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16169500000070

第70章 朋友托你办事怎么办

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有可能托人办事,同样,别人也会托你办事,人人都无法脱离这种社会的责任。

“无私的人正是看到这一点,并诚实而自觉地把自己融入了别人的生活,而给别人以温暖和美意,同时也使自己快乐和充实。”

“自私的人正是无视这一点,拼命而冷漠地从别人那里为自己索取和争夺着什么,自己臃肿到了可怜的地步,还遭到了别人的蔑视和不齿。”

也许没有比帮别人办事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的意义。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几十元钱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干一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谈心可能会使他建立起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上,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信赖的目光,这一目光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形中可能就是对朋友的巨大支持。

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当他看到有人遇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

(1)君子成人之美

《论语·颜渊》里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美,就是帮助别人做成或实现愿望。《西厢记》里的红娘,同情和促成张生与莺莺的爱恋,事发遭难,仍仗义执言,促成有情人终成眷属。《水浒传》里的武松,不平于蒋门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行侠仗义,挺身而出,“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这些古代的故事,都可算得上是成人之美的壮举。

“成人之美”的事,在今天的社会到处都有,如主动替朋友值班,使他有时间去会女友;尽力帮助朋友复习功课,掌握知识,使其早日榜上有名;主动帮助一时经济拮据的朋友,使其免除后顾之忧等等。

总之,大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热情的手,予以大力帮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说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为,都是得人心,受欢迎的。

(2)分内分外都要帮

当你正在潜心于某项工作,或全身心投入一份你所热衷的事业,或沉浸于你所赖以生存的一份职业时,却受到了来自朋友、亲戚、同学或同事的求助等分外之事的干扰,需要你分出时间,需要你分出心思和精力去应付它。

如果应承这类分外事,势必影响你所进行的工作,你会觉得不愉快、不甘心。如果拒绝它、排斥它,你也会感到心里不安,还可能遇到意外的麻烦,譬如遇到误解,受到无谓的攻击,受到周围的冷淡,你会同样过得不舒服、不愉快。

人生经常陷进两难境地。应承分外之事的干扰或排除分外之事的干扰,不仅是一个怎样对时间进行合理操作的技巧问题,而且是一个怎样认识自己生命存在的根本问题。

在应承分外之事或拒绝分外之事的两难情景里,你可以首先从应承分内之事方面着想。你受到了分外之事的干扰,用于你所进行的主要工作的时间相对减少了,你在这里感到有所损失,有所不安。但你收获的可能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你又没有不安的感觉了。

分外之事,同事、友人求助等之类的事也许只是表面上占去了你的时间,从长远着想,从整体着想实际上可能并不会对你造成损失,它可能对你眼下所进行的工作产生间接的影响,或者对你将来的工作产生间接的作用。那么,这份“干扰”也就不成其为干扰了。

不是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吗?

况且,你在接受分外之事,在帮助别人的时间里,你或许能够感觉到助人的快乐,你此刻的存在便是快乐的,便是合理的。作为个人而言便是失中有得,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同时,你帮助了别人方便了别人,获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美妙的效应也许你一时还不能明显地感觉到。你经常与人方便,常替别人分担忧愁,帮助别人,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你处世行事将四通八达,这将大大胜于你当初因拒绝别人而省下的那一点点时间的损失。

(3)懂得相互“借光。”

平时我们请人帮个小忙,习惯说劳驾、借光。它和借光有什么关系?其实从“借光”一词的来历就说明了求助也就意味着互利。

传说,古代有个勤劳的孩子,因家里太穷买不起灯油,夜晚无法读书。村里有个大房子里有灯光,那里有许多妇女纺线。他便去请求帮助,借点光亮。为了让人家欢迎他去,他说,你们给我方便,我也要给大家做点好事,每天晚上我来打扫房间。于是,他就这样每天晚上借用别人纺线的灯光读书了。

互助互利不仅指物质利益,而且还有精神利益。作为被求助的一方,不一定非要你给他什么帮助和好处不可,或许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能给他莫大的鼓舞,给他在精神上的满足。