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空战:轰雷狂飚
16143200000009

第9章 发动西欧战争

德国航空兵轰炸雷达站。1939年10月,德国就开始策划对西欧的进攻,希特勒为此下达了第6号指令,陆军总司令部拟定了行动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这个作战计划,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通过比利时的中部,向法国首都巴黎实施主要突击。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西线作战计划的德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使该计划落入英、法手中。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认为,如果再执行这一计划,势必难以实现战略突然性。他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法国阵地的弱点位于马奇诺防线的西北端,即马奇诺工事与盟军机动地段的接合点。进攻部队的大部分兵力应直奔这个方向。曼施坦因不顾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高级将领的反对,建议改向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希特勒对此本能地感到浓厚兴趣。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布了一道指令,正式采纳了曼施坦因的意见。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主要进攻方向将通过阿登山区,首先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北部,击溃法国北部之英、法军队,尔后再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巴黎;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开始只以佯攻牵制,待主力攻占巴黎、绕至该防线侧后时,再进行前后夹击,围歼该防线法军主力。

德国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后,希特勒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已经成熟。到1940年5月初,德军已在从北海到瑞士一线集中了136个师(其中10个坦克师、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多辆、飞机4500多架,编为3个集团军群。具体部署如下:

“A”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由第2航空队支援,配置于荷、比国境线直至亚琛地区,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上的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

“B”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辖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共44个师,由第3航空队支援,配置在亚深至摩泽河一线,是主要突击集团,任务是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向圣康坦。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方向实施突击,割裂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队。

“C”集团军群由勒布上将指挥,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17个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进攻开始时先实施佯动,牵制法军。

德军战略预备队共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

英、法等盟国在战前均无充分准备。法国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可能会继续向东进攻苏联,即使要进攻法国,也要在四五年以后;英国则指望地面作战由其盟国承担,自己只负责海上封锁和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荷、比、卢三国则抱有严守中立可免遭侵略的幻想。盟军的作战计划直到1940年3月才确定。该计划规定,如德国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以两个法国集团军和一个英国集团军向比利时机动,在比利时军队的协助下,将德军阻止在代尔河一线;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以一个集团军群坚守防御,以另一个集团军群进行增援,英国海军从海上封锁德国。

荷、比、卢、法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47个师(其中3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3000余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还可利用英国本土1000多架飞机。荷兰的10个师、比利时的22个师,均配置在本国东部国境线附近。英、法军队共114个师,编为3个集团军群,分别配置于法国北方各省和德、法边境的马奇诺防线及其以东地域。

1940年5月10日,德军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展开了全线进攻。荷兰首当其冲。德军在进攻荷兰时,再次使用了空降部队,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战役规模的空降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