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特殊陆战:喋血尘埃
16142800000032

第32章 布祖腊战役

虽然希特勒曾因为进军华沙的先头部队速度缓慢而斥责了他的属下,但对德军指挥总部来说,布祖腊战役的胜利是里程碑式的,它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在康奈的汉尼巴尔战役,该战役曾被普鲁士参谋官研究达数十年之久,曾被当做军事胜利的标准。

而对普通的德国士兵来说,布祖腊战役却是一场极为激烈的战斗。时任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武装部队下级军官的库特·迈尔(后来成为武装党卫军的一名将领)就曾跟随第4装甲师参加了这次战役。尽管迈尔是一个激进的纳粹党成员,但他还是对波兰士兵深表敬重,“我们否认波兰军队的勇敢是不公正的,我们在布祖腊打的每一场战斗都是靠着极大的凶狠和勇气来完成的”。

当在库特诺口袋地区的波军还在奋勇杀敌的时候,波军最高指挥部就采取了最后一项权宜之策:把所有军队撤退到波兰东南部,组成“罗马尼亚桥头堡”,尽管德国第14集团军一直在沿喀尔巴阡山脉的北麓向东推进,以利沃夫为中心的波兰的东南部地区仍然作为建立新防线的最后一块地区。此外,该地区与罗马尼亚、匈牙利接壤,是重要产油区。

到9月9日夜间,北方战场上莫德林军团和纳雷军团开始撤退,德国第3集团军紧随其后。在第3集团军东侧,古德里安的第19军团在两支波兰军团中间打开了缺口,纳雷军团随后发起反攻,但很快被击退,波军人员伤亡严重。与此同时,德军第19军团的两个装甲师和两个坦克师也都遇到了燃料和弹药短缺的问题,这种战争损耗让德军装甲车辆进退两难。此时,只有古德里安的小型装甲部队还保持着充足的火力和相当的机动性,能够做到长驱直入。

古德里安想让他的坦克部队沿布格河以东向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方向挺进,但陆军总司令部仍然主张采取谨慎行动,将其装甲部队部署在比较远的东部。古德里安最初的计划是要向南推进,夺取谢德尔兹,但由于陆军总司令部认为波军正企图建立“罗马尼亚桥头堡”,所以他不得不改变想法。古德里安没能获许按其原计划沿布格河东岸进军波兰南部,但这使他最终完成了从侧翼包围波军最后防阵地的任务。

9月14日,第10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到达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的边缘地区,这里是北方集团军在波兰最东面的一个目标。9月15日,德军攻占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尽管波军守卫部队在此建造了一个防御工事(这就是有名的赛特德尔防御工事),而且还击退了德国第10装甲师和第20摩托化步兵师的几次进攻,但他们还是未能阻拦住来势凶猛的德国军队。

9月17日,当守卫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的最后一批波兰军队企图突围的时候,德军步兵师终于撕破了赛特德尔防御工事。德军第3装甲师南进抵达弗沃达瓦,以期与北方集团军中前往东北方向的坦克先头部队会合。

尽管这两支从华沙东面夹住波兰军队的“大钳子”并没有真正合拢,但它们仅相隔几公里,而且可以通过电台保持联系。电台,对德国机械化部队在战争中取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钳形攻势真正接头是在进攻华沙时,两支部队的一部分在波兰首都以南维斯拉河的古拉卡卢瓦桥头堡得以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