用材施工上都产生了诸多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
云岭三江木楞房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相接的川、藏、滇三省交界地区,云岭山脉绵延透逸,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奔腾而下,深山峡谷纵横交错,是中国着名的高山峡谷地区。在这交通不便、相对封闭的深山密林中生活的彝族、纳西族、普米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等居民,不畏生存条件之恶劣,就地取材,长期以来沿用井于式房屋这一古老的建筑形式为住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木楞房民居。
木楞房是当地少数民族对井干式房屋最常见的称谓。此外,宁菠纳西人还称之为“木楞子”,川滇一带的彝族则称之为“垛木房”,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将其称为“木垒房”。从这些称谓大致可知这种房屋的基本结构是:将长长的圆木或方木层层叠起构成房屋的墙体,再在其上架构屋盖。由于其结构平面如“井”字,且构建方式如同古代水井上的栏木,故称为“井干式”房屋。在中国,井干壁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多年前即已有之。商周时期,人们不仅用这种方法构建水井的井盘和井壁,而且用于建造墓葬的木掉和窖穴的四壁。汉武帝时,曾仿井干的形式积木建造“井干楼”,张衡在《西京赋》中将此描绘为“井干叠而百层”。后来,这种房屋便被山林地区的居民相袭而建造使用,现在仍是中国东北及西南林区常见的房屋形式之一。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家庭形态等的不同,各地各民族使用的井干式房屋,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布局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异。这里以普米族的木楞房为例加以考察。
普米族聚居的滇西北高原地区,云岭蜿蜒起伏,澜沧江、金沙江奔流而下,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气候呈立体分布。普米族主要居住的半山区和山区,气候凉爽寒冷,森林密布。他们的婚姻家庭形态除了一般实行氏族外婚、等级内婚的一夫一妻制父系家庭外,在宁痕县温泉乡的普米族居民还盛行“阿注”婚的对偶婚制,即男不婚,女不嫁,夜晚男人女家过偶居生活,次晨返回男家生产劳动,所生子女从母姓,由女方抚养,从而构成母系大家庭。婚姻家庭形态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住宅在布局和结构上也明显不同。
普米族往往聚族而居,一般一个氏族组成一个村落。村寨多分布在半山腰的局部缓坡地带,大者四五十户,小者十几户或几户。房屋依山就势而建,布局灵活自由;村寨顺山势展开,村内道路蜿蜒曲折。有的村寨坐落在背风向阳的缓坡上,住宅取一致的朝向。有的村寨中设有公房,供开会议事等用。
普米族建木楞房一般是秋天伐木,次年二月盖房,建房时须先向山神、土地神祭献,方可施工。地基和勒脚一般用毛石做成。房屋四壁用直径约15厘米的圆木砍成六边形,上下有槽,垂直搭接处有榫,上下叠接而成。山墙木楞上架设短中柱或木构架,上面放檩木,再自上而下搭接铺装木板,或榫接,或绑扎,但不用铁钉。悬山式屋顶的坡度平缓。
屋面用长条形木板分两层压缝铺成,称为“滑板”。
为了防止风吹滑板,其上常压石块。这种房屋被称为“一把斧头一把锯的建筑”。
木楞房装修简朴,一般不施油漆,墙上不开窗户或只开个别小窗,因此可以说是“有门无窗的房屋”,建筑风格粗犷、古朴。木楞房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布局。如全部井干式结构、木凛条上铺木板、毛石墙角、有门无窗的单层木楞房;井干式结构、二层、前面带有木构架柱廊的两层前廊木楞房;前半部用木构架和木板壁及木楞壁、后部用井干式结构的单层前厦二层木楞房;后部为井干式结构、前部用木构架、二楼挑出走廊的两层木楞房;此外,还有井干壁体与木构架土坯墙相结合的房屋等。
普米族一夫一妻制父系家庭的住房,一般平面作长方形,以三开间为多;楼房者楼下住人,楼上储物;有廊者廊下为家务劳作之处。火塘之设是普米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塘设在主要居室内,其上放置铁三脚架的锅桩;铁三角架被认为是家神的代表,即使穷困潦倒也不能卖,三餐、节日要祭锅桩;火塘不许妇女跨越,男女要分别坐在火塘的左右两侧而不能乱坐;火塘周围设床,平时在此煮饭、烤火、睡觉,年节及婚丧嫁娶时在这里招待客人,并在此祭祖和祭神,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因此,设火塘,敬火塘,祭锅桩,是普米族居住文化的一大特色。院落组织或作四合院式布置,或作半开敞的院落,但不用围墙,房屋之间也互不连接,住房、仓房、畜厩等各为单体建筑。住宅旁通风向阳处,往往建有木构晒粮架,成为普米族住宅的又一特色。
实行“阿注”婚对偶婚制的普米族母系家庭的住宅,与一夫一妻制父系家庭的住宅大相径庭,为封闭型院落式大房子。房屋用井干式结构,但院落平面不求对称,房屋相连,布局自由灵活。主房一般为单层,内设擎天柱(当地称之为“格里旦”)一根或男柱、女柱各一根(火塘前左侧为男柱,右侧为女柱,男、女孩成年时在此举行成丁礼),房内设火塘,围绕火塘设床,作为全家人集体活动的地方。主房对面或两侧往往接连建造两层房屋,楼下用作储存粮草杂物及畜厩,楼上多分隔成若干小间,除用作经堂外,以供家中成年女子接待“阿注”(普米语音译,意为朋友,这里指对偶婚制下保持两性关系的成年男女)使用,一人一间。其他辅助用房灵活设置,或一层,或二层。这种院落式大房子平面灵活多样,高低错落有致,而且在使用上也有别于一夫一妻制父系家庭住宅,可以说是考察对偶婚母系家庭居住形态和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以木楞房为住居的其他兄弟民族的住宅也各有特点。滇西北高原泸沽湖畔的永宁纳西族,虽然实行“阿注”式对偶婚,但其住宅一般以4幢木楞房作四合院式布置,具有正房大、院落大、房屋多的特点。
彝族的木楞房民居,与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相适应,住宅房屋小、规模小,以正房为主配以其他房屋作一字形、曲尺形、三合院及四合院式布局,而且房屋低矮,房内常设简易的阁楼。此外,还有一些井干式建筑和干栏式建筑相结合的民居建筑,如独龙江流域高山密林中的独龙族民居,有些干栏式房屋采用井干式壁体,可称为“干栏式井干房屋”;怒江流域的怒族人,使用井于式壁体、屋面铺装木板。底层架空的房屋,可称之为“井干式干栏建筑”。
井干式房屋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类型,适合于交通不便、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的山林地区建造,它不仅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林木资源,而且施工简便。然而,这种全木结构的房屋存在着耗用木材过多、不利防火、使用寿命短等致命的弱点,尤其是有悖于当今社会自然环境保护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传统的井干式房屋建筑自身的改进乃至被其他房屋建筑类型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