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16168500000013

第13章 在交际中运用心理效应

在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些特殊的心理效应,诸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等等,它们阐释了人们对于其他人或事物的某种心理反应。熟悉这些心理效应,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合理运用这些心理效应往往会事半功倍。

·从细节处观察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些细节不容忽视,比如某人在头上别了一个小小发夹,如果你发现后及时称道,说不定会因为这点小事而使她对你异常好感;一贯对你冷漠的某人突然对你笑脸相待,这也许是你们改善关系的一个良好开端……不要小瞧了这些交际细节,它往往是拨动人际关系“千斤”的“四两”!

交际中的细微之处,常常包含一些大文章。适时把握这些方面,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对他人的“得意小作”进行赞美,因为每个人,包括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和自卑感浓郁的人,都有令他们自豪的地方,这些“闪光点”可能非常小,或许只有他们本人心里清楚,甚至连他本人也没发现。如果我们对这些小小的长处予以称赞,肯定会令他们高兴。从人缘这个角度来说,称赞小小长处比夸奖人人皆知的优点更有效果。

此外,还比如记住他人的“随意话语”,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时刻给他人以惊喜或者做点让他人以外的小事都能拉近与别人的心理距离。

宋扬在他刚刚当选某市市长时,他在人代会上发表了精彩的就职演说,引起了阵阵掌声。一位人大代表前去向他祝贺。宋扬说:“对,大家一共鼓了18次掌。”这位代表立刻跑去核对会议记录,确实没错,宋扬市长说的数字非常准确。显然,宋扬在演说的同时,仔细记下了会场上鼓掌的次数。因为这事,与会代表还有知情的市民对这位新来的市长投以钦佩的目光。人们想到,如此精明的市长既然连这小小细节都注意到了,对这座城市有益的东西又怎么会落在市长的视野之外呢?相信这样的市长必然能够把他的炯炯目光投注到每一个市民的欢乐与痛苦上,相信宋扬必定能够带领广大市民走向辉煌。

一位哲人说过:任何细枝末节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既然这样,就从细节入手,关注身边人们的“细微变化”,修饰自己的“交际细节”,这也是对自身形象进行精雕细琢的重要举措,不仅会让人们因此对你惊叹和赞赏,而且也有助于你广结人缘。

· 谨防“心理卷入程度过高” / /

芳芳是名职业女性,在公司里和同事的关系虽然不错,可烦恼的事却是天天有。因为芳芳的同情心理很严重,她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认为自己对别人好是份内的事,而把别人对自己好看成是恩惠。和朋友在一起时,朋友不开心或碰到什么烦心事她会尽力帮忙,若帮不了,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心情差到极点。

芳芳也曾在心里一遍遍劝诫自己:别人有困难别人会解决的,自己没必要也跟着痛苦不堪。然而,一遇到别人有什么事,芳芳比人家本人还着急,弄不好还让对方反感,她自己也觉得挺累。

这种过度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心理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环境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朋友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

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导致情绪波动大,行为控制不当,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或人际关系障碍。

造成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当事人不自信。比如特别在乎别人的议论,担心遭到别人的否定和排斥。此外,由于个体心理独立性发展不完善,个人的状况和心理状态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再者,是因为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不会恰当地判断事件与自己的关联程度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解决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问题,一是要信任别人,相信别人能为自己的事负责、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不要越俎代庖,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二是加强自信和独立性,有自我价值观与生活支撑点,只有消除在心理上对他人的依赖,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设防心理要有度

小丰今年22岁,交了个女朋友,两人都非常喜欢对方,但小丰自觉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平时和女友的话特别少。每次两人在一起,小丰都不知说些什么。有时还不敢说话,对自己的朋友话也很少,平时和家里人说话特别多,就是一见到外人就变得话很少了,有时想的很多,可到时就想不起来了,有的时候想起一部分说完就没有了。他觉得自己的性格非常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内心觉得十分苦恼。

心理学家分析,像小丰这样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话少与男女在恋爱时期由于体内所分泌的雄性激素水平趋于一致,以及传统文化对男性所要求的慷慨大度有关,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说话少,并不代表爱的成分少,而是爱恋着的双方更多的是看重心灵间的默契。

但是面对家人话多,面对外人话少的情形则是设防心理在起作用,所谓设防心理就是与他人相处时所产生的防范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比如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或总是怕对他人说心里话被人笑话等等。

心理专家认为,适度的设防心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帮人们分辨是非真伪优劣以及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等等,所以他们提倡在社交过程中谨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过度的设防心理又会在社交过程中产生负面作用,它会使周围人对自身产生心理距离,阻碍正常的人际交流。所以在交往中一点不设防是很难适应社会的,但是,同时我们还是要相信社会上善良的人占多数,与人交往时要以信任、尊重和爱的态度和行为去对待他人,相信他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在外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一家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也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这位毕业生边说边从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了总编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交际心理中的重要名词。它指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诸多实验证明第—印象在人们心目中难以改变。因此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在与别人的初次交往中,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注重仪表风度外,更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好印象。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往往会在对方心中形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导致偏见。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对人的判断十有八九要出偏差。所以当与对方交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善用首因效应,让自己取得主动,而不是形成难以改变的不良的“刻板印象”。

当然,“首因效应”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个人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加强自身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新获得的信息往往起优势作用,也即最近的信息对认知的影响相对比较大,所留下的印象也相对深刻,也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后摄作用。

心理学者洛钦斯曾经做过这样一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然后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稍加改变,在向两组被试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他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之类不相干的事,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

这样看起来,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似乎矛盾,其实二者并不矛盾。这两个心理活动的规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很简单但很有价值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第一印象和最近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影响比较大,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初期,即在彼此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明显;而在交往的后期,也即彼此已经相当熟悉之后,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小菲和小玲是多年的朋友,小菲比小玲大一岁,平时就像姐姐一样关心小玲。小玲从心底里感激小菲,把小菲当作知心朋友。小菲如有什么事,她也总是极力维护小菲。大家都知道她们关系非常密切。可是最近,小菲和小玲却闹翻了。

“我把她当姐姐一样的尊重,她却这样对待我。”小玲生气地对别人说。

“唉,我对她一直都很关照,却因为最近得罪了她一次,她居然就不理我了。”小菲很伤心。

小玲因为小菲最近一次“得罪”了她,便中断了以往与小菲的友情。

在这则案例中,小菲和小玲两人在平常接触颇多,彼此之间却都将对方最后一次印象作为互相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因为最近发生的事或了解的东西而掩盖了对对方的一贯了解。由此不难看出,在人际交往中,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所以,我们在交往中在重视好的开始的同时也要重视好的结尾。善用近因效应对你的成长道路大有裨益。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指的是在人际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对人的某一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叫做“光环效应”。那些一开始便被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其他的品质或特点,所以又形象地称它为“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属于一种十分普遍的认知偏见,它表现为在个体的社会知觉过程中,不加分析地用对对方的最初印象来判断、推论它的其他品质。如一个人最初印象被认为是好的,那么他就被一种积极的有利的光环所笼罩,人们因此也容易将其他好的品质与其相联系。与此相反,当一个人最初被认为是不好的时候,他就会被一种消极的不利的光环所笼罩,人们也易将其他不好的品质强加给他。

美国心理学家H凯利和SE阿施等人在印象形成实验中证实了这种效应的存在。阿施选用了57对形容词,第一对都是由正反、褒贬意义的词组成,如:“清洁—肮脏”等,他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最突出的核心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如:“热情—冷酷”分别反映了两个人的主要品质,当要求被试回答;这两个人中哪个“慷慨”、“风趣”、“有礼貌”时,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热情的人是慷慨、风趣、懂礼貌的;大多数被试者认为冷酷的人是粗鲁的。

由上可以看出光环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凭第一印象一锤定音的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势的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有些“以点盖面”。如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与之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成绩不好或者调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教师和家长认为一无是处。

了解“光环效应”这种现象,有助于人们克服社会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偏见,避免单凭初始印象,以偏概全所导致的片面性。

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往往是根据已有的了解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我们常从对方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

职场如战场,关乎到人的生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初涉职场的那一刻起,人生的角色便发生了转变,在新的生活舞台中,为了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导,了解职场中的各种问题,洞悉问题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篇主要针对职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从五个侧面做较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以便读者在职场中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