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国学经典(梦溪笔谈)
16145800000067

第67章 潴水为塞

“原文”

瓦桥关北与辽人为邻,素无关河为阻。往岁六宅使何承矩守瓦桥,始议因陂泽之地,潴水为塞。欲自相视,恐其谋泄。日会僚佐,泛船置酒赏蓼花,作《蓼花游》数十篇,令座客属和;画以为图,传至京师,人莫喻其意。自此始壅诸淀。庆历中,内侍杨怀敏复踵为之。至熙宁中,又开徐村、柳庄等泺,皆以徐、鲍、沙、唐等河、叫猴、鸡距、五眼等泉为之原,东合滹沱、漳、淇、易、白等水并大河。于是自保州西北沈远泺,东尽沧州泥枯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阔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为藩篱。或谓侵蚀民田,岁失边粟之入,此殊不然。深、冀、沧、瀛间、惟大河、滹沱,漳水所淤,方为美田;淤淀不至处,悉是斥卤,不可种艺。异日惟是聚集游民,乱碱煮盐,颇干盐禁,时为寇盗。自为潴泺,奸盐遂少。而鱼蟹菰苇之利,人亦赖之。

“译文”

瓦桥关北面与辽国为邻的地方,一直没有可供防守的关河险要。前些年六宅使何承矩驻守瓦桥关,才开始建议利用低洼的地方,蓄水作为边防屏障。他原打算亲自去察看地形,但又担心计谋泄漏,于是每天会聚幕僚属下,泛舟饮酒观赏蓼花,写下几十首《蓼花游》,要求在座宾客写诗唱和,又绘成图画。传到京城,人们都不明白他的意图。从此以后,何承矩便开始了拦截湖泊筑堤蓄水的工程。庆历年间,内侍杨怀敏接着进行这项工程。到熙宁年间,又开挖徐村、柳庄等水塘,引来徐河、鲍河、沙河、唐河等河水,以及叫猴泉、鸡距泉、五眼泉等处的水源,往东汇合滹沱河、漳河、淇河、易水、白水等河流,下游并入黄河。于是从保州西北方的沈远泺起,往东直到沧州泥沽海口入海,差不多八百里的地方都成了新开挖的水泊,水面最宽阔的地方有六十里,到现在还被倚赖为边防屏障。有人认为这样做侵占了农田,减少了每年边疆粮草的收入,这种说法很不对。其实深州、冀州、沧州、瀛州一带,只有黄河、滹沱河、漳河淤灌到的地方,才能成为良田。河水淤灌不到的地方,全是盐碱地,不能种植庄稼。以前这里仅是聚集众多游民,刮取碱土煮盐,屡屡违犯朝廷关于贩卖私盐的禁令,有时甚至聚众抢劫。自从成为水泊之后,违禁煮盐的事就减少了,有了鱼、蟹、茭白、芦苇之类的东西,老百姓也可赖以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