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国学经典(三十六计)
16145400000031

第31章 反客为主

“计名探源”

反客为主,用在军事上,是指在战争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尽量想办法钻友军的空子,插脚进去,控制他的首脑机关或者要害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兼并或者控制友军。古人使用本计,往往是借援助盟军的机会,自己先站稳脚跟,然后步步为营,想方设法取而代之。

袁绍和韩馥,以前是一对盟友,当年曾经共同讨伐过董卓。后来,袁绍势力渐渐强大,总想不断扩张。他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十分犯愁。老友韩馥知道情况之后,主动派人送去粮草,帮袁绍解决了供应困难。

袁绍觉得等待别人送粮草,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他听了谋士逢纪的劝告,决定夺取粮仓冀州。而当时的冀州牧正是老友韩馥,袁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上下手,实施他的锦囊妙计。

他首先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建议与他一起攻打冀州。公孙瓒早就想找个由头攻占冀州,听了这个建议,正中下怀。他立即下令,准备发兵。

袁绍又暗地派人去见韩馥,说,公孙瓒和袁绍联合攻打冀州,冀州难以自保。袁绍过去不是你的老朋友吗?最近你不是还给他送过粮草吗?你何不联合袁绍,对付公孙瓒呢?让袁绍进城,冀州不就保住了吗?

韩馥只得邀请袁绍带兵进入冀州。这位请来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韩馥,实际上他逐渐将自己的部下一个一个似钉子扎进了冀州的要害部门。这时,韩馥清楚地知道,他这个“主”已被“客”取而代之了。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只身逃出冀州另觅他途。

“原书解语”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易经·渐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循序渐进。

“用计例说”

郭子仪亲赴回纥营

药葛罗痛击吐蕃兵

唐朝有个叛将,名字叫仆固怀恩。他煽动吐蕃和回纥两国联合出兵,进犯中原。大兵三十万,一路连战连捷,直逼泾阳城。泾阳的守将是唐朝著名将军郭子仪,他是奉命前来平息叛乱的,这时他只有一万余名精兵。面对漫山遍野的敌人,郭子仪知道形势十分严峻。

正在这时,仆固怀恩病死了。吐蕃和回纥失去了中间联系和协调的人物。双方都想争夺指挥权,矛盾逐渐激化。两军各驻一地,互不联系往来。吐蕃驻扎在东门外,回纥驻扎在西门外。

郭子仪想:何不乘机分化这两支军队?他在安史之乱时,曾和回纥将领并肩作战,对付安禄山。这种老关系何不利用一下呢?他秘密派人前往回纥营中转达自己想与过去并肩作战的老友叙叙情谊。

回纥都督药葛罗,也是个重感情的人。听说郭子仪就在泾阳,十分高兴。但是,他说:“除非郭老令公亲自让我们见到,我们才会相信。”

郭子仪听到汇报,决定亲赴回纥营中,会见药葛罗,叙叙旧情,并乘机说服他们不要和吐蕃联合反唐。

将士们深怕回纥有诈,不让郭子仪前去。郭子仪说:“为国家,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我去回纥营中,如果能谈得成,这个仗就打不起来了,天下从此太平,有什么不好?”他拒绝带卫队保卫,只带少数随从,到回纥军营去。

药葛罗见郭子仪真的来了,非常高兴,设宴招待郭子仪,两人谈得十分亲热。酒酣时,郭子仪说道:“大唐、回纥关系很好,回纥在平定安史之乱时立了大功,大唐也没有亏待你们呀!今天怎么会和吐蕃联合进犯大唐呢?吐蕃是想利用你们与大唐作战,他们好乘机得利。”

药葛罗愤然说道:“老令公说得有理,我们是被他们骗了!我们愿意和大唐一起,攻打吐蕃。”双方马上立誓结盟。

吐蕃得到报告,觉得形势骤变,于己不利,他们连夜准备,拔寨撤兵。郭子仪与回纥合兵追击,击败了吐蕃的十万大军。吐蕃大败,很长一段时期,边境无事。

“按语阐释”

古人按语说: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一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步须握机;第五步乃成为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如李渊书尊李密,密卒以败(《隋书》卷七十《李密传》);汉高祖势未敌项羽之先,卑事项羽,使其见信,而渐以侵其势,至垓下一役,一举亡之(《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客有多种,暂客、久客、贱客,这些都还是真正的“客”,可是一到渐渐掌握了主人的机要之处,就已经反客为主了。按语中将这个过程分为五步:争客位,乘隙,插足,握机,为主。概括地讲,就是变被动为主动,把主动权慢慢地掌握到自己的手中来。分成五步,强调循序渐进,不可急躁莽撞,泄露机密。用在军事上,就要把别人的军队拿过来,控制指挥权。

按语称此计为“渐进之阴谋”。既是“阴谋”,又必须“渐进”,才能奏效。李渊在夺得天下之前,写信恭维李密,后来还是把李密消灭了。刘邦在兵力不能与项羽抗衡的时候,很尊敬项羽,鸿门宴上,以屈求伸,对项羽谦卑到了极点。后来他逐渐吞食项羽的势力,力量扩大,由弱变强,垓下一战,终于将项羽逼死于乌江。

所以古人说,主客之势常常发生变化,有的变客为主,有的变主为客。关键在于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