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16141700000032

第32章 鸟兽

麟为毛虫之长,虎乃兽中之王。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犬豕与鸡,谓之三物。

耳骅骝,良马之号;

太牢大武,乃牛之称。

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

豕名刚鬣,又曰乌喙将军。

鹅名舒雁,鸭号家凫。

鸡有五德,故称之曰德禽;

雁性随阳,因名之曰阳鸟。

家狸乌圆,乃猫之誉;

韩卢楚犷,皆犬之名。

麒麟驺虞,皆好仁之兽;

螟螣蟊贼,皆害苗之虫。

无肠公子,螃蟹之名;

绿衣使者,鹦鹉之号。

狐假虎威,谓借势而为恶;

养虎贻患,谓留祸之在身。

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

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胜负未分,不知鹿死谁手;

基业易主,正如燕入他家。

雁到南方,先至为主,后至为宾;

雉名陈宝,得雄则王,得雌则霸。

刻鹄类鹜,为学初成;

画虎类犬,弄巧反拙。

美恶不称,谓之狗尾续貂;

贪图不足,谓之蛇欲吞象。

祸去祸又至,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除凶不畏凶,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鄙众趋利,曰群蚁附膻;

谦己爱儿,曰老牛舐犊。

无中生有,曰画蛇添足;

进退两难,曰羝羊触藩。

杯中蛇影,自起猜疑;

塞翁失马,难分祸福。

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

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吕后断戚夫人手足,号曰人彘;

胡人腌契丹王尸骸,谓之帝羓。

人之狠恶,同于梼杌;

人之凶暴,类于穷奇。

王猛见桓温,扪虱而谈当世之务;

宁戚遇齐桓,扣角而取卿相之荣。

越王轼怒蛙,以昆虫之敢死;

丙吉问牛喘,恐阴阳之失时。

以十人而制千虎,比言事之难胜;

走韩卢而搏蹇兔,喻言敌之易摧。

兄弟似鹡鸰之相亲,

夫妇如鸾凤之配偶。

有势莫能为,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制小不用大,曰割鸡之小,焉用牛刀。

鸟食母者曰枭,兽食父者曰獍。

苛政猛于虎,壮士气如虹。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谓仙人而兼富贵;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是险语之逼人闻。

黔驴之技,技止此耳;

鼯鼠之技,技亦穷乎。

强兼并者曰鲸吞,为小贼者曰狗盗。

养恶人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噬;

养恶人如养鹰,饥之则附,饱之则飏。

隋珠弹雀,谓得少而失多;

投鼠忌器,恐因甲而害乙。

事多曰猬集,利小曰蝇头。

心惑似狐疑,人喜如雀跃。

爱屋及乌,谓因此而惜彼;

轻鸡爱鹜,谓舍此而图他。

唆恶为非,曰教猱升木;

受恩不报,曰得鱼忘筌。

倚势害人,真似城狐社鼠;

空存无用,何殊陶犬瓦鸡。

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

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小难制大,如越鸡难伏鹄卵;

贱反轻贵,似鸴鸠反笑大鹏。

小人不知君子之心,

曰燕雀安知鸿鹄志;

君子不受小人之侮,

曰虎豹岂受犬羊欺。

跖犬吠尧,吠非其主;

鸠居鹊巢,安享其成。

缘木求鱼,极言难得;

按图索骥,甚言失真。

恶人借势,曰如虎负嵎;

穷人无归,曰如鱼失水。

九尾狐,讥陈彭年素性谄而又奸;

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

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

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

卞庄勇能擒两虎,高骈一矢贯双雕。

司马懿畏蜀如虎,诸葛亮辅汉如龙。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弃人甚易,曰孤雏腐鼠;

文名共仰,曰起凤腾蛟。

为公乎,为私乎,惠帝问虾蟆;

欲左左,欲右右,汤德及禽兽。

鱼游于釜中,虽生不久;

燕巢于幕上,栖身不安。

妄自称奇,谓之辽东豕;

其见甚小,譬如井底蛙。

父恶子贤,谓之犁牛之子;

父谦子拙,谓是豚犬之儿。

出人群而独异,如鹤立鸡群;

非配偶以相从,如雉求牡匹。

天上石麟,夸小儿之迈众;

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

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马牛襟裾,骂人不识礼义:

沐猴而冠,笑人见不恢宏。

羊质虎皮,讥其有文无实;

守株待兔,言其守拙无能。

恶人如虎生翼,势必择人而食;

志士如鹰在笼,自是凌霄有志。

鲋鱼困涸辙,难待西江水,

比人之甚窘;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比人有大为。

执牛耳,为人主盟;

附骥尾,望人引带。

鸿雁哀鸣,比小民之失所;

狡兔三窟,诮贪人之巧营。

风马牛,势不相及;

常山蛇,首尾相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其扶之者众;

千岁之龟,死而留甲,因其卜之则灵。

大丈夫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士君子岂甘雌伏,定要雄飞。

毋局促如辕下驹,毋委靡如牛马走。

猩猩能言,不离走兽;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

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

“增”百鸟鹞称悍,众禽鹤独胎。

提壶提壶,定是村中有酒;

脱袴脱袴,必然身上无寒。

百舌五更头,学尽众禽之语;

鹓雏九霄外,顿空诸鸟之群。

瓮中鸲鹆巧于人,

江上白鸥闲似我。

莺呼金衣公子,鹝号锦带功曹。

鹘入鸦群,雄威岂敌;

鸭去鸡队,气类不侔。

彪著羊,彪雄而羊败;

罴敌犬,罴寡而犬强。

猿献玉环,孙恪自峡山失妇;

鹿随丹毂,郑弘从汉室封公。

蛩蛩之皮,有可辟除疠瘴;

之尾,殊堪却退烟岚。

李愬设谋平蔡,藉声于鸭队鹅群;

卢公觅句迁官,得力于猫儿狗子。

长乐宫中有鹿,衔残妃子榻前花;

午桥庄外多羊,点缀小儿坡上草。

羊舌氏虽为佳话,马头娘未是美谈。

辕门传号令,李将军椎飨士之牛;

邑士起讴歌,时令尹留去官之犊。

注解

鸡有五德:鸡头戴冠,是为文;足有距(鸡爪后的小爪),是为武;敌在前而敢斗,是为勇;见食而相呼,是为仁;守夜不误时,是为信。

雁性随阳:雁性爱阳,北地苦寒,南方和暖,故秋至则由北投南,至春则自南投北。

乌圆:猫眼至暮则圆,故曰乌圆。韩卢、楚犷:皆良犬名。

龙驹凤雏:晋陆云,字子龙,其少时,尚书闵鸿夸道:“此儿若非龙驹,定是风雏。”

彘:音zhì,猪。

羓:音bā,干肉。

梼杌:音táo wù,传说中的凶兽。穷奇:传说中的恶兽。

扣角而取卿相:春秋时,宁戚家贫,为人挽车,至齐,于车下喂牛,扣角而歌。桓公听其歌而异之,拜为上卿。

轼:车前扶手横木,此指“凭轼而视”。

韩卢:良犬名。

鼯鼠之技:相传鼯鼠能飞,不能过屋;能攀缘,不能至顶;能游,不能渡河;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筌:捕鱼之器具。

城狐社鼠:城墙下的狐狸,欲掘之,恐坏城;社庙中的老鼠,欲薰之,恐灼社庙。比喻倚势害人,而难以惩处。

陶犬瓦鸡:陶瓦所制的鸡犬,不能守夜,也不能司晨。

鸴:音xué。

叱石成羊:黄初平年十五,牧羊,有道士引入金华山。其兄索之,遇道士引见,问羊何在,平因叱白石,皆起成羊。

惠帝问虾蟆:晋惠帝在华林园,闻虾蟆鸣,问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左右戏之曰:“在官地者为官,在私地者为私。”

汤德及禽兽:成汤出游,见猎者张网四面,祝曰:“皆入吾网。”汤曰:“噫,尽之矣。”乃解其三面,曰:“欲左则左,欲右则右。”诸侯谓:“汤德至宏,泽于禽兽,况于人乎?”

辽东豕:昔人有辽东豕,古来皆黑,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

犁牛:花纹斑杂之牛,然而生出的牛犊却浑身赤色,且头角优美,祭祀山川必用它。

雉求牡匹:禽有雌雄,兽有牝牡,雌雉当求雄雉为配,却反求雄兽为配,喻人之乱伦。

怡堂燕雀:燕雀处堂,自以为安,灶突起火,栋宇将焚,燕雀不知祸之将及己。

醯鸡:醋瓮中的蠛蠓。醯,音xī。

马牛襟裾:韩愈曰:“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襟裾,泛指衣服。

沐猴而冠:喻人徒有其表,实则目光短浅。沐猴,猕猴也。

相鼠之刺:《诗经·鄘风》:“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胎:胎生,古人认为鹤是胎生的。

提壶:鸟名,鹈鹕。唐刘禹锡:“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

脱袴:布谷鸟的别名。宋苏轼:“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祷。”

百舌:鸟名,善鸣,声音多变化。

瓮中鸲鹆:晋桓豁家养有鸲鹆,善效人言,有一瓮鼻人,学之不似,乃以头纳瓮中而语,遂大相似。鸲鹆,八哥鸟。

鹓:又名吐绶鸟,因咽下有囊如小绶,五色鲜艳,人称“锦带功曹”。

鹘:也叫隼,猛禽也。

猿献玉环:晋孙恪娶袁氏女,欲游峡山寺。既至,献碧玉环于僧。斋罢,野猿数十来迎,妇啸一声,化为猿而去。憎悟曰:“此玉环,吾昔时系于猿颈,今不见二十年矣。”

鹿随丹毂:汉郑弘为临淮守,春日出巡,有两鹿夹毂随而行,人谓此乃为相之吉兆。

蛩蛩、:皆传说中的异兽名。

唐吴元济据蔡州城,李愬领兵击之。夜半至城下,雪甚,城旁皆鹅鸭池,愬令击之,以乱军声,破城先登。

卢公觅句迁官:五代卢延让善以猫、狗入诗,蜀王王建甚赏,乃拜给事。延让曰:“平生投谒公卿,不意得力于猫儿狗子。”

羊舌氏:昔有偷羊者,以羊头馈叔向母,母将其埋之土中。后事发追验,羊头俱烂,惟有舌在,国人异之,号羊舌氏。

马头娘:昔高辛时,蜀人被人所掠,惟所乘马独归,妻誓于众曰:“有能得夫归者,妻以女。”马跃而去,负其夫还。夫闻妻言,曰:“誓于人,不誓于马。”马嘶鸣不已。夫射杀之,暴其皮于庭,皮忽蹶起,卷女而去。数日尸朽,化为蚕,故称曰马头娘。

椎飨士之牛:杀牛以飨士卒。

留去官之犊:汉时苗为寿春令,清洁自守。初之任时,以牝牛驾车往。后牛生一犊,及去任,苗曰:“是此土所产者。”命留之,吏民畜而爱之,曰“时公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