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国学经典(梦溪笔谈)
16145800000138

第138章 扬州大珠

“原文”

嘉祐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处,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予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宵以待现,名其亭为“玩珠”。

“译文”

嘉祐年间,扬州有一颗珠蚌,非常大,天色昏暗的时候常常能见到。最早出现在天长县的湖泽中,后来转到甓社湖,再后又出现在新开湖中,总共到了十多个地方,居民、行人经常看见它。我朋友的书房在湖上,一天夜晚突然见到这只珠蚌,距离很近。最初它只是微微打开蚌壳,光亮从壳的缝隙中射出,像在空中横了一道金线。不一会儿蚌壳忽然张开,有半张席子大,蚌壳里面白光象银子一般闪耀,珠子象拳头一般大小,灿烂夺目到人不可正面直视它。十多里地间的树木在珠光映照下都有影子,像是早上阳光照射下的景致;从远处看只能见到天空红得如燃起的野火。突然间珠蚌向远方去了,行动快速如飞;飘浮在波浪中,隐隐约约像太阳一样。古代有发出月光一般光芒的珍珠,但是这颗珍珠发出的颜色和月色不同,亮光耀眼有如燃烧的火焰,几乎类似于日光。崔公度曾写过《明珠赋》。他字伯易,高邮人,大概经常见到它。近年来这只珠蚌不再出现,不知道游往什么地方去了。樊良镇正是珠蚌出没的地方,过往行人来到这里,往往停船几夜来等待它出现,将湖边的亭阁取名为“玩珠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