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
黄巾起义失败后,189年凉州军阀董卓率兵进入洛阳,一度掌权。东汉献帝受制于人,辗转流徙,历史实际上进入了三国时期。为了反对董卓,关东州郡纷纷兴兵,推袁绍为盟主。后来曹操(155—220年)挟汉献帝定都许昌,并于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于赤壁之战中被刘备、孙权联军击败。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建汉,世称蜀。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
西晋(266—316年)
嘉平元年(249年)魏国发生政变,太傅司马懿诛杀宗室曹爽一党,逐渐总揽政权。司马氏陆续平定了魏国臣属在淮南的军事反抗,于265年篡魏为晋,史称西晋。
司马氏执政后,灭蜀代魏,国力迅速上升。280年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并出现短暂的和平安定局面。
晋武帝为了巩固皇权,大封宗室为王,以诸王统率兵马各镇一方。晋惠帝时爆发了争夺中央政权的激烈斗争,诸王相继卷入,造成16年的内战,称为八王之乱。参战诸王相继败死。西晋被乘机起兵的匈奴所灭,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
东晋(317—420年)
西晋亡后,原来驻守建业的琅邪王司马睿,在士族官僚的拥戴下即帝位,即东晋元帝。东晋先后平息了王敦、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其中有不少士族高门。各家士族争夺门户权力的斗争,构成了东晋政治的主要内容。淝水之战后,南方由于外敌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浙东农民也在孙恩、卢循率领下举行暴动。桓温之子桓玄在内战中获胜,占领建康,一度篡晋。北府将刘裕起兵驱逐桓玄,进行了几次北伐,终于在420年代晋,建立宋朝。
南朝(420—589年)
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相继的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皇权比东晋时强大,诸家土族虽然还身居显要,但已不能左右政局。南方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所谓寒人,逐步进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南方内地的土豪,从梁陈之际开始,也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这个时期,北方力量上升,发生于南北之间的战争,往往于南朝不利。南朝境土日蹙,陈时只剩下长江以南的东南一隅之地。统一了北方的隋大举进攻陈,589年南朝灭亡。
北朝(439—581年)
拓跋部的北魏统治北方以后,北方趋于稳定。北魏各帝都笼络儒生,这些儒生为北魏立制度,定法律,设学校,兴儒学,使平城成为一个杂有胡汉文化的都市。但是北魏还不敢迁都中原,中原地区只能交给汉族豪强大族以宗主督护的形式进行统治。北魏军中也还保存着严重的民族歧视。5世纪下半期,北魏汉化趋势加快。魏孝文帝(467—499年)时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孝文帝的改革改善了北方社会状况,促进了拓跋部的发展,但却引起了一部分守旧贵族和鲜卑武人的激烈反对。正光五年(523年)北魏边疆六镇陆续起兵,此后,内乱不止,北魏遂分裂成东魏、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北周。后北齐被北周吞并,北周大臣杨坚于581年灭北周,建立隋朝。隋于589年灭陈,南北又归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