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国学经典(冰鉴)
16156800000021

第21章 声音——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

◆原文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引自《冰鉴》

●解读

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气一样,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在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五音密切配合。看相识人的时候,听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能想像这个人,不一定非要见到这个人再确定他是否英雄。

◆原文

声与音不同。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扬琴,上上;“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出而不返,荒郊牛鸣。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较?

——引自《冰鉴》

●解读

声和音不同。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的闭合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辨识声的方法,一定要着重从人情的喜怒哀乐中去细加鉴别。欣喜之声,宛如竹子折断;愤怒之声,宛如平地一声雷;悲哀之声,宛如击破薄冰;欢乐之声,宛如雪花在风中飞舞,它们都以“轻清”为上佳。声雄壮的人,发出钟一样的声主贵,发出锣声则主贱;声尖细的人,像雉鸣一样主贵,像蛙叫一样主贱。远远听到其声雄壮,近听起来悠扬嘹亮,发声时像乘风一样,声停时像拍琴一样,是上上之声;“声很高却唇不大张,声很小而不露牙齿”,属上乘。声出而没,像荒郊的牛叫一样;或者声声叠加,分辨不清;或发声含混不清,这些都是市井鄙俗之声,不值得一说。

◆原文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惟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惟实厚,兼获名高。

——引自《冰誊》

●解读

音,是声的余韵,与声相去并不远,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从细微的地方听出来的。贫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无音,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无声,俗话所谓的“鸟鸣无声,兽叫无音”,说的就是这种情形。普通人说话,只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身边的空中而已。如果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有情,到话说完了,还有余音,则是雅士,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如果说话的时候,即使口阔嘴大,却声未发而气先出,即使口齿伶俐,舌尖却又不轻佻,这不仅表明其人自身内涵深厚,而且还会获得盛名。

※详解

曾国藩在此把声和音作了细致的区分,依据当然也是古代的相书。对于现代人来说,直接把声音与人的贫富贵贱结合起来,无疑是荒唐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声音与人的地位和状况确实有一定的联系。如说话威严的人,肯定不会是社会上的二流子;如说话中气充沛的人,身体肯定十分健康;说话不卑不亢的人,肯定有一定的内心修养……

关于声音与人的性格的关系,《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对于一种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不但声音与气能结合,也能和音乐相呼应。因为声音会随内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内心平静声音也就心平气和;

内心清顺畅达时,就会有清亮和畅的声音;

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有言语偏激之声。

《逸周书·视听篇》也谈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诚信的人,说话声音清脆而且节奏分明,这是坦然的表现;

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内心宽宏柔和的人,说话声音温柔和缓,如细水常流,不紧不慢。

古有《论声》篇也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研究:

夫人之有声,如钟鼓之响,器大则声宏,器小则声短。神清则气和,气和则声润,深重而圆畅也。神浊则气促,气促则声焦急而轻嘶。故贵人之声,多出于丹田之中,与心气相通,浑然而外达。丹田者,声之根也;舌端者,声之表也。夫根深则表重,根浅则表轻,是知声发于根,而见诸表也。若夫清而圆,坚而亮,缓而烈,急而和,长而有力,勇而有节。大如洪钟腾韵、龟鼓振音,小如玉水飞鸣、琴弦奏曲。见其色则猝然而后动,与其言久而后应,皆贵人之相也。

小人之言,皆发于舌端之上,促急而不达。何则?急而躁,缓而涩,深而滞,浅而燥。火大则散,散则破,或轻重不均,嘹亮无节;或睚眦而暴,繁乱而浮;或如破钟之响,败鼓之鸣;又如寒鸦哺雏,鹅鸭哽咽;或如病猿求侣,孤雁失群;细如蚯蚓发吟,狂如青龟夜噪;如犬之吠,如羊之鸣,皆浅薄之相也。男有女声音贫贱,女有男声亦妨害。然身大而声小者凶,或干瀑而不齐者谓之罗网。声大小不均,谓之雌雄。声或先迟而后急,或先急而后迟,或声未止而气先绝,或心未举而色先变,皆贫贱之相也。无神定于内,气和于外,然后可以接物,非难言有先后之叙,而辞色亦不变也。苟神不安而气不合,则其声先后之叙,辞色挠矣,此不美之相也。夫人禀五行之殂,则气色亦其五行象也。故土声深厚,而木声高亢,火声燥烈,水声缓急,而金声和润。又曰声轻者断事无能,声破者做事无成,声浊者谋运不发,声低者鲁钝无文。清泠如江中流水者极贵,友音浏亮,自觉如瓮之响声,主五福备。

诗曰:

木声高唱火声焦,

和润金声最富饶。

言语却如深瓮里,

水声圆急韵飘飘。

贵人声音出丹田,

气质喉宽响亦坚。

贫贱不离唇舌上,

一生奔走不堪言。

声大无形,托气而发,贱者浮浊,贵者清越。太柔则怯,太刚则折。隔山相闻,圆长不缺,远见风节,斯乃贵人。身小声雄,位至三公。身大声小,寿命折夭。声如破锣,田产消磨。声如火燥,奔波无靠。男儿声雌,破却家资,女人声雄,夫位不宁。

《太清神鉴》认为:

人有声犹钟鼓之响,若大则声宏,若小则声短。神清气和,则声温润而圆畅也。神浊气促,则声焦急而轻嘶也。

故贵人之声,出于丹田之内,与心气和通,汪洋而外达,何则?丹田者,声之根也。心气者,声之端也。舌端者,声之表也。夫根深则表重,根浅则表轻。

若夫贵人之声,则清而圆,坚而亮,缓而烈,急而和,长而有力有威。若音大如洪钟发响,音小似寒泉飞韵,接其语则猝然而后动,与之言则悠然而后应。是以声之善者,远而不断,浅而能清,深而能藏,大而不浊,小而能新,余响激烈,笙簧婉转流行,能圆能方,如斯之相,并主福禄长年。

若夫小人之声,发于舌端,喘急促而不远,不离唇上,紊杂而断续,急而又嘶,缓而又涩,深而带滞,浅而带躁,或大而散,或如破鼓之声。或如寒鸡哺雏,或似孤雁失群,细如蚯蚓发吟,大似寒蝉晚噪。雄者如犬暴吠,雄者似单雁孤鸣。如斯之声,皆为浅薄也。或男作女声细者,一世孤穷;女作男声暴者,一世妨害。

《相术集成》中汇集了古人论声的各种观点,它们是:

论五音:五行散而为万物。人生万物之上,声亦辨其五音。故木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火音焦烈躁怒,如火烈之声;金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如调簧奏曲,玉磬流音;水音圆而清,急而畅,感条达之间也。与形相养相生者,吉;与形相克相犯者,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