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沟,地处浑江县,人迹稀疏,偏僻荒凉,是一条沟连沟、山接山的大山沟。岔沟的东面、西面和北面,都是高山密林,沟里有一条溪流,缓缓地从沟口流向浑江。
1938年初,日军对抗日联军的“扫荡”和“铁壁合围”更加残酷了。在南满,日军为了围歼杨靖宇率领的抗日联军,一次“扫荡”就出动了11个军管区的兵力。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中,为了打破日军的“围剿”,开辟新的抗日战场,抗日联军采取了两大对策,一是向西远征,二是分区作战。
寒冬,皑皑白雪,覆盖着山峰、河川,世界一片洁白。杨靖宇将军率领抗日联军总部和第1师等部队离开桓仁北上,进人辑(集)安,到老岭山区开展游击战争。杨靖宇早在1929年赴东北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时,曾经指挥所属部队奇袭三源浦、智取凉水河子、攻占八道江,先后经历数百次战斗,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这次部队行动,时值严冬,是在雪地里行军,也是在雪地里战斗。
3月13日,抗联将士来到通化至辑安铁路上的老岭隧道工程附近时,发现这个正在修筑之中的隧道施工现场,有日军和伪满警备队驻守,这些日伪军每隔50米设置一个帐篷,严格搜查来往的行人,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逮捕,形势十分严峻。杨靖宇查明敌情后,立即集中500多指战员,趁夜暗突然向日伪军发动袭击。这一仗,不仅使日伪当局遭受近20万日元的经济损失,还使隧道工程被迫停工两个月。战斗结束后,这支部队兵分三路,连续袭击日军控制的一个隧道施工现场、发电站和供应仓库,歼灭了守卫的日伪军,破坏了大批建筑设备,粉碎了日本侵略军掠夺东北通化地区资源的计划。
4月,杨靖宇率领这支部队,一举拔除了太平沟等日伪军据点。5月初,南满省委书记、抗日联军第2军政治委员魏拯民率领部队来到老岭游击队区,与杨靖宇会合。
5月11日至6月初,中共南满省委和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部在老岭五道沟的一个秘密营地里,召开了军政干部联席会议,即抗联斗争史上的第一次老岭会议。
这次老岭会议,主要研究部队的活动方向问题。会上,经过激烈讨论,作出了三项重要决定。会议确定了今后的作战方针,即:“在坚持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中,保存实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会议提出了要打通与关内八路军联络的策略,为此,要组织部队再次进行西征。会议补选魏拯民兼任第1路军副总司令。
一次成功的会议,既是一次强大的动员,也是一次深刻的宣传。它能使部队官兵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能使部队的战斗力产生飞跃。第一次老岭会议结束后,抗联第一路军接二连三地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
6月6日,魏拯民率领部队攻克了通辑公路上的蚊子沟日伪军据点。
6月12日,杨靖宇指挥部队巧妙设伏,歼灭伪军索景清旅第32团的1个营,共百余人。这支自吹“包打杨靖宇”的伪军,再次领教了杨靖宇的战斗作风,再次尝到了打败仗的滋味。19日,第1军教导团和第2师的部分官兵突然袭击土口子隧道、老岭河桥梁工地等日伪军驻地,使日伪军把这天看做是“通辑线建设史上用血染成的最悲惨的日子”。
6月24日,杨靖宇指挥第一军教导团等部队袭击土口子隧道工程,歼灭了日伪军,解救了中国劳工多人,当一个名叫福间一夫的日本人要求加入抗联时,抗联指战员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7月,第2军一部在向北转移途中,果断地在通化七道沟袭击日本的武装勘探队。
正当老岭山的抗联将士连续作战,捷极频传时,却从本溪传来了一个十分意外的消息。抗联第1军第1师师长程斌经不起艰苦斗争的考验,在本溪境内接受了另一名叛徒送去的“长岛工作班”劝降书,叛变投敌,成为可耻的叛徒。杨靖宇得知这一严重事件,立即意识到,日军有可能掌握了第一路军的作战行动计划,部队必须改变行动预案。
7月中旬,杨靖宇等人再次在辑安老岭召开紧急高级干部会议,这是第二次老岭会议。
这次老岭会议作出了处置紧急情况的一些重要决定,其中明确:改变部队编制,取消原来第1军和第2军的番号,把所属部队改编为3个方面军和1个警卫旅,第1、第2军的教导团合编为警卫旅,由杨靖宇直接领导;取消抗联第3师再次西征的作战计划;主力部队迅速转移,从老岭游击区向桦甸、临江、蒙江山区转移;为了分散日伪军的兵力,各部队进行分区作战,坚决挫败日伪军的“讨伐”计划。
这次老岭会议,明确了第1路军反“讨伐”的发展方向。
8月初,杨靖宇将军率领总司令部警卫旅以及原第1军第2师一部,共约450人,从辑安向金川、河里出发。8月2日上午,当部队行至辑安西北的长岗时,侦察员前来报告,发现伪军骑兵第42团和步兵第32团前来“讨伐”,这股伪军大约300多人。
杨靖宇将军一听,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伪军骑兵第42团是索景清旅的部队,这个伪军旅号称“满洲剿匪之花”,杨靖宇早就计划要除掉他。今天狭路相逢,杨靖宇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埋伏,一部分人埋伏到埋才沟和八宝沟交叉处的山林草丛中,另一部分人埋伏到公路东南的一处制高点上。
下午3时,当伪军进入伏击地域以后,杨靖宇将军指挥部队猛烈冲杀,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毙伤伪军索景清旅的官兵60多人,俘虏30多人,缴获轻机枪9挺,步枪130多支,手枪30多支。这一仗,有力地打击了伪军的反动气焰,鼓舞了部队士气。
部队在胜利的鼓舞下,继续北上。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杨靖宇指挥的这支部队在转移途中,沿途同日伪军连续作战14次,给日伪军不小的打击。船早已被日伪军控制了。东北的深秋,江水是平静的,但冰寒透骨。杨靖宇向对岸望了望,毫不犹豫地把枪弹举过头顶,向江中走去。战士们见此情形,纷纷下水,在夜暗中顺利地渡过了浑江。
当杨靖宇一行来到临江县(今浑江)境内的外岔沟时,已经是18日清晨了。
岔沟静悄悄的,沟里的几户人家都闭门锁户,不知去向。杨靖宇命令部队稍作休息,准备按原定计划,通过四方顶子向河里前进。
杨靖宇刚刚坐下,一名战士突然叫喊起来:飞机,鬼子的飞机来了!
杨靖宇抬头一看,果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几架机翼上贴着“红膏药”的日军飞机,立刻警觉起来。飞机飞得很低,大概已经发现了抗日联军的行踪,在岔沟上空转了几圈以后,撒下了一片片传单,传单在空中纷纷扬扬,飘散开来。传单上写着:匪首杨靖宇,我们已经摆下铜墙铁壁,你们无路可走了……
杨靖宇知道,日军飞机一旦发现抗日联军的队伍,马上就会调动日伪军包围过来。为了争取主动,杨靖宇果断命令部队转移,迅速离开岔沟。
可是,日伪军这次来得异常迅速。抗联的指战员们还没有离开岔沟,1500多日伪军从四面八方突然包围过来,把杨靖宇身边这支400多人的抗联队伍团团围住。杨靖宇在东北的十几年,带领抗多次痛击日本侵略者,多年来,日本关东军千方百计要抓获杨靖宇,都没有如愿。这次空中侦察,日军东边道“讨伐”司令得知杨靖宇的部队被围以后,立即乘飞机赶来,在空中指挥地面部队围攻抗日联军。
突围战斗,在抗联将士看来,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抗日联军组建以后,他们面对强大的日伪军,时时刻刻都准备战斗。但是,今天的敌情更为严重,抗联将士们迅速拿起枪,与日伪军发生了激战。杨靖宇一面沉着地命令3团作掩护,一面带领大队抢占岔沟制高点。战斗异常激烈,从早上一直进行到下午,抗联才抢上了岔沟制高点。敌军如黑锅上的蚂蚁满山盖岭向上几次冲锋,都为战士们击溃。敌军官兵死伤无数。
但日伪军的包围圈却一步一步缩小了,形势越来越严峻。杨靖宇将军机智沉着,指挥部队一次接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这是以弱抗强的激战,也是抗日将士军事谋略的巧妙运用。
经过一天的激战,杨靖宇将军发现,在正面进攻的伪军,许多士兵曾经受过较长时间的抗日爱国教育,他们来追击抗联战士,都是被迫的。所以决定突围战斗,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10月19日凌晨,杨靖宇把部分机枪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机枪队,随时准备用强大的火力压制日伪军。杨靖宇还从少年铁血队中挑选出20多个会唱歌的队员,到石拉子的一个山岗上集中。
天亮了,一场特殊的战斗开始了。铁血队员们隐蔽在山岗上,喊响了抗日的口号,高唱抗日歌曲。岔沟的清晨,歌声回荡,悲壮激昂,仿佛不是一个战场。那些伪军听到抗日的歌声,手中的枪都握不紧了,士气明显低落了。
杨靖宇最关心的是第三团阵地。岔沟突围战,第三团一直控制着最高的几个要点,日伪军反复向这些制高点发起攻击。杨靖宇知道,如果这些制高点一旦失手,抗联将士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这天,杨靖宇连续13次派警卫员到第三团的阵地,传达必须坚守阵地的命令。
第三团指战员们深知他们责任重大,每次接到司令员的命令,都明确表示坚决守住阵地。
夜幕降临了,岔沟里的枪声暂时停息了。寒风袭来,战场上赁添了许多凄凉。日伪军为了取暖,满山遍野地燃起了篝火。
杨靖宇站在一个山岗上,抬头望去,这篝火里里外外足有八九层,鬼子调了不少部队呀!看着看着,杨靖宇忽然心里一亮,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对警卫员说:马上通知团以上于部,都到我这里来!
夜暗里,杨靖宇毫无睡意。他扫视一眼身边的干部,说:今天的战斗,大家都打得很好,鬼子伤亡很大。但是,由于鬼子的部队都集中到这里来了,兵力不少,你们看,这周围到处都是篝火,到处都是鬼子兵。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从长计议,我们必须组织突围。从什么地方突围呢?向东,不行,鬼子已经在东面加强了兵力。西面行不行呢?西面的地形很险峻,突围出去有困难。
杨靖宇说到这里,站起来,指了指周围的篝火,继续说:你们看看,鬼子的火光已经为我们指明了突围的方向。西北那一个山岗上,日伪军力量较弱,我们应该出其不意,从西北打开缺口,先突围出去,再向东绕道前进。
杨靖宇一席话,大家备受鼓舞。于是,指战员们立即准备突围。为了轻装突围,身边一时用不上的东西,都埋到地下。
半夜,特务连出发了。杨靖宇有意要特务连作向导,因为特务连连长会讲日本话。
部队悄悄地离开营地,向日伪军的防线靠近。黑暗中,坐在篝火旁的鬼子都可以数清楚了。
敌人丝毫没有发觉。
杨靖宇冷静地观察了一会儿,示意部队暂停,特务连先走。
特务连长一行人走近一堆篝火时,被伪军发现了,那伪军立即开了一枪。特务连长见状,用日本话骂起来:他妈的,打什么?都是自己人。几名朝鲜族战士也用日本话骂开了。
那伪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发愣,只见特务连长扬起手枪,叭!叭!两声枪响,那伪军倒下了。
杨靖宇手一挥,指挥部队一边往外冲,一边阻击日伪军。
几名伪军清醒过来,立即大喊起来:联军突围啦!联军突围啦!
这一喊,岔沟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日伪军摸不清情况,见部队就放枪。杨靖宇看到日伪军的部队互相打起来了,抓住时机,组织冲锋队向眼前的这股伪军进行攻击,激战中,伪军的1个连被抗联指战员缴了械。随后,杨靖宇率领主力,巧妙地从这个缺口中突出了日伪军的包围圈。
杨靖宇率领从岔沟突围的部队到达河里山区以后,抓紧时间进行休整。12月末,这支部队转至桦甸县境内活动。1939年春,杨靖宇率领部队攻打桦甸县柳树河子、敦化大蒲柴河等日伪军据点,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与此同时,第1路军第1方面军也奏响了胜利的凯歌。8月,第1方面军编成以后,主力先于总司令部转移到河里山区,为了筹集过冬的物资,部队在金川、蒙江等地不断出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在金川县回头沟战斗中,抗联将士击毙和俘虏伪军90多人,缴枪30多支。为了牵制日伪军,战斗结束后,一部分部队留在老岭山区,坚持斗争,掩护总司令部转移。
在辑安县沉沟,第1方面军与一部分伪军遭遇,战斗中,歼灭伪军200多人。战后,抗联将士抓住战机,向辑安县北大街进攻,袭击双安村的铁路保卫队,攻克活龙盖,攻打青沟子的“集团部落”。
1938年11月,第1方面军主力从华壕山区转回到辑安,开展游击活动。这期间,部队连续战斗数十次。先后袭击辑安县二道阳岔。新开岭、尖刀岭等日军据点,攻打了花甸子、土城子、横路的伪警察所。
1939年春,第一方面军主力转至河里山区,与总司令部会合。
杨靖宇身经百战,还十分善于总结作战指挥的经验。在对日伪军作战中,杨靖宇提出了“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不打”等“四不打”的作战原则。杨靖宇指挥部队,采取“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等游击战术,同日寇作斗争。这些都是杨靖宇将军宝贵的战争经验的总结,也是第一路军能够化险为夷、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不断打击日伪军的高超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