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16169500000110

第110章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有益的合作是化解风险、走向成功的高明手段。

作为企业的白领人员,对内对外要和许多人发生联系,如果仍然拘泥于比较狭窄的交际原则,与自己志同道合、脾气相投的人则亲,与自己性格迥异、职级相差、文化背景不同,甚至年龄悬殊的人则疏,是很不利于工作的。

工作上产生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个人选择挚友良朋,应该从工作的层面上考虑,尽量搞好彼此的合作。这种合作,是比较宽泛和宽容的。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习惯及爱好,如果在与他人合作中,过分强调对方在行为性格中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就会因为这些微小的隔阂而引起沟通上的障碍,产生好恶,从而影响合作。

现在的社会中,几乎任何人都有机会与不好应付的人打交道,交际技巧上也相当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人与这种类型的人往来时,心情都相当不轻松、不愉快,如果可能的话,大家都想对他们避而远之。但是,既然无可避免,最好的方法便是正视并面对这件事,并设法寻求解决之道才是。

唯一的克服方法,就是打开心胸、消除偏见以及找出对方的优点,再虚心跟他接触。这些方法,确实具有正面的意义。然而,在付诸行动时,这种不好应付的人经常不按牌理出牌,所以,想要达成上述的建议并非易事。而且,一般人均很难轻易地从脑海中消除成见。因此,在处理这方面的棘手问题时,必须先在想法上做巧妙的适当的转变。

例如,不妨设想“与那个讨厌的家伙碰面,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换言之,将对方拟物化,并以做事的观点来看待对方。于是,在心理上须先将情感的因素置之一旁,再与对方进行交往。

此外,亦可将对方视为另一个集团的人。在那个集团里,也许包括了你的同事、上司、朋友等。而他们之所以属于那个集团是因为你与他们的交往常会采用特别的、含有意图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近乎纯生意上的往来关系。由此一来,你便可以掌握住自己该如何与这些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了。同时,你也大可不必顾虑过多的情面、人情等问题,而是完全站在业务的立场上与之应对即可。此时,这些不好应付的人,对你而言应该再也不是问题了。

举个例子来说,譬如,你正与不好应付的人碰面,在谈话之初,或许只是闲聊着,不过,这种闲聊或试探的时间应尽早结束,并开始步入正题。

事实上,与这种人碰面,多半有相当的理由为前提。因此,应以这种前提作为谈话中心,并迅速谈妥,这样的方式便够了。

总之,将此种会面视作生意上的往来,保持一种君子之交的态度即可。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尽量避免涉及个人的情绪因素。不妨认为虽然对方是个不好应付的人,但一旦不与之交际,对生意上也许是一项损失。因此,若能顺利达成目的,是件非常值得的事!如此一想,你便不会为了这种会晤而深以为苦了。

法国的知名政治家布里安曾说:“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是你如何看待他们。”由此不难推想,将那些不好应付的人视为纯生意上的来往对象,即是活用的想法。只要你凭藉对工作的热忱,应当不难处理人际关系。

如果朋友在生你的气,其中必然有原因存在。姑且不论是否是你的错,但你必须先去安抚愤怒的对方。

不论生气的原因为何,既然对方已对你表示生气,你就绝对不宜置之不理或正面冲突。倘若事后对方恍然大悟,发觉你是无辜的,那么对于你的宽容和气度,必然会心悦诚服。相反地,倘若你采取一味辩白的态度,便无异于火上加油,很可能导致更难解决的地步。

下面的例子作为说明:

某家食品公司的营业主任孙先生,有一天接到一家客户公司孟经理的电话,以相当激烈的语气向孙主任索赔,因其指称食品公司的货品发生错误。

孙主任虽然认为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他深深了解,以后的情况如果恶化或扩大就更糟了。于是,他采取的第一步骤是无论如何先得向客户表示歉意。孙主任立刻赶赴孟经理的办公室,诚恳地鞠躬致歉,并说:“给你带来麻烦,实在相当抱歉!”对于错误则未做任何辩白。

事实上,道歉并非简单的事。倘若态度不够诚恳,或言词有所不妥,对方在气头上,极可能认为“你这样做,也算是在向我道歉吗?”反而可能让对方更加生气。

道歉是一种礼仪,我们必须要先有这样的概念。所以,基于道歉而向对方表示谦卑并没有什么损失。即使对方属于权威主义者,也无须吝于向他低头,因为对事不对人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

结果,孟经理在对方谦和有礼、诚意十足的道歉后,一度激愤的心情也为之平息。等孙主任告辞返回办公室时,一进门便接到孟经理打来的电话。这回,孟经理变得相当客气,前后判若两人。孟经理在电话中说道:“真是不好意思!造成这次出错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公司的职员与贵公司联络上发生了错误。孙先生,过错在我们,对你实在是过意不去,太对不起你了!”孟经理能够及时找出错误的原因,对孙主任而言,是相当幸运的事。同时,孙主任当机立断地先行道歉,也大大有助于对方找出真相的决心。总之,孟经理对于孙主任的应对方法已赋予相当高的评价,是绝对可以肯定的。

此外,应付对方的愤怒情况时,不妨考虑以下几种心态:

首先,如果能如同孙先生般幸运,不久对方即发觉原来是场误会,是最好不过的了。但倘若对方对自己的误会依然迟迟未予发现,又应该如何处理呢?你不妨经由第三者来告知实情,或写信告诉对方实情以澄清误会。

再者,倘若造成对方生气的原因,真是由于自己的错误,当然“解铃终须系铃人”,亲自登门谢罪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在表示歉意时,可得注意态度是否诚恳、事后补偿的处理是否妥善。倘若,你的谢罪致歉让对方觉得满意,对方仍会对你的诚意与努力表示好感。

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倘若能对过错做完整的善后处理,还是能够化险为夷、转祸为福的。

尽管在犯错时会遭受同事、上司或亲友的指责或怒骂,心里确实不好受,但是,不妨反过来想:要是无人说你、骂你,岂不也表示无人关心你了吗?这样一来,反倒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指责,而没有不耐烦的表示,无形中,你便得到道歉的效果了。

尤其现在能苦口婆心劝说他人的人愈来愈少了,因此,若能接触到这种类型的人,也算得上是自己的某种福气哩!所以,企业的白领人员必须敞开胸怀,广交朋友,要善于和自己性格、气质不同的人相处,要学会理解对方,求同存异。这样才能扩大交际面,广泛进行合作。而最重要的是,大肚能容天下人、天下物,出入无碍,进退自如,这正是成就大事业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