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16168500000009

第9章 诊断治疗心理问题

不可否认,任何行为都是与一定的心理活动相关联的。然而,这种联系往往非常复杂。其间接性和不明确性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在应对心理疾病患者时,即使心理医生也可能产生困惑。那么该如何准确地诊断心理问题呢?这需要我们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敏锐地识破患者“心病”的伪装。

· 心灵的枷锁:“自我暗示”/ /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所谓暗示是指通过人体的语言、行为、心理或者是环境的特殊语言,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而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像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

自我暗示按照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积极暗示就是对待任何事物都能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并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消极暗示则与之相反,科学家对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做过很多研究表明,他们在关键时刻都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都能自己给自己增强信心,因此他们能战胜无数的困难,获得最终的成功。而消极的暗示则容易使人走向失败的深渊。

黄先生已经做了5年销售工作,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在公司深受领导器重,但他在内心深处不太喜欢这样的工作。他常常跟朋友说自己不想做销售了,太累了。但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他性情比较温顺,厌烦于做销售时,与代理商之间貌似平衡、真诚,实际不平衡、不真诚。他也学会了用些手段来处理这些关系,即使他不喜欢。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两次提交了辞职报告,但先后都被领导挽留下来了。黄先生有种莫名的失望,领导这样看重自己,证明还是有做销售的能力,似乎只有这样做下去了,况且领导还暗示了他在公司内部可能的升职机会。

这个案例的主人公对自身职业的发展困惑,从根源上来看是由于自我暗示。对现代人而言,工作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工作中成长,在工作中进步,在工作中了解自己。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的兴趣是否是自己的特长等等需要外界的反馈。渐渐的,我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对自己的评价和描述,形成了对自己的观念认识,以及某些自我暗示。

但是,这些来自于工作环境的自我暗示是否正确却值得商榷。在上述案例中,虽然黄先生现在是承认自己适合做销售,但这个自我暗示的结论却显得有些勉强,很大程度上是领导的看法与挽留发挥了作用。领导是从黄先生的工作业绩着手来评价其能力的,但是并没有考虑黄先生工作时内心的感受和真实想法。因而这样的评价对黄先生而言算不上是负责的评价。

但是从上述不难看出“暗示”的巨大作用,心理学家认为,“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常常超出了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思索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

关于暗示的结果,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暗示能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发生变化。

·识破伪装的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层次。潜意识是人的深层心理活动,包括原始冲动、本能及意识层面不能接受的思想观念等。由于“超我”的监督,许多潜意识内容不能直接暴露于意识之中,必须经过“改头换面”的“伪装”之后才能显现出来。这种“伪装”常见于心理疾病。

14岁的小英突然怕狗而不敢独自出门,上学要爸爸走在前面,她居中,妈最后。继而怕图画中的狗,怕谈论狗,怕看到“狗”字,父母为此不能离开她的左右。母亲回忆说,女儿6岁时夫妻常吵架,有一次闹离婚,一气之下自己带着女儿回娘家,路上碰到一条恶狗,吓得女儿哭喊不止,喊来丈夫后才平静。去年以来,小英他爸迷上了赌博,家里又起“战争”,小英很害怕、很紧张,不久就出现了怕狗的症状。

我们不妨再看一个例子:

小霞是位品学兼优的女孩,小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进市重点中学。学校为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实行依成绩排学号与坐次的新举措。小霞内向好强,入校后暗中用功,初二之前一直稳居5号。初三上学期的一次考试失误,学号落到第15号,班主任说:“小霞啊,加油,不要掉队。”她因此更加努力学习。几天后,一本书从桌面上掉下来,她拾起后用手压住。从此老担心书本从桌面上掉下来,双手按压,但还是担心掉下去,只好将书本装进书包或课桌里。明知无此必要,但不如此则不安。她因此看不进书,怕考试。

小英、小霞分别患了恐怖症与强迫症。她俩都具有胆小内向的性格特征。在她们的意识层面“怕狗”、“担心书本掉下来”,而在潜意识里却是“怕父母离婚”、“担心成绩掉下来”,用“狗”、“书本”置换了“离婚”、“成绩”。小英的幼年经历中有“父母离婚”与“被狗惊吓”相关联的事件,如今父母的不和使她害怕“离婚”再次发生,故通过潜意识的“伪装”,用“怕狗”表达她对父母婚姻的担忧。小霞担心成绩掉下来,但“超我”不愿承认,“书本”与“成绩”相关联,故以“书本”伪装了“成绩”。对此只要将潜意识内容意识化,使她们明白真正害怕什么、担心什么,并消除外界压力,创造安全宽松的氛围,症状就会自然消失。

· 心灵的枷锁:“自我暗示”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所谓暗示是指通过人体的语言、行为、心理或者是环境的特殊语言,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而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像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

自我暗示按照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积极暗示就是对待任何事物都能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并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消极暗示则与之相反,科学家对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做过很多研究表明,他们在关键时刻都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都能自己给自己增强信心,因此他们能战胜无数的困难,获得最终的成功。而消极的暗示则容易使人走向失败的深渊。

黄先生已经做了5年销售工作,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在公司深受领导器重,但他在内心深处不太喜欢这样的工作。他常常跟朋友说自己不想做销售了,太累了。但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他性情比较温顺,厌烦于做销售时,与代理商之间貌似平衡、真诚,实际不平衡、不真诚。他也学会了用些手段来处理这些关系,即使他不喜欢。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两次提交了辞职报告,但先后都被领导挽留下来了。黄先生有种莫名的失望,领导这样看重自己,证明还是有做销售的能力,似乎只有这样做下去了,况且领导还暗示了他在公司内部可能的升职机会。

这个案例的主人公对自身职业的发展困惑,从根源上来看是由于自我暗示。对现代人而言,工作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工作中成长,在工作中进步,在工作中了解自己。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的兴趣是否是自己的特长等等需要外界的反馈。渐渐的,我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对自己的评价和描述,形成了对自己的观念认识,以及某些自我暗示。

但是,这些来自于工作环境的自我暗示是否正确却值得商榷。在上述案例中,虽然黄先生现在是承认自己适合做销售,但这个自我暗示的结论却显得有些勉强,很大程度上是领导的看法与挽留发挥了作用。领导是从黄先生的工作业绩着手来评价其能力的,但是并没有考虑黄先生工作时内心的感受和真实想法。因而这样的评价对黄先生而言算不上是负责的评价。

但是从上述不难看出“暗示”的巨大作用,心理学家认为,“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常常超出了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思索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

关于暗示的结果,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暗示能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发生变化。

·常见的心理防卫术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要遭遇挫折,造成心理上的创伤。然而,人又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用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这些自我心理防卫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1否定作用

有一位妇女,自幼父母双亡。后来结婚生有一女,她极为疼爱。但非常不幸,一天女儿因车祸意外死亡,当有人来家里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不肯信,也不去认尸,坚持认为弄错了人,女儿没有死,放了学就会回来。下午她照常烧好女儿最喜欢吃的饭菜,摆好碗筷,等待女儿回家吃饭。到了晚上,仍照往日习惯,为女儿铺好床,好让女儿一回来就可就寝。她不准丈夫或任何人提及女儿已死的事,也拒绝去办丧事,坚信女儿一切都很好。

显然,这位妇女精神已崩溃,把女儿已死之事完全予以否定,欲通过否定作用来避免这件事所带给她的打击和痛苦。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意去否定许多事实。诸如,问某一年轻姑娘:“你有没有男朋友呀?”该姑娘会不好意思,脸红否定:“我才没有男朋友呢!”其实她已有男朋友,而且快订婚了,只是不好意思而有意否定。这种连自己也能意识到的自我否定现象,并非潜意识中的否定。所以不算是心理防卫机制所指的“否定作用”。真正的否定作用是在潜意识情况之下进行的,个体不但否定了事实,而且真的相信没有发生,有时会达到妄想状态,便成为“精神病”症状了。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的事实,只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注意力而已。不过,有时否定的心理防卫机制可以说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的感受,或给人多一点时间考虑与做决定。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的适应,因为其机理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

2潜抑作用

所谓“潜抑作用”,是指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它是各种心理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人们都具有将一些所不能忍受或能引起内心挣扎的念头、感情或冲动,在尚未为人觉察之前,便抑制、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倾向,以使自己不至于知道,保持心境的安宁。这些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念头、感情和冲动,虽不为人知,却可能不知不觉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往往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

换句话说,潜抑作用乃是把不愉快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有目的地忘却”,以免心情不快。它与通常所谓的“自然遗忘”,即因记忆痕迹的消灭而自然忘掉的情形性质不同。与压制作用也不一样,压制作用是指有意识地抑制自己认为不该有的冲动与欲望的现象。

有个女孩子常常在傍晚突然惊叫,接着在地上打滚,大吵大闹,有时甚至作出一些怪动作,像跳舞一般在地板上跑来跑去。每次发作一两个小时,夜夜如此,持续了好几个月。家里人束手无策,只好带她到心理门诊求治。施治者问及病因是什么,求治者一概回答:“不知道”、“忘掉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每到傍晚,就自然发作。”

施治者运用催眠术,让她保持浅睡眠状态,然后与之谈话,再问以同样的问题。结果,求治者在朦胧状态中,慢慢说出了她第一次生病的情形。原来这个女孩的父亲非常疼爱她,管束得也比较严,不让她随便外出或与男性交往。生病那天,她早已与一位朋友约好了出去跳舞,本来准备到了傍晚,乘父亲不在时偷偷地溜出去与朋友汇合。不巧,当天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她父亲一直坐在门口看报纸,寸步不离,所以无法出去赴约。她一方面害怕父亲,不敢开口向父亲要求出去;另一方面又担心朋友会一直站在外面等,于是心里非常着急。在这种越等越急的情况之下,她忽然大声叫,大声闹,在地上打滚,四处乱跳。自此之后,每到傍晚,便自然感到焦灼不安,然后就发作起来。但已将第一次发病的病因“忘”得一干二净。

3转移作用

转移作用是指,把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的心理防卫术。这是人们常有的倾向,即把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诸如喜爱、憎恶、愤怒等,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发泄,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一位丈夫,在办公室里受了上级的责备,一肚子的气因工作关系而不敢发作,只好忍气吞声。但一回到家中,可能就会对妻子粗声粗气,甚至发一阵子脾气,而做妻子的莫名其妙,一肚子火没处发。刚好小儿子在旁边,便顺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地挨了一巴掌,满腔愤怒,真想回敬一下,但孩子当然不能打妈妈。回头一看,小花狗正在摇尾巴,走过去抬起脚就给了小花狗一脚……本来是丈夫受了上级的气,转来转去,最后发到了小狗身上。尽管怒气没有发到本来的对象身上,但因为得到了转移,出了气,心情也就舒展多了。这是因为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是不为自己或社会所接受的,所以把它转而移到另一个比较可以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负担,即为“转移作用”。一般说来,人们所转移的对象,与原来的对象有相似关系,具有代替的性质,像小孩子喜欢吮奶头,长大了没有奶头可吮,便改为吸吮手指头,再大一点时改为咬笔尖,更大时,变成抽香烟或嚼口香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2岁孩子来找心理医生咨询。最近她发现孩子常常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到处跑,怎么打骂都不听。同时,不管在家里或者在外面,常常吵着要枕头,并且常用手指头捏着枕头的角,玩个不停。如果妈妈带他外出,他非要拖着一个枕头不可,使妈蚂又气又急。后来,心理医生从妈妈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出生不到半年,妈妈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为了照顾其父亲,只得把小孩留在家里让丈夫照顾。在这一段时间里,每当小孩哭的时候,丈夫就扔一个枕头让他抱着玩。因此,他无形中养成了习惯,把枕头角当成奶头吮吸,或用手指头去玩弄,把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了枕头身上。

4抵消作用

所谓“抵消作用”是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其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罪恶感、内疚感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一个小孩会说“对不起”,或以乖的表现来弥补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小孩长大之后,同样会在适当的时候继续以这种表示歉意的方式来补偿自己的不当行为。

一位性心理变态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与家里养的动物性交,出现了所谓“恋兽癖”的行为。自从此事发生之后,他内心一直感到惭愧,而且还担心染上疾病。所以就天天用肥皂、药水洗澡、洗手。

他之所以拼命洗手,其用意即想以此象征性的动作来洗净其心中的邪恶之感。实际上,洗手对已发生之事毫无补救,但心理上却有抵消的作用。另一位病人,一次不慎说错了话而出了纰漏,以后他每说一句话,就倒抽一口气,表示已把刚才说的话收回来了,不算数;或用手蒙住嘴,表示我没有说,这样心里就踏实多了。

· “强迫症”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的行为很是奇怪,比如说出门后老是想着自己忘了关门,于是走了很远又折回家,去看到底锁门了没有。这就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

所谓强迫症,主要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成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没有现实意义,是不必要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非常苦恼。在这种强迫意识的指导下,患者常常会做出一些反复出现的强迫性动作。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为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强迫症的本质便是当患者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当做不正常的东西而竭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并进入恶性循环。下面是两例强迫症患者的故事:

(一)47岁的吴先生,一直念叨着要给孩子买车跑出租。车买回来了,吴先生又直叹气,儿子的车牌照是“×××5214”,这不是“我儿要死”吗?自从看到这车牌号码之后,吴先生简直像着了魔似的,不但对车牌号数字特别敏感,其他号码中只要带“2”“4”,他就用谐音往不吉利的事上面联系,脑海中不断出现坏的联想,有时越想控制自己,越想得更多、更复杂。“数字谐音”让吴先生过敏的现象就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

(二)玲是一名办事员,近两年来不知何故染上一种毛病,总觉周围都很脏,有很多的细菌,别人不能碰她一下,她也不摸别人的东西,如果不得已碰了别人的东西,马上就要洗手,而且一洗就没完没了,有时甚至要洗上1~2个小时,因为总洗,两手都变得起皮粗糙了,她明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为此十分的苦恼。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但心理专家说,轻微的强迫症并无大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强迫现象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感觉不到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果这样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一些强迫行为如果每天重复的次数不多,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妨碍,不用管它。而有些人的强迫症状每天出现的次数多,并且干扰了自身的正常生活,对工作和学习影响颇大,就需要治疗了。

据心理学研究,强迫症与遗传有较密切的关系,在家系调查发现,强迫症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高于普通人群。另外由于遗传同时还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此外,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引起强迫症的重要原因。尤其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这一因素体现的更为明显。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与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但是这并不说明“强迫症”无药可救,心理专家提示治疗该症的关键在于患者能勇敢理智地面对它、战胜它。在日常的生活中,患者不妨深层解剖自己,从起因入手,采取听其自然,凡事不追求完美,多参加集体活动等方法来适时宣泄心中的紧张和焦虑心情,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写日记也要有个度

写日记是一种好的习惯,它有利于人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有一个清醒的反思;有利于锻炼孩子对社会问题的思辨能力;也有利于孩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超出某个度就可能是异常的了。写日记也是一样,请看下面的一个案例:

刚刚吃完晚餐,秦佳妹就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又开始写日记了。她写起日记就难以收笔,一写就是三千多字。她将自己的所爱、所恨、所想、所感全都记下来。除了写日记,她没有别的爱好。父母对她的这种行为很是不满,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在和秦佳妹进行了短暂谈话后对秦佳妹的父母说:“你女儿写日记是一种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不必干预她,说不定她能成为一名作家。”

假如一名心理医生的背景知识和临床经验不足,那么他就有可能对人的行为作出错误的解释。上述案例中那位心理医生对秦佳妹不断记日记行为的解释值得商榷。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佐证,秦佳妹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强迫症,这种强迫症在疾病的分类上被称为“过度书写症”。“过度书写症”绝不同于文学创作。“过度书写症”是记录鸡毛蒜皮、个人小事。曾经轰动世界的纽约爆炸案制造者特德·长辛斯基在作案前即有“过度书写症”,他常常会给他认识的人写信,而且一写就是二三十页。现已研究证明,“过度书写症”主要是大脑颞叶区生理疾病引起的。这一区域的生理疾病不仅会导致强迫书写甚至会导致杀人等暴力行为,所以一定要及时予以药物治疗。

·注意饮食规律

许多女孩子都爱吃零食,闲暇时,她们总喜欢掏出一包包、一袋袋各种各样的吃食在那津津有味地品尝,有这种爱好,偶尔趁此满足一下口欲也无伤大雅。然而这种“爱好”若是过了头,整天不停地抓着东西往嘴里塞吃的,甚至暴食,那就有些不正常了,尤其当这种贪吃现象与心情变化挂上钩时,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存在某种心理障碍,患上了“贪食症”。

贪食症全称精神性贪食症,是一种精神上的异常,患者在生理上并不需要进食,但心理上却有长期饥饿的感觉,因而摄食欲望或行为常呈发作型,一旦产生了进食欲望便难以克制和抵抗,每次进食量较大;但在进食后病人又担心自己发胖,故常常在进食后自行催吐,也有服用泻药或增加运动量等来消除暴食后引起的发胖的;上述的暴食现象每星期至少发作2次,且至少已连续出现3个月以上。具备这些特点,就会被诊断为“贪食症”。另据心理医生的相关调查,大部份的患者是中上阶层的少女及年青女性,且多为长期反复在减重的人。由于生活压力过大,戴安娜就曾患过“贪食症”。

婚礼的前一夜,因为收到了查尔斯王子送的礼物,戴安娜的情绪好转了许多。礼物是一枚刻有查尔斯名字的戒指,附有一张情意绵绵的卡片,上面写道:当你出现时,我会为你感到骄傲,明天我在教堂等你。在观众面前别紧张,要敢于正视他们。

这张卡片有助于抚慰戴安娜的不安,但永远不能完全平息几个月来郁积在心中的苦恼。那天晚上,她吃了好多的食物,然后病倒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紧张的生活气氛和环境所致,但王储与卡米拉互赠礼物一事也是她患神经性贪食症的一个因素。这种病在以后的岁月里对她的身体损害极大。

在戴安娜日后的宫廷生活中,冲突、焦虑、痛苦、忧郁始终伴随着她。而常常需要吃进大量的食物,甚至要溜进厨房寻找食物来快速地填入腹中,也成为她个人生活的一大特点。

心理学也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心理冲突躯体化。在许多神经症病人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躯体化现象。比如有人出现皮疹,有人发生哮喘,有人腹泻有人便秘,有人睡不着觉有人常睡不醒,当然也会有人吃不下饭有人总也吃不饱,在卓别林的电影舞台生涯中我们也看到了女主角由于对演出结果的过度担心而突然下肢瘫痪的无奈场面……凡此种种,心理机制有二:一方面是当事人在潜意识中寻求自我保护,以躯体的不适缓解心理的紧张;另一方面也可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同情,满足对爱的渴望或对畏难之事的逃避。还有一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指出,这种用咀嚼食物以减缓心理压力的习惯,可能与患者在幼小时经历母亲不正常的育儿方式有关。

Y是一名大学一年级新生,最近她就出现了这种暴吃暴食而不能自制的怪毛病。每天都要去商店买一大堆零食,无论在寝室、教室还是路途上,都吃个不停。一走进食堂就更无法遏制食欲,只要食堂卖的食品她都要吃一遍,吃了饺子想吃包子,吃了包子想吃烙饼,看到小点心又要吃小点心,非要吃到胃被撑得难受才算罢休。如果想吃的东西没吃,就会没心思上课或上自习,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由于不断地暴食,身体变得越来越臃肿,Y苦恼不已,一再发誓再不吃零食。但一走进商店、食堂又无法控制自己,尤其是心情不好时。吃多了消化系统负担很重,所以老是昏昏欲睡,上课打不起精神,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为此,她内心十分痛苦,几乎对自己失去信心。

在心理医生的诱导下,Y说起了过去的故事。原来小的时候,她父母经常给Y的一位表妹买好衣服穿,送好东西吃,却从未这样对待过她。并且父母对食欲很强的Y经常告诫,叫她少吃点东西。Y感到万分委屈,我还是你们的孩子吗?为什么你们爱表妹而冷落我?在伤心之余,Y产生了一种报复心理,偏偏不听父母的话,每天吃大量的东西,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胖。当年龄大了以后,她终于意识到贪食对自己有害无益,却再也难以改掉这个习惯了。

在这个案例中,Y出现贪食症的主要原因还是一种不成熟的报复心理,结果对自己造成了伤害。那么如何让自己从贪食症中走出来呢?心理医生指出:在心理上,患者要积极参加了一些体育锻炼,努力参加社会活动,找出病根,尽可能地转变各种不良心态。在饮食上,治疗重点在于养成一日三餐、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避免在两餐之间吃零食或高脂、高糖的食物。另外多吃高纤维食品能帮助食物通过消化系统,而减轻对轻泻剂的依赖。

·在期望中加如积极的因素

在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一直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那个塑像所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雕像最终获得了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所说明的是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力量。积极的期望可以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期望则容易使人堕落,用很形象的话来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应该不断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为了检验这一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学校,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事实上,这几名学生只不过是研究人员从一份学生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要优秀得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些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种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不同寻常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比周围的同学更好的成绩,而那些老师并没有给予怎么特别关注和期望的学生,成绩也就一般。

此外,心理学家在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中也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良期望的影响,这些少年儿童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心理一直在影响和引导着孩子们,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相反消极的不良期望对人行为的影响也不容置疑。所以,人们无论是在对他人,还是在对自己的期望中,都应多一些积极的因素,少一些消极因素,这样事情才更容易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人们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自然会产生某种行为——交际,以及直接承受交际行为作用的心理——交际心理。交际与交际心理存在着相互促进、互相制约的因果关系。一切交际行为既会促进交际意识的发展,又会调节交际心理;同样地,交际心理既是交际行为作用的结果,又可以影响交际行为的效果。因而,明确交际心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交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