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海战:海天绞杀
16142900000007

第7章 开通北极航线

自闪击波兰,征服法国之后,希特勒把目光瞄准了苏联。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不宣而战,突然入侵苏联。尽管在这之前,苏联和英国的情报机关都向苏联高层发出了德国将要入侵的警报,但斯大林认为这是英国企图将苏联拖入战争的阴谋,因此不屑一顾,根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战事爆发后,措手不及的苏联在德军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一泄千里。

当晚,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讲说,他的政府将改变去一贯反对共产主义苏联的立场,对苏联进行援助,并呼吁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担负起援助苏联的责任。

6月23日,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尔斯也发表声明,对德国侵略苏联表示强烈谴责!

6月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所有抵抗法西斯轴心国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将得到美国的援助。

7月初,英国驻苏大使克里普斯与斯大林、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举行会晤。7月12日,英苏签署《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

7月底,美国总统特使霍普金斯访问苏联,与斯大林商讨援助苏联事宜。

8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大西洋会议,会议期间,两人决定联合致函斯大林,提议召开三国代表会议,商讨援助苏联事宜。斯大林对此欣然表示同意。

9月24日至10月1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并签署《对俄国供应第一号议定书》协定,规定从1941年10月1日至1942年6月30日美英每月向苏联提供包括400架飞机和500辆坦克在内的军事援助,苏联则向美英提供稀有金属等战略原料。

会后,罗斯福宣布向苏联提供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

不久罗斯福又宣布苏联同样享受《租借法案》所规定的所有权利。

与此同时,英美在1941年的9月份就已开始将大批物资、装备运往苏联。当时通往苏联的国际交通线有三条:一是以海参崴为终点的太平洋航线;二是以黑海诸港口为终点的伊朗铁路;三是以北方诸港口为终点的北极航线。其中第一、第二条路线由于受到战火、政治或是地理上的限制,运输量微乎其微,因此美英向苏联运送物资的主要交通线就只有北极航线了。

北极航线通常是指起点为冰岛,终点主要是苏联北方的两个港口,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航线,该航线从冰岛至摩尔曼斯克距离约1800海里,至阿尔汉格尔斯克距离约2200海里,普通运输船航行需10~14昼夜,其中阿尔汉格尔斯克港还有长达半年的冰封期。沿途经过海域基本在北极圈内,气候非常恶劣,终年严寒,航线上不时还会出现暴风、浓雾和流冰,夏季是极昼,冬季则是漫漫的极夜。如果在和平时期,这一航线是不会有航船通过的,然而在战争年代,为了援助苏联,盟国不得不选择了这条充满无数艰难险阻的航线。

其实,最危险的还不是气候的恶劣,德国在挪威还部署了大量的飞机、潜艇和军舰,随时可以投入作战,因此北极航线可以说是危机四伏的,但英勇的同盟国海员依然毫无畏惧勇闯北极航线,在千里冰海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1941年9月28日,由1艘苏军巡洋舰和14艘运输船编成的第一支北极航线护航运输船队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前往冰岛,根据美英苏达成的协议,北极航线上的护航运输船队,从苏联前往英国的空载船队代号为QP,从英国前往苏联的满载船队代号则为PQ,编号均从“1”开始,因此这支船队代号为QP-1.

9月29日,英军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和10艘运输船组成的PQ-1护航船队从冰岛起航,驶往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北极航线正式开通。

苏联为了保护运输船队的安全,除了船队编成中的护航军舰外,一接到船队起航的通报,苏军北方舰队立即起飞侦察机侦察挪威海岸和熊岛海域敌情和天气情况,然后将相关情报由盟军驻苏军事代表团再转告英国海军部,最后确定船队进入熊岛以东海域之后的具体航线。与此同时苏军的轰炸机、强击机对德军在挪威北部和芬兰的航空基地进行压制,潜艇在德军水面舰艇基地航道上展开,监视并攻击出航的德军舰艇。护航船队进入北方舰队的作战海域后,苏军还派出驱逐舰、护卫舰和扫雷舰,加强护航船队的掩护兵力;海军航空兵也在船队上空始终保持6至8架飞机,以提供空中掩护,战斗机则在基地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动支援;在科拉湾和白海航道入口处投入反潜舰艇和反潜飞机进行反潜巡逻,搜索攻击在该海域活动的德军潜艇;扫雷舰艇在可能有水雷的海域进行扫雷作业;冬季还出动破冰船为船队破冰导航。

除此之外,英国也出动舰艇为船队进行直接护航,还派出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混合编队进行近距海上掩护,必要时甚至不惜出动本土舰队包括战列舰、航母在内的大型主力军舰为船队进行远距掩护,而驻扎在冰岛的岸基航空兵也经常出动为船队提供空中掩护。

由于采取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从1941年9月至12月,PQ-1到PQ-6船队以及QP-1到QP-6共十二支船队没有任何损失,总共有包括669辆坦克、873架战斗机、1400辆卡车和10万吨弹药在内的物资顺利到达苏联。这些作战物资不仅从物质上有力支援了苏联战场,而且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抗战的象征,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